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場愛爾蘭最著名的私奔,被拍成了一部黑幫片

這場愛爾蘭最著名的私奔,被拍成了一部黑幫片

追擊 Pursuit (2015)

導演: 保羅·默西埃

類型: 動作 / 愛情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愛爾蘭

上映:2017-3-17(中國大陸)

文|沈青雨(北京)

編|Imbroglio(台北)

繼愛爾蘭動畫片《海洋之歌》去年8月引入內地院線後,另一部改編自凱爾特神話故事的愛爾蘭影片《追擊》也將於3月17日與中國觀眾見面。這是愛爾蘭導演保羅·默西埃(Paul Mercier)在2006年的《領扣》(Studs)之後間隔十年執導的第二部長片。也許導演的名字對大家來說很陌生,但是《追擊》里的確有不少熟人面孔,在百分之百的愛爾蘭本土班底中:女主角露絲·布萊德利因參演表現都柏林地下犯罪網路的電視劇《愛恨兩邊緣》(Love/Hate)而在愛爾蘭頗有名氣;男主角巴里·沃德在肯·洛奇執導的《吉米的舞廳》中貢獻了精彩的演出;飾演「費昂」的演員利亞姆·坎寧安則出演過《權力的遊戲》、《風吹麥浪》;而愛爾蘭黃金配角、艾美獎得主布萊丹·格里森同樣在此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與愛爾蘭導演約翰·卡尼2016年的新片《初戀這首情歌》相似,《追擊》的取景全部來自愛爾蘭本土。在片中,「愛爾蘭」並非像《布魯克林》中所展現的那樣,以「他鄉」的名義出現。相反,「讓男孩變成男人」的原始森林、通向自由彼岸的海洋、古老的愛爾蘭傳說與演員濃郁的口音口音,愛爾蘭從地理空間到精神氣質上都參與了這部糅合黑幫、愛情元素的悲喜劇影片的搭建。導演保羅·默西埃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選擇改編關於「追捕迪爾德姆與格蘿妮婭」的愛爾蘭傳說,不僅是覺得這個故事中包含了可以被演繹為公路電影的潛質,還因為很多愛爾蘭人都不熟悉這個故事,他希望通過改編一個古老的故事來傳達現代社會的身份認同感。

導演:保羅·默西埃 Paul Mercier

「追捕迪爾德姆與格蘿妮婭」是愛爾蘭最重要的民間傳說,迪爾德姆是愛神阿格斯的兒子,同時也是費奧納戰團(Fianna)的成員之一,這是愛爾蘭神話體系中一支驍勇善戰的獨立軍團。在一天夜晚打獵時,迪爾德姆在野外遇到一位女子,她在迪爾姆德的臉上留下一顆有魔力的愛痣,任何女性在注視這顆痣都會立刻愛上迪爾姆德。愛爾蘭公主格蘿妮婭在婚禮上見到迪爾姆德並愛上他,於是她強迫迪爾姆德在愛神的幫助下與她私奔。

這大概是愛爾蘭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私奔了,時間延續十幾年之久,傳說他們的足跡遍布整個國家。格蘿妮婭怒火中燒的未婚夫芬恩派出了許多人去追殺這對苦命鴛鴦,但每次都被迪爾姆德殺死或擊退。「追捕迪爾德姆與格蘿妮婭」,這個包含著暴力和愛情的故事,也成為不少小說、影視作品及表演的靈感源泉。1999年愛爾蘭國寶級踢踏舞團「大河之舞」也將這個故事進行了改編,搬上了舞台。

幕後拍攝照

回到電影本身。《追擊》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一個名叫塔拉(Tara)的地方,這並不是一個完全虛構的地名,除了影射法律失效、陷入黑幫漩渦中的首都都柏林外,在愛爾蘭傳說中,它曾是塔拉王的國家的所在地,今天在愛爾蘭米斯郡還能找到這座小山丘,相傳山上曾經豎立著一對只能讓王者通過其中間隙的石柱。

從塔拉這一地名的設置上,就不難看出導演保羅·默西埃試圖將愛爾蘭傳說改編成現代傳奇故事的野心。

人物劇照-男主

影片中年老的費昂為了鞏固自己在塔拉的幫派老大地位,接受了律師和兒子的建議,提出與金先生的女兒迪蘿妮婭聯姻。迪蘿妮婭在訂婚之夜給費昂下藥,用槍脅迫費昂的保鏢迪爾德姆帶她出逃。而在凱爾特傳說中,格蘿妮婭在與年老的國王費昂結婚宴席上看到費昂的騎士迪爾德姆額頭上的魔力的愛之痣而愛上這位英雄,並以誓約脅迫迪爾德姆協助她出逃。

