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毀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

這是毀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

你有沒有過如下體驗:

大學立志過六級,準備托福雅思考試,或者工作以後想重新拾起英語學習,第一反應是上網搜索,如何才能學好英語。

搜索英語學習,

「英語學習者應該用哪些APP」

「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英語學習方法」

「APP store上有哪些比較好的英語學習應用值得推薦」

「怎麼練好英語口語」

話題相關問題42000個,精華回答999條,關注人數高達354000。

你瀏覽完精華回答,對自己能學好英語這件事,胸有成竹,甚至將回答中被提及的APP挨個下載測評,最後精挑細選留下十個最適合自己的。

現實是,你真正打開使用的,可能就兩三個。

但最後還是學不好英語。

因為你在手機學英語的同時,通知框不斷彈出來自新聞客戶端的最新資訊推送和微博微信的消息提示。

於是你消息彈出一個看一個,單詞背了一個忘一個。

低頭族們像是一群被手機慢性荼毒的行屍走肉,在自毀的道路上絡繹不絕。

現代社會,效率成為第一追求。

誰跑在時間前面,誰就搶佔了勝利的先機。換言之,充分利用時間,一分一秒也不能放過。

決定成敗關鍵的,尤其是那些工作生活之間切割出的碎片時間:等電梯,等公交,乘車,擠地鐵。

抓住碎片時間,隨時隨地獲取知識,手機似乎是實現高效人生的重要載體。

利用這些碎片時間社交、看視頻,刷微博朋友圈、逛淘寶、看新聞、聽音樂是人們的普遍選擇。

短時間接收大量資訊,我們似乎獲取了更多知識。

然而,一個鏈接跳轉另一個鏈接,大腦記憶跟不上眼睛閱讀手機的速度,到最後,你其實一無所獲。

「這個…這個…我好像在哪兒看過!」可惜就是想不起來。

手機高效是個偽命題。

希望藉助手機將碎片時間充分利用,通常的後果是你完全被手機控制,將時間碎片化。

你在下班的地鐵上,點開了一部視頻。回到家吃完晚飯,想起沒看完的視頻,決定看完再做正事。

終於看完視頻,你想搜索一下後面的劇情,瀏覽網友對這部劇的評價,順便逛逛主演微博。又發現了網上其他好劇安利,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

你趕緊開始做正事,一小時過去了,你覺得差不多該洗洗睡了,於是洗完澡悠閑的躺在床上,利用睡前這點碎片時間聊聊天,一不留神聊嗨到兩點,

本來只有十分鐘的碎片時間,因為停不下來,常常延伸成一小時,兩小時。

而原本完整的時間,常常被手機切割成碎片。

據統計,每天手機上網時長大於6小時的社交用戶,多達22.8%,3小時以上的,達40.6%,兩小時以上的,達60.5%。

在玩手機的空檔學習工作,與其說是調侃,不如說是大多數人「面對手機,失去自控力」的自嘲。

有沒有一些發明,初衷是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最後卻佔用了越來越多的時間。

有,淘寶。特別是,手機淘寶。

截止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購用戶規模達到4.8億。數據顯示,平均每人每月,打開手機APP網購的次數,是38次。平均每周網購時間,是五小時。

看不見實物,就需要仔細瀏覽商品詳情,翻網友評價,和搜出來的上百種同類同款商品作對比,挑選出最物美價廉的一款。

同時,APP越做越豐富,你買完了想買的東西,它又按興趣給你推送了你可能喜歡的產品。

你甚至能沒有止盡的一直逛下去。電商平台的容量遠遠大於一座商場。

英國某時尚活動發起的一場調查顯示,在網上購買衣服所費時間,是在商業街購買的六倍多。

更浪費時間的,是東西到了,發現與想像不符,申請退貨,寄回去,然後又重新網購。

雙十一的網路購物狂歡,往往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鋪墊預熱,現實中的黑色星期五,你可能花一天就採購完畢。周期太長,你在一個月內不斷進出淘寶,往購物車添加再刪除,終於在截止日的零點付款完畢。

