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輕心:牢記這條潛規則,你成功的概率立刻增加,大家自願跟隨你!

輕心:牢記這條潛規則,你成功的概率立刻增加,大家自願跟隨你!

現代的我們看古人或今人的成功,都在說「如果他早點幹什麼就好了。」比如,項羽在鴻門宴中殺掉劉邦就好了,被前妻追得跳樓的程序員早點報警就好了,榆林那孕婦不要簽署全權委託丈夫的協議書就好了,上周五把手上的比特幣全部賣掉就好了。」

但其實這都是我們後來的結論,在事情沒有發生前,除了上帝誰都不知道結局如何?

就比如說,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後,他就能統一全國稱帝嗎?答案是未知的,因為劉邦手下的小弟,張良、陳平、蕭何都不會聽項羽指揮?他們幹嘛不另外推舉個人取代劉邦的位置,繼續和項羽對著干?

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主題:一個人想要干成任何事,拼的是最終有多少人支持你。

一、

劉邦數次經歷生死,可他總有辦法:逼得項羽不敢動手,韓信不敢造反,英布彭越被殺。

因為只有劉邦在,他手下小弟的利益才能擺平,劉邦一死,利益不平,殺劉邦的人陷入被動,只有被殺的份。

放在現代:榆林的產婦當時鬧騰得厲害,又疼又下跪,要求剖腹產,究竟是他丈夫不讓還是醫院不準,暫且不說。

只要產婦平安,怎麼鬧騰都行,但她死後家屬就陷入不平,糾結,彷徨之中。相關人員就會站出來,吵鬧發言分錢打罵,要擺平就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了。歸根結底,這已經升級為小型利益博弈事件。

二、

談到劉邦,就得提項羽,他看著是個會心軟的人嗎?

我們先看個故事。他出道時有個好朋友,叫宋義。說起來這個人太牛了,打秦國時,他出計謀:讓秦國軍隊先攻打趙國,秦軍強大一定能滅了趙國,隨後項羽軍隊再把疲勞的秦軍滅了。咸陽一下子少了那麼多部隊,只有被挨打和攻克的份。

宋義的眼光被讚揚不輸張良,很快被推薦給各路反秦義軍首領楚懷王。懷王封他為上將軍,要求項羽必須聽命於他。

他命令軍隊,大家駐紮休息,坐山觀虎鬥:看秦軍滅趙軍。

按照宋義的主張,楚軍一直處於有利地位,包贏不輸。但是項羽很不爽,他不喜歡聽命於一個書生,所以他一直在抓宋義小辮子,想辦法解決他。

恰好幾天後,宋義歡送兒子去赴任,邀請高官飲酒作樂,士兵卻挨餓受凍沒飯吃。項羽立刻砍下宋義和他兒子腦袋,提著去見楚懷王,取代宋義軍事總指揮的位置。

故事中,項羽殺宋義的目的性太明顯了,這是能立刻撈到的好處。

這種行事風格,貫穿他一生,秦王子嬰,楚懷王都被項羽以這樣的目的殺死。

北大教授提出過「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意思是這種人成天想的就是自己,怎麼對自己有好處,這好處還得馬上兌現,他就怎麼干。

所以項羽對自己罩得住又有好處的事,痛下殺手不會有絲毫留情。那劉邦為什麼在鴻門宴中從項羽手中死裡逃生?

因為項羽罩不住,試問看官們一句,劉邦死後,蕭何、張良、陳平,哪個會服劉邦?

三、

更簡單我們想一下,這事情要放韓信身上,也就是韓信殺掉劉邦取而代之,為什麼他一直不敢做?

漢初6個異姓王,歷來都知道韓信是最有能力最擅長打仗的,在他手下出現過著名的「背水一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四面楚歌」等等。韓信自己就說過「讓我帶領軍隊,不限人數,多多益善。」作為大軍統帥,他一聲令下就是屍體堆成山,血液流成河。

這麼個絕不猶豫的人在碰到劉邦後,就成為史書中說:「韓信感念劉邦對他的恩德,吃同食,寢同塌。」那都是瞎扯淡。

真正原因是韓信的小弟比不上劉邦的小弟,無論是數量、質量和忠誠度。

劉邦想滅了韓信,如果直接讓他來京城,他一定不幹。於是劉邦跑到雲夢這個韓信的地盤去,讓他來。

這時候,韓信有三條計策可以用:

上策:直接造反,把劉邦滅了,連同6個異姓王進攻關中;

中策:裝病不出,派人代表自己見劉邦,只要劉邦殺了他的使者,立刻造反;

下策:親自見劉邦,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絕對不敢反劉邦。

各位看官覺得,哪一條最好?你會說,那還用選,閉著眼睛都知道上策最好,劉邦就在家門口,分分鐘滅了他。可是連他私藏逃犯鍾離眛的消息都有人透露給劉邦,如何保證他的上策不被人透露給劉邦?

中策就是明著有二心了,劉邦一定會防備。韓信只能帶著鍾離眛的人頭去表忠心,留出時間來建立自己的忠誠小弟,以便造反有人力。

相信聰明眼尖的你已經看出來了,這拼的還是自己小弟的忠誠度,質量和數量啊。

四、

那你會問?韓信為啥那麼傻逼,打仗那麼久還沒建立起自己的鐵杆部隊?

此處請參考文章輕心往期文章輕心:厚黑學從沒提過的看人識人方法!謀略城府格局,實用有效!

韓信的之前輕心曾說過,一個人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謀略,學會用人,愛人,管人,馭人,防人,唯獨不是害人。人就是水或火,用不好就能害你,用得好就能幫你。如果一個人不能得到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持,也就是大家跟著他看不到希望,那他即便把最強的人都殺死了,也輪不到他成就大業。別人自然而然會把寶押在次一等的人身上,推舉次一等能夠讓大家看到希望的人做老大。

這就好像一大堆人在創業創新開公司,你不知道我每天在幹什麼,我也不知道你每天在幹什麼。唯一能關注到自己身邊有限的競爭對手,看著他營業額高了,會超越自己,就不惜同歸於盡的架勢,怎麼都要滅掉這個人。可是,這樣的人有機會成為馬雲、王健林,馬化騰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你這麼做,也許可以讓身邊的競爭對手,那個比你好一點的人無法超越你,可是這個世界不僅只有他,還有千千萬萬同時創業的許多人。

回到你本身,如果你想做成大事,勢必要分利益給那群跟隨你的人。如果一點點別人超越你,你都忍受不住非要滅了他,那心胸未免太狹窄。這樣的你有了一點錢得了一點勢,就會驕傲起來,看不起人。擁有這樣的致命缺點,勢必沒有寬闊的心胸,還怎麼讓跟隨你的人放心呢?

很多雞湯中在說格局高,層次高。撇去劉邦坐穩江山後的事情不談,至少在他到處打仗時期,跟著他的老百姓是有飯吃的「廣積糧,緩稱王」,跟著他的將領們是有名利的「韓信被拜為大將軍」,跟著他的謀士們是有利益的「陳平連夜闖入劉邦營帳徹夜聊天被封都尉」。

跟著劉邦比項羽強多了,想要的都有了,至於以後,就把命運交給上帝吧。我們都是人,拼搏到無能為力,「盡人事聽天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皇帝臨幸了官員妾室,結果造出一位千古一帝!只因妃子一句玩笑話
窮小子出身貧寒,但卻能得到秦朝天下,靠的是這4個做人法則!
王者榮耀:了解劉邦的優劣勢,才能更好得玩好劉邦!
不是因為厚臉皮,劉邦其實是憑這一點贏了項羽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