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個絕美的千年奇觀,保留了茶馬古道最原始的血液

這個絕美的千年奇觀,保留了茶馬古道最原始的血液

GIF/1.2M

眾所周知,

鹽在古代是重要的國家資源。

春秋時,管仲舉鹽而克楚;

唐代幾斤鹽就能換一頭牛,

販賣私鹽更是很嚴重的罪。

隨著時代的發展,

製鹽化工廠的興起,

使得鹽變得越來越易得,

相應的,

自古流傳下來的製鹽技藝,

也在逐漸被遺忘。

而在遙遠的瀾滄江畔,

滇藏交界處的深谷里,

有一座延續了

千年製鹽技藝的鹽田

千百年來,

外界早已風雲變幻,

這裡的人卻始終遵循著

古老單一的營生:

汲水曬鹽。

Tino Leung攝

芒康,

昔日茶馬古道入藏的第一站,

儘管漫長歲月已經

抹去了茶馬古道曾經的繁榮,

丁丁當當的馬鈴聲

也早已遠去,

唯一存活且保留著它原始血液的活景觀

就要數這些鹽田了。

放眼望去,

鹽田順著河谷整齊排列,

明亮如鏡,

倒映出藍天、白雲、山巒,

猶如一個調色盤,

呈現出五彩斑斕的色塊。

芒康鹽田集中分布在

一段兩千米長的S型峽谷之中。

按地勢高低,

分為上鹽井和下鹽井。

得益於瀾滄江邊自然冒出的鹽滷水,

鹽田從唐代至今

一直保持著不間斷的產鹽歷史。

瀾滄江兩岸岩壁上,

密密麻麻地分布著木質曬鹽台,

上萬根木頭架子

支撐無數塊緊密相連的方形頂棚,

甚是壯觀。

鹽田都是由村民們自己搭建,

他們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

然後在上面橫鋪一層結實的木板,

最後再鋪上一層細細的沙土。

為的是滷水向上可以蒸發,

向下可以滲透,

簡單而又實用,

曾有人試圖用水泥建鹽田,

結果滷水很難干透,

遠遠比不上傳統的鹽田,

鹽架下面是迷宮般的通道,

可供人通過,

儘管乍一眼看上去雜亂無章,

但每一條道都可直上崖頂。

而那些支撐鹽架的木樁,

看起來乾癟又老朽,

卻早已在鹽滷的浸潤下,

變得堅固不催,

且不易生蟲腐爛,

用上一百年都不成問題。

白英攝

神奇的是,

分布在瀾滄江東西兩岸的鹽,

結晶之後的顏色也不同,

東岸是白鹽,西岸是紅鹽。

紅鹽也稱桃花鹽,

白鹽也叫雪花鹽。

這是由於兩岸的土質不同,

東岸鹽田用白砂土墊底,

西岸則用紅粘土。

在芒康流傳著

「白鹽百年壽、紅鹽瘦百年」的說法,

而桃花鹽因其顏色艷麗,

在在藏區很受歡迎,

用它打制出的酥油茶格外紅亮。

至唐朝開始,

鹽田的製鹽工作,

就是由女人完成的,

她們也被稱為「鹽巴女人」,

每天清晨是井裡的滷水

最為豐盈的時候,

曬鹽女通常一大早

就要到江邊的鹽井中背鹽水,

倒入自家鹽池沉澱後

再灑進鹽田,

等著日晒風乾,結晶成鹽。

每天要背60——100桶鹽水,

才能灌滿鹽田。

鹽田的鹽,

被稱為「陽光與風的作品」,

春夏兩季,日烈風大,

曬鹽通常只需一兩天,

到了秋冬,

就要花上四五天了,

曬鹽女頂著毒辣的太陽,

背著沉重的滷水,

經年累月,

辛苦與不易都化為滄桑

寫在了臉上。

曬好的鹽,

用刮刀把鹽粒刮出,

瀝干裝袋後背回家。

一般先刮的鹽比較潔白,

供人食用;

後刮的鹽含泥土較多,

留給牲畜。

女人們負責曬鹽,

男人們則負責賣鹽,

在交通尚不發達的年代,

賣鹽人常常要奔赴各地,

除了西藏,

還有雲南、四川等地,

少則幾天,

多則幾個月,

賣鹽人趕著騾馬,

伴隨著山間此起彼伏的馬鈴聲,

便開始了風餐露宿的售賣。

如今每到收貨的季節,

鹽田邊都會有收鹽商販,

即產即銷,

有些鹽農想賣高價,

也會自己出去銷售。

鹽田產鹽,

當地人把它看作是上天的饋贈,

是風和太陽的禮物。

芒康地區的人們,

在海拔2300 米的高原,

遠離塵世的喧囂,

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卻在不知不覺間,

為我們描繪除了一幅絕美的畫卷。

錯落有致的鹽田,

就像一條橫亘千年的生命線,

隨著奔騰呼嘯的瀾滄江,

向遠方傾訴著她的千古傳說。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這家連魯迅和孫中山光顧的百年照相館,如今卻鮮有人問津
唐代的十大城市,比北上廣深有意思多了。
旅順|九?一八,這裡從未忘記。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