搜索「沉迷網購」,「妻子沉迷網購不做家務,通宵『掃貨』引發夫妻打架」、「妻子沉迷網購一回家就上淘寶,丈夫怒爾起訴離婚」,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從新聞的相關度來看,網購方面,女性相對男性,表現出更低的節制與自控。

在這些新聞報道中,也常常出現這樣的描述,「網購成癮」、「家裡堆放著很多沒拆的包裹」、「有的包裹最後直接被放進儲物間」。

耗費了時間卻買來一堆沒用的東西,挑有用的東西需要耗費更多時間。隨時隨地用手機開啟網購,與便利相伴隨的,是低效且無意義的時間浪費。

你玩手機的頻率,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好奇心日報做過數據統計:

「每人平均每天點擊手機2617次,手機屏幕亮著的時間,累計是145分鐘。」

「如果把使用率排前10%的人叫做重度手機依賴患者的話,這部分人群,平均每人每天,點擊手機5427次。」

一位網友描述了自己「在手機中開始,在手機中結束」的一天。

「清晨被手機鬧鐘吵醒,收到來自某快遞代收貨服務平台app的收貨提醒;上午出門辦事,點開滴滴打車;到了吃飯時間,面對點評團購類app上眼花繚亂的選擇,要瀏覽半天才能做出決定;晚上睡覺前,習慣於在各類購物APP購買家庭所需;甚至連水電費也在手機上繳納。

「使用了一段時間、而不是只看一眼手機的行為叫做「session」,那麼每人平均每天有 76 個session,」。

這意味著,你本來只想看一眼手機提醒,或者運用一下手機的滴滴外賣購物功能,但眼睛離開手機,大概是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以後的事情了。

讓生活便利的手機,也讓人被手機被捆綁。

提供選擇太多,承載內容太多,做出決定成為一件低效的事。

連在超市買東西,也要拿出手機搜索商品相關知識,是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微博有個搞笑話題,「可以一整天不碰手機的人有多少」。

網友的回答精彩紛呈:

「上課不帶手機等於慢性自殺。」

「聽哥一句勸吧,放下手機,走出微博的世界,讀幾頁自己喜歡的書,出去陽光里走走,要麼騎騎自行車,天黑了約幾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喝喝茶,聊聊天,隨便做些什麼,一天下來,你就會發現,還是微博有意思。」

「可以吃屎,也別讓我不碰手機。」

一邊調侃,一邊繼續沉迷放棄治療。

2016年,日本東京亞洲短片電影節,入圍了一部腦洞大開的作品《手機里的男人》。這部超現實主義的短片,反應的社會狀況,卻相當現實。

男主角是手機上癮深度患者,走路玩,等地鐵玩,搭手扶電梯的時間,也在爭分奪秒的玩。

一個人的時候玩不說,和女朋友約會也要玩。

吃飯心不在焉,時不時看會手機;一起出去玩,他抱著手機拍照一個人玩嗨,毫不顧忌女朋友的感受。最誇張的,是啪啪啪進行中,收到消息,也要趕快拿來看。

短片的結局極具諷刺。

離不開手機的男朋友,一天醒來發現自己被關進手機。但不管他怎麼對著屏幕呼喊拍打,都沒有引起女朋友的注意,最後女朋友在拿充電器時,失手將手機和藏在手機里的他,一起摔成了碎片……

被手機忽視的女朋友,同樣「忽視」了「手機里」的男朋友。

越來越多調查研究證實:手機影響人們的社會交際,交友效率變低,甚至大大降低夫妻的關係親密度。

吃了很多頓飯,也許你還不知道對面的人,生辰何年、興趣愛好、童年經歷。

相聲演員岳雲鵬在今年5月17日發了一條微博。

「之前是左眼飛蚊症,現在兩個眼睛飛蚊症,我的乾眼症沒有緩解,太痛苦了。總有一天我會戒掉手機,徹底戒掉。」

手機對眼睛健康的影響,是手機對身體影響中,更容易被發現的。

乾眼症,度數加深。高度近視病變導致的黃斑出血,甚至會讓眼睛失明。更別提因為長期玩手機,缺乏睡眠,缺乏運動,頸椎突出,脊背彎曲。

身體一旦被手機影響,生活和工作,都會按下暫停鍵。這對於追求快節奏和效率的你的影響,是不可逆的。

但更深遠的,要數手機對大腦的影響。

認知體系中,有一個著名的二元處理機制。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通常有兩種思維加工通道,一是分析性思考,二是直覺感應。

