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戰決定了明朝和清朝的命運,人數佔優的明軍為什麼會慘敗

此戰決定了明朝和清朝的命運,人數佔優的明軍為什麼會慘敗

公元1616年,在中國的東北地區誕生了一個新政權:後金(清朝的前身)。

後金汗王努爾哈赤原來是明朝的建州衛指揮使,後來在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的縱容下,統一了女真各部,發展成為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

努爾哈赤自立門戶的行為,自然使得明朝大為震怒。於是在1619年,明朝與後金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一帶,展開了一場決定兩國命運的決戰,史稱「薩爾滸之戰」。

當時明朝方面出動的軍隊約87000人,外加盟友海西女真葉赫部10000人,朝鮮軍隊13000人,共計11萬,號稱47萬人。而後金八旗軍全部出動,共有兵力60000餘人。

按說明軍人數佔盡優勢,而且裝備了大量的槍炮火銃,在對付八旗軍應該綽綽有餘。可結果卻是明軍主力被殲滅,損失極為慘重。經此一役,明朝和滿清軍事實力發生逆轉,明朝徹底喪失了在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為什麼明軍會在薩爾滸之戰中慘敗呢?

許多人把戰敗的原因歸結為主帥楊鎬的無能。楊鎬當初制定的戰術是:以赫圖阿拉(後金都城)為目標,兵分四路,分頭挺進,試圖將八旗軍一舉圍殲。可結果卻造成了本來人數佔優勢的明軍在分兵之後,反而人數不足,最後被努爾哈赤率領的八旗軍各個擊破,導致慘敗。難道真是因為楊鎬太蠢嗎?其實不然。

當時明軍以步兵為主,而八旗軍則以騎兵為主。如果明軍只是一路進軍,那麼八旗軍就可以採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敵疲我打」的戰術,最終明軍將在疲於奔命中被逐漸耗死。明軍只有兵分多路,相互照應,對八旗軍實施圍殲,才有可能獲得勝利。

兵分多路的結果自然就是兵力不足。如果一旦發生戰事,幾路人馬能迅速支援,那麼問題倒也不大。可這又要牽扯到上面說過的問題,即明軍是步兵,八旗軍是騎兵,步兵的機動性怎麼比的過騎兵?而且當時的明軍軍紀散漫,戰鬥力低下,八旗軍則是個個驍勇善戰。也就是說,八旗軍完全可以在其他幾路明軍趕來支援前,就將其中的一路明軍給徹底擊敗。事實上八旗軍也就是這樣做的。

有人會說,明軍有槍炮火銃,為什麼還打不過只有冷兵器的八旗軍?其實當時的槍炮火銃,射程短、殺傷力弱,而且一旦遇上雨天就失效,其威力真沒比弓箭強多少。甚至在很多情況下,還不如弓箭好用。

除了戰場上的劣勢外,明軍在諜報方面也吃了大虧。當時明朝內部許多內奸都在向努爾哈赤提供情報。四路軍中的主力杜松一路,本想通過兵貴神速,打努爾哈赤一個措手不及。結果部隊剛剛出動,努爾哈赤那邊已經掌握了一切。結果杜松的主力全軍覆滅,杜松本人也戰死沙場。

因此,「薩爾滸之戰」明軍雖然在人數上佔有一定優勢,但在其他方面都完全處於劣勢。即便明軍主帥不是楊鎬而是換成其他人,此戰的結局也可能註定無法挽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盤點歷史上死的最慘的五大英雄人物,凌遲、車裂、剝皮揎草
明朝錦衣衛權利很大,但他們卻對一個人很尊敬,他是誰?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