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非洲大象進化出熬夜技能

非洲大象進化出熬夜技能

偷獵者每年殺害的非洲大象大約有3萬頭。大象是很聰明的動物,顯然並不健忘,於是它們改變了自己的覓食習慣。


以前,非洲大象通常在白天覓食,晚上休息。但偷獵者為了取得象牙越來越猖狂,大象不得不變得越來越夜貓子。


荷蘭屯特大學的研究者和非政府組織成員用GPS設備追蹤了肯亞北部60頭大象在2002至2012年的行蹤。這群大象生活在桑布魯保護區,與首都內羅比的距離只有3個小時車程。2015年的研究論文稱,桑布魯保護區的大象偷獵現象越來越嚴重。

看到越來越多同類倒在槍口下,大象也不得不學聰明了。研究者將大象的遷徙活動與偷獵者的活動相比較之後,發現高危地區的雌象將日間活動減少了50%。也就說,哪裡的偷獵者更猖狂,那裡的大象就越愛晝伏夜出。


雌性大象與家族的聯繫通常更為密切,經常與小象一同生活,公象則比較離群索居些。動物覓食和交配習慣都是根深蒂固的,但現在非洲大象卻被逼著做出了改變。晝伏夜出讓土狼和獅子等夜間獵食者變得有機可乘。但相比之下,似乎偷獵者要更可怕一些。


屯特大學研究者Festus Ihwagi說道,「偷獵活動通常是在白天進行的,所以大象的夜行行為應該就是偷獵活動直接造成的結果。」


短期來看,覓食習慣的改變無疑是對大象有益的,但這種變化的長期效果卻還是個問題。過去幾百萬年的進化結果讓大象習慣了白天出行,偷獵造成的夜行行為是否會成為它們的長期習慣就不得而知了。

非洲大象進化出熬夜技能
非洲大象
CREDIT: 123RF


在猖狂的偷獵行為面前,大象覓食習慣的改變似乎只是螳臂當車。2010-2012年間,被殺的非洲大象就有10萬頭,它們的象牙大都被運到中國黑市上販賣。據估計,在2007-2014年間,非洲大象的數目就減少了30%。


當地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已經有所行動。許多大象棲息地被圈成國家公園,許多象牙也被公然摧毀——最近肯亞就燒掉了7000個象牙。但今年早些時候,剛果有3名公園管理員被偷獵者殺死,2名因此受傷。這在非洲中部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在那裡打擊偷獵活動是有生命危險的。


政府腐敗則是大象們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中非貿易部長Paulinus Ngeh說道,「高官腐敗、管理無能都讓國際貿易變得更加複雜。」偷獵活動固然是大象目前所面臨的最直接威脅,但棲息地消失、與人類的食物資源競爭都加速了非洲大象的滅亡。


聯合國環境計劃署的Julian Blanc稱,「偷獵現象引起了媒體的不少關注,但這只是問題之一而已。假如我們明天就成功阻止了偷獵行為,大象們的境況也仍然窘迫。」

本文譯自 zmescience,由譯者 蛋奶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TIBI PUI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2017搞笑諾貝爾獎:人老耳朵大,喵紅是非多
趣畫古今-09:埃及神譜-01
趣畫古今-09:埃及神譜-02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