直覺感應基於感性的直接反應得出結論,分析性思考需要理性的推理和計算。社會學實驗證明,人們相對分析性思考,都傾向於選擇依賴直覺感應。這是人認知吝嗇的懶惰本性。

隨身攜帶的手機,成功解放了我們的大腦。

需要直覺感應的,我們輕易得出結論;需要分析思考的,我們交給搜索引擎。

某試題類APP從正式發布到超過5000萬用戶使用,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遇見不會做的題,咔擦照一張,一搜就有。伴隨答案的是清晰的解題思路,順著思路看下來,感嘆這題竟然如此簡單。

久而久之,你會產生一種這些題自己都會做的錯覺。

但看懂思路是沒用的,思維沒有得到訓練,最終將走向認知和思考能力的喪失。

被手機改變的,還有人的記憶模式。

手機變成一個個人記憶銀行,不需要記住的,就放在裡面,需要時直接搜索提取。大腦的容量被用來記憶更重要的內容。

舉個例子,一群人去探險,一個人負責記路,一個人一個人負責記沿途植被,一個人記經過的景點,每個人只用記一種類型,這樣的交互記憶,是非常有效率的記憶方式。

但手機把所有需要記的,都承包了。你只需要記住儲存路徑,但路徑,手機雲端,也能幫你永久儲存。

人活到最後,只用記得一串密碼。

iPhone X用行動證明,密碼也免了,刷臉就成。所以整容不要太用力。

數據表明,2015年全美人均注意力廣度為8.25秒,倒退到2000年,這一數值是12秒。

而一隻普通金魚的注意力廣度是9秒。

戲謔自己每天活得一條鹹魚的人,你的注意力,連鹹魚都不如。

最新研究總結得出了一個發人省醒得結論:90後年輕人的工作記憶能力要比老一輩的人差。

承認吧,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效率,均被手機嚴重影響。

控制自己不看手機,成為了一個自我拯救的修鍊過程。

但研究證明:即使不看手機,只要手機存在於你周圍,還是會影響效率。

德克薩斯在對約800多人的心理測試中發現,只要人的身邊有手機,不論是否接發文字消息或看圖片,人的注意力,都比不帶手機更分散。

受試者被要求將手機設為靜音模式,放在眼前的桌上,口袋中,或另一房間內。在對每個人的認知能力測試後,發現手機放在眼前時人的注意力最差,完全不在身邊時注意力最好,放在口袋中的注意力介於兩者之間。

手機放在身邊,要求自己不去想它,這個過程,本身就分散了部分注意力。

更多人開始意識到這一現實,嘗試擺脫手機的控制。

淘寶搜索老年機,這些不能上網不能娛樂,僅有通訊和短訊功能的原始手機,銷量節節上升,有些款式甚至高達六萬多人付款。

除了買給完全不會上網的外公外婆老爸老媽,更多人是買給自己。

這樣的人,當然有教,沒有比人腦可塑性更高的存在。

最怕就是,你深知手機成癮效率低下。

想擺脫的第一反應,是上知乎搜索。

「有沒有什麼提高效率的APP」

「有沒有能控制自己不看手機的APP」

問出這種問題的人,即使把手機放在旁邊種一棵樹,還是會時不時拿起,看它成長了多少。

資料來源:

1.CNNIC《第40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好奇心研究所《你的手機依賴症有多嚴重,你自己知道么?》

3.果殼網維西希圖德《互聯網讓我們的記憶衰退了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從出軌燒車的怪胎到竇仙,竇唯都經歷了什麼?
查清了,林心如、薛之謙的事確實有幕後黑手
受虐女愛上施暴男?這片子的三觀實在不敢苟同
潮汕牛肉火鍋,憑什麼火遍全中國?
這個城市的領導給錢就能當,市民竟十分高興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