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滿蒙是日本生命線」——日本侵略者的荒唐邏輯

「滿蒙是日本生命線」——日本侵略者的荒唐邏輯

「滿蒙」何以是「日本生命線」?

據說較早提出「滿蒙是日本生命線」意思的是製造「九一八事變」的主謀石原莞爾。

1889年1月18日出生於日本山形縣鶴岡市,用「武士道」精神熏陶出來的石原莞爾,後被稱為日本帝國時代侵略戰爭的規劃者、理論家、軍國主義鼓吹者,13歲便進入了日本陸軍地方幼年學校,1922年7月赴德國留學,是能夠讀懂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為數不多的日本人中的一個。

石原莞爾

他在學習《戰爭論》之後,寫出了《最終戰爭論》。在這本書中,他認為未來世界的衝突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衝突。作為東方文明代表的日本不可避免地要和作為西方文明代表的美國進行一場所謂的「最終的戰爭」,以此來決定人類社會的走向。

石原還認為,在這場「最終戰爭」的較量中,日本在戰略地位上處於不利的地位:國土沒有縱深,沒有戰略物資資源。在這場持久戰的過程中,日本一定要有一個後方基地,這個基地就是滿蒙。

日本有學者認為,這就是「滿蒙是日本生命線」的由來。

其實從有關資料查證後看,確切提出這一說法的是後來的甲級戰犯、當時的政友會議員松岡洋右。他在1931年眾議院上說:「我認為滿蒙問題是關係到我國生死存亡的問題,是我國國民的生命線。國防上經濟上必須這樣考慮。」

松岡洋右

在這之後的《每日新聞》,曾經連發30多篇社論叫《滿蒙生命線論》,一時日本全國從上到下「滿蒙生命線」論調甚囂塵上。

日本帝國主義分子公然叫嚷:「滿蒙」是日本犧牲了10萬英靈,耗費了「20億國帑」得來的「聖域」,是「明治遺業的象徵」,「全民感情的源泉」。因此,維護「滿蒙」,屬於日本的「自衛權利」。

1931年9月9日,政友會頭目森恪發表演說中說:「滿蒙並非中國的領土。滿洲作為清朝始祖,即愛新覺羅氏的發祥地,是滿族的領土。我們所說的中國,是指中國本土的18個省。本土的漢族對滿蒙地方歷來都是不關心的。」

「滿蒙生命線」理論是1925年由「滿鐵」理事松岡洋右確立的侵華理論。

日本駐華代理公使重光葵關於「生命線」說:「在日本若干人口問題及資源缺乏之際,自然看做與日本生死攸關的問題。日本人認為此項權益是由日本在日清(甲午戰爭)、日俄兩次戰爭中付出的犧牲所取得的。所謂滿洲是日本人的生命線,就是這個意思。」

1931年1月,前「滿鐵」副總裁、政友會議員松岡洋右,在日本第59屆議會上發表演說,宣稱:「滿蒙問題是關係到我國存亡的問題,是我國的生命線。想到滿蒙有許多同胞僑居和巨額的投資,加上還有用鮮血寫成的歷史關係,日本必須確保和死守這條生命線。」

他的講演,博得議員們的滿堂喝彩。接著,松岡又說:「滿蒙對我國來說,不僅在國防上十分重要,而且對國民經濟也是不可缺少的。換句話說,作為一個現實問題來看,不僅在我國的國防上,就是在經濟上,也可說我國的生命線。」

因為,日本國土狹窄,資源缺乏,人口過多……

日本人為民族生存,就必須發動戰爭來取得領土和資源。

柳條湖事件

與石原莞爾共同策劃「九一八事變」,後來為甲級戰犯的板垣征四郎在其《從軍事上所見到的滿蒙》中說:「滿蒙的資源很是豐富,有著作為國際資源所必需的所有的資源,是帝國自給自足所絕對必要的地區。」

這不可謂不露骨!

這不可謂不混賬!

確實,「滿蒙」地域遼闊,土地肥沃,水產豐盛,礦藏極為豐富。正因為如此,這成了日本侵吞我東北的「理由」!

「九·一八」事變及日軍侵佔東北三省要圖

板垣征四郎還說:「在對俄作戰上,滿蒙是主要戰場;在對美作戰上,滿蒙是補給的源泉。從而,實際上,滿蒙在對美、俄、中的作戰上都有重大的關係。」

只因為滿蒙戰略地位重要,這便成了日本侵略者侵佔的「理由」!

總而言之,這就是侵略者的邏輯!

圖片資料來自網路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文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TAG:華文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