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生態文明思想探源

毛主席生態文明思想探源

中共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縱觀我黨歷史,中共歷代領導人在我黨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都作出了寶貴探索和實踐。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毛澤東,在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中國化方面就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雖然沒有直接提出生態文明這一概念,但其理論與實踐中卻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文明思想,只是他的生態文明思想主要體現於發展生產、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邊生產邊保護,而不是單純的保護治理環境。

毛主席生態文明思想探源

考諸歷史,毛澤東不僅注重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注重公共衛生防疫和環境保護,注重水利建設與林業發展,注重節約資源和發展可再生資源,而且還旗幟鮮明地提倡勤儉節約、反對貪污浪費。如此種種,均可看作毛澤東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特點,至今仍值得我們深思與借鑒。

注重人與自然關係的協調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多次強調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提倡人類應本著與自然界「和解」的態度來與之和諧相處。毛澤東的生態文明思想則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中國化的重要發展階段。

毛澤東指出,「人類同時是自然界和社會的奴隸,又是它們的主人。這是因為人類對客觀物質世界、人類社會、人類本身(即人的身體)都是永遠認識不完全的」,「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對自然界沒有認識,或是認識不清楚,就會碰釘子,自然界就會處罰我們,會抵抗」。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實踐的蓬勃開展,毛澤東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也不斷發展。其間,他創造性地提出了「人定勝天」的思想,號召「與天斗,與地斗」「向自然開戰」。

對於「人定勝天」,由於特定時代下種種因素的影響,在具體實踐中出現了很多失誤,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很多人據此認為,「人定勝天」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對立及對自然界的征服和改造,忽視了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統一。實際上,這一理解與毛澤東「人定勝天」的原意存有一定偏差。

其實,「人定勝天」的思想並不能簡單理解為作為自然存在的人永遠像征服敵人那樣征服自然,而是在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和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主動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克服盲目性,發揮人類無窮的智慧和力量來改造自然,促使自然向著人類所需要的方向發展,最終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人類在自然界生存和發展的權利。

注重公共衛生防疫和環境保護

新中國成立之初,城鄉的公共衛生問題極為突出。鼠疫、血吸蟲病以及「四害」問題極為嚴重,這不僅損害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大大影響了國家建設的良性發展。毛澤東不僅號召廣大民眾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還將衛生與否提升到道德的高度,要求廣大民眾要以衛生為榮,以不衛生為恥。

從1952年開始,他帶領全國人民發起了一場「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的運動。為徹底凈化環境,使廣大民眾擺脫各種疫病和傳染病的苦痛,毛澤東不但請求蘇聯專家幫助防治鼠疫,要求在全國範圍內消滅血吸蟲病,還不斷追加防治經費,並提出了具體的七年規劃,即在七年內,「基本上消滅若干種危害人民和牲畜最嚴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蟲病、血絲蟲病、鼠疫、腦炎、牛瘟、豬瘟等」;在七年內,基本上消滅「老鼠(及其他害獸)、麻雀(不久,麻雀改為臭蟲)、蒼蠅、蚊子」等「四害」。由此,一場全國性的愛國衛生運動拉開了大幕。

實踐表明,經過這一運動,有效改善了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垃圾成堆、傳染病流行的狀況,大大增進了新中國的公共衛生質量。

較之對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視而言,毛澤東對於環境問題的認識有一個變化過程。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對於國家工業化的熱切期盼,使得毛澤東在看待環境保護問題時一度發生偏頗。當時一切以發展為要務,不太注重保護環境,致使全國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而對於環境污染,在當時不僅不予承認,還堅決否定,認為社會主義國家不存在環境污染問題,治理環境污染是「資產階級環境理論」。

在此種論調下,更多的環境污染事件頻頻出現,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此種現象,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重視。他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到環境保護問題,並作出了關於發展中國家環境科學研究和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各地迅速控制污染態勢,儘快治理好環境。1973年8月,首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在北京召開,這表明毛澤東對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更進了一步。

注重水利建設與林業發展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基於此,毛澤東極為重視水利建設,並把「興修水利,保持水土」上升為全黨意志和行動綱領。

1955年12月,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徵詢對農業十七條的意見》中提出:「同流域規劃相結合,大量地興修小型水利,保證在七年內基本上消滅普通的水災、旱災」,並指出,在興修水利、保持水土時,要首先「治理為害嚴重的河流」,「一切大型水利工程,由國家負責興修」,對於打井、築壩、開渠等小型水利工程,必要時國家也要給予補助。

在此指導下,全國各地興起了水利建設的熱潮。有些國家領導人也紛紛前往工地參加義務勞動。黃河三門峽截流工程、劉家峽水利樞紐,海河、淮河攔河大壩合龍工程,北京十三陵水庫、密雲水庫,浙江新安江水庫,以及遼寧湯河水庫等大規模水利工程都是在這一時期施工或建成的。以這些工程為基礎,截至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不僅基本上結束了洪水泛濫的歷史,而且變害為利,消滅了全國大面積乾旱的狀況,形成了大規模治水工程的決定性勝利。