「迪爾德姆和格蘿妮婭」故事的各個版本都貫穿著同一主題,即是女性在選擇配偶與追求愛情上掙脫束縛追求自由的勇敢嘗試,有一個與「塔拉」直接相關的版本講述了塔拉之王迪爾德姆的王后因為對婚姻不滿而兩次私奔的故事。在中世紀亞瑟王傳說中也有圓桌騎士崔斯坦在護送公主伊索德的途中,兩人誤喝愛情藥水而相愛並最終釀成悲劇的故事。

化身為黑幫老大的費昂

在電影版《追擊》中,迪爾德姆和格蘿妮婭的關係是推動影片敘述的重要動力,並讓兩人在躲避追逐過程中狀況頻發,讓人糾結的是:二人含混不清的戀愛前史到底是不是迪爾德姆一廂情願的單相思?格蘿妮婭以槍威脅迪爾德姆帶她私奔時是想利用他還是忠實於真實感情的抉擇?

表面上看格蘿妮婭在二人關係中一直處於主動,她想要掙脫父親的掌控逃往自由的國度,不再需要在眾人面前扮演高唱《愛情之杯》的端莊淑女,而迪爾德姆只是偶然被捲入格蘿妮婭的計劃中。但如果結合角色對話中透露出的迪爾德姆曾瘋狂追求格蘿妮婭的過去情史來看,事實上迪爾德姆並未真正放下格蘿尼婭,舉例而言,在他接送格蘿妮婭與費昂約會的剪輯段落中,二人同置於後視鏡中卻被分割,隨後出現迪爾德姆的主觀視點下格蘿妮婭與費昂親熱的鏡頭,後視鏡中只有迪爾德姆一人的映像。

端起槍的格蘿妮婭

在二人的情感關係中,與其說二人調轉了愛情的主動被動位置,不如說兩人都在追尋的擺脫命運掌控的自由國度兩個年輕演員,角色的魅力加之演員的到位表演使得《追擊》不單純是對神話傳說的嵌套,而是以神話故事為背景板講述了一個極具現代性的愛情故事。作為一部製作成本僅為180萬歐元的公路片,為了彌補火爆動作場面的不足,《追擊》通過不解釋或者後解釋人物動機、不設閃回情節、只在現實脈絡上展開故事剖面等方式來營造緊張的快節奏,並以這種方式來構建影片的真實感。

影片的片名Pursuit,除了可作「追擊」之解,點出動作戲、公路追逐因素,還可以轉換視角來探尋被追擊一方,迪爾德姆和格蘿妮婭對他們自身慾望的追尋,具體而言就是在一個根系錯綜複雜的幫派社會內部中擺脫二人不對等的身份地位。

無論是神話傳說還是電影的現代演繹中,費昂因為與格蘿妮婭年齡差距而無法贏得真愛,而迪爾德姆與格蘿妮婭則被籠罩於根源於身份地位的不平等的命運的陰影之下。這也是導演引入黑幫元素的高明之處,他通過黑幫來講階級,巧妙地處理了在現代社會背景下合理講述地位不對等的情侶的愛情故事的問題。

影片中格蘿妮婭的父親金先生(Mr. King)是黑幫帝國中被架空的「國王」,費昂因為底層民眾的支持而成為了事實上的塔拉之王,而幫派爭奪地盤被建構成捍衛本族和抵禦外敵的英雄敘事,這樣一個被毒品摧毀了一切自然法則的現代王國中,血緣、姻親作為固化等級關係的工具或交易而發揮效用,很難說導演(同時他本人也是編劇)通過這樣的設定沒有進行微妙的社會諷刺的企圖。

在香港人的版本中,《追擊》被譯為《都柏林教父》,一股濃濃的火藥味撲面而來。這是一部有關愛、背叛、抱負及慾望的犯罪電影,憂鬱的愛爾蘭夜幕下,一場追逐即將展開……

-FIN-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焦 的精彩文章:

我關心下半身與社會底層的關係,它們根深蒂固地支撐著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大小謊言》打破規則,領跑艾美獎
歡迎來到恐懼時代的荒誕天堂
《春夢》:朝鮮族導演的異國一夢
對韓國電影而言,自揭傷疤是令人愉悅的疼痛

TAG:深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