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只是一場賽事運營商的「圈地運動」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只是一場賽事運營商的「圈地運動」

隨著炎熱夏季的離去,下半年全國各地馬拉松賽事報名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7月底,倍受廣大跑者關注的北京馬拉松報名正式啟動,8月底,上海馬拉松接受跑者報名。

8月11日北馬抽籤出爐,鹽城和諧跑吧四十餘名跑友報名,17人中籤;上馬同樣是四十多人報名,9月11日抽籤結果顯示,僅3人中籤。作為離鹽城較近(400公里)的上馬,中籤率如此之低,未中籤的跑友沮喪之情溢於言表:「上馬拽什麼拽,又不是什麼大滿貫!」我這才注意到相比於往年,今年北馬多了兩個名頭:亞洲馬拉松大滿貫和中國馬拉松大滿貫首站。

「大滿貫」30多年前我還是中學生時就已知曉:當時校報刊欄里常年放置《中國體育報》,在《中國體育報》中曾看到過關於德國金童貝克爾(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德國著名男網球運動員)獲得大滿貫冠軍的報道,這是印象中我第一次知道有「大滿貫」這一稱謂。後來了解到高爾夫也有大滿貫賽事;劉國梁是中國第一個獲得乒乓球大滿貫(世錦賽、世界盃、奧運會冠軍)的選手…….而「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是近兩年我參加馬拉松比賽,關注馬拉松賽事後才熟知的。

「大滿貫」是頂級賽事的代名詞,單項體育組織舉辦的大滿貫都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賽事,例如四大網球大滿貫,個個如雷貫耳,歷史悠久,有著自己獨特的賽事文化,即使最年輕的澳網也有112年歷史,每年度四個大滿貫賽事都會吸引當今網壇世界排名最靠前的選手和經過資格賽產生的共128名選手。他們進入正賽,經過7輪激烈廝殺決出冠軍,冠軍含金量極高。

再看看為廣大跑者嚮往並津津樂道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波士頓、芝加哥、紐約、倫敦、柏林、東京):既有百年歷史的波士頓馬拉松,又有成長雖十年,卻已達到世界頂級水平的東京馬拉松。無論是跑者朝聖的波馬還是馬拉松賽事的新興力量東馬,都有自己獨到的賽道元素和賽事文化,代表著當今馬拉松賽事的最高水準。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是某賽事運營商與中國田協聯合推出的一個系列賽,目前成員賽事有北馬、廣馬、重馬和武馬。

既然冠以「中國馬拉松大滿貫」,本該代表國內馬拉松賽事的最高水準,成員應是排在國內馬拉松賽事的前四名。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馬拉松大滿貫」成員賽事中,並沒出現與北馬同為國際田聯和國際馬拉松和公路跑協會備案的國際田聯金標賽事的上海馬拉松和廈門馬拉松。不可否認號稱「國馬」的北馬成為「中國馬拉松大滿貫」成員,是眾望所歸,但另3家卻難以服眾,他們都不是國際田聯金標賽事,它們的入圍,引起許多跑者的調侃。

平心而論,廣馬、重馬和武馬都是國內較高水平的馬拉松

賽事,但難言已達到最好。它們舉辦時間均不長(時間較長的重慶09年首屆,而武馬2016年才舉辦),沒經受過時間的檢驗和更多跑者的體驗。它們與北馬列為國內四個大滿貫賽事,名不符實,作為一位普通跑者的我都覺得很荒唐,感覺這只是某賽事運營商與田協的一次苟且,既無說服力,又是對「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品牌的一次賤賣和褻瀆,是徹頭徹尾的商業運作。

當然也可以這樣解讀:某賽事運營商看到國內蓬勃發展的路跑運動,敏銳地嗅出其中蘊含的無限商機,為做大做強自己,儘早盡多地分得國內馬拉松賽事這塊正在膨脹的蛋糕,先下手為強,聯合田聯率先預定了「中國馬拉松大滿貫」這一優質品牌,以後可以更好地主導國內馬拉松賽事,擁有更多話語權和商機。

當然更希望該賽事運營商真的是以為體育事業作貢獻的初心,以發展我國馬拉松賽事為己任,認真推廣和辦好每一場賽事,在賽事舉辦中不斷成長,最終打造出涵蓋國內所有頂級馬拉松比賽的賽事聯盟,讓更多的普通跑者享受到優質賽事服務和體驗。

總之,「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只是某賽事運營商搶佔馬拉松跑步市場的商業行為,是馬拉松跑步市場的一次「圈地運動」,是一種營銷噱頭。至於「中國馬拉松大滿貫」以後的成長會怎樣,跑者是否會買賬,廣大跑者會用腳來投票的。

作者:王國勤|轉載前請與跑步聖經聯繫[微信號:runningbib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聖經 的精彩文章:

核心力量,你應該這樣練!
21天瘦5.4斤,雕刻的不只是我的體型還有我的生活
練完瑜伽,為什麼還腰疼了呢
北馬英雄,賽後三周恢復計劃來了!
北馬注意事項,全在這裡了!

TAG:跑步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