林業發展也是毛澤東極為關注的。為了阻止水土流失和旱澇災害的發生,使人民群眾過上安穩富裕的日子,他提出了「消滅荒地荒山、綠化祖國」的口號,並作出十二年規劃。1955年12月,毛澤東批示提出:「在十二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山荒地,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的「四旁」綠化思想,對於喚起民眾改善生態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場轟轟烈烈的植樹造林運動在全國展開,各地的綠化率持續上升。全國綠化面積持續增多,既增進了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實現了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目的,又有效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

重視節約資源和發展可再生資源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針對實際面臨的能源問題,毛澤東提出了節約資源和發展可再生資源的號召,並制定實施了節約土地資源,發展畜牧業、太陽能、沼氣等可再生資源等舉措。

節約土地資源,主要是在全國範圍內減少土葬,推行火葬。新中國成立後,受傳統習俗影響,全國大多數民眾仍然實行土葬,而且很多棺木都極其奢華,既浪費了寶貴的耕地資源,又浪費了很多森林資源。雖然中國地域寬廣,但可耕用土地並不多,在人民群眾溫飽都不能解決的情況下,這些土地卻無法耕種糧食,這種現象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重視。

他指出,「土葬佔用耕地,浪費木材,加以我國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把厚葬久喪作為禮法,常使許多家庭因為安葬死者而陷於破產的境地。」而實行火葬,不僅不佔用耕地,不需要棺木,還可節省裝殮和埋葬費用,也無礙於對死者的紀念。

因此,他建議在全國推行火葬。不過鑒於傳統習慣根深蒂固,為了減少推行阻力,他又提出在推行時以自願為主,對於仍然實行土葬者,則提倡深葬,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耕地資源。

發展可再生資源也是毛澤東極為關注的。他曾提出「牲口是動力」的口號,認為養殖的各種牲畜所產生的有機肥料要比無機化肥優勝十倍,「一頭豬就是一個小型有機化肥工廠」,而且,發展畜牧業不僅可以解決肥料來源,還能通過牲畜的肉、鬃、皮、骨、內臟(可以作製藥原料)解決人民群眾的食肉問題,強化人的體格,進而拉動經濟增長。

因此,他建議,各地「省委(市委、自治區黨委)、地委、縣委、公社黨委,以及管理區、生產大隊、生產隊的黨組織,將養豬業,養牛、養羊、養驢、養騾、養馬、養雞、養鴨、養鵝、養兔等項事業,認真地考慮、研究、計劃和採取具體措施」,並要求各地「全面規劃保護和繁殖牛、馬、騾、驢、豬、羊、雞、鴨」,特別是「要保護幼畜」,以利於可持續發展。

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毛澤東還特別注重開發新能源。他倡導,在資源短缺地區一定要開發利用諸如小水電、小型風力機、太陽灶等可再生資源。在這一指示下,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幹燥器、溫室大棚等利用太陽能研發的產品得到較為廣泛的利用。對於沼氣,他也極為重視, 「沼氣又能點燈,又能做飯,又能作肥料,要大力發展」,「這和打麻將一樣,上家的廢物,就是下家的原料」。

提倡勤儉節約,反對貪污浪費

毛澤東一貫提倡勤儉節約,反對貪污浪費。早在抗戰時期,他就在《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中提出:「任何地方必須十分愛惜人力、物力,決不可只顧一時,濫用浪費。」解放戰爭時期,他在《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採取辦法堅決地反對任何人對於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破壞和浪費,反對大吃大喝,注意節約。」新中國成立後,他依然秉持勤儉節約的風格,「這麼大個國家,不能有半點浪費」。本著這一認識,無論是對國家建設,還是日常生活,毛澤東都曾作出過重要指示。

「勤儉辦工廠,勤儉辦商店,勤儉辦一切國營事業和合作社事業,勤儉辦一切其他事業,什麼事情都應當執行勤儉的原則,這就是節約的原則,節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原則之一」。在國家建設方面,毛澤東指出,要完成國家工業化,就必須逐步完成農業社會化,而建設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帶動輕工業和農業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生產和基本建設方面,他還提出,「必須節約原材料,適當降低成本和造價,厲行節約」,建設重工業和國防工業,需要付出很多的資金,「而資金的來源只有增產節約一條康庄大道」。

日常生活中,毛澤東更是勤儉節約的表率。他說:過日子「要勤儉持家,作長遠打算。什麼紅白喜事,討媳婦,死了人,大辦其酒席,實在可以不必。應當在這些地方節省,不要浪費」。平時他始終在穿打了補丁的衣服和鞋子,只在接見外賓時才穿皮鞋;他向來把辣椒、紅燒肉當作美味佳肴,看到食堂吃剩的飯菜大量扔掉都覺得格外可惜。

對於接見外國大使時講形式、重排場的做法,毛澤東也持強烈反對意見,並給予嚴厲批評:「勤儉節約和反對浪費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和優良傳統,什麼時候都不能改變」,並向全黨提出警告:「一切從事國家工作、黨務工作和人民團體工作的黨員,利用職權實行貪污和實行浪費,都是嚴重的犯罪行為。」

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毛澤東又將勤儉節約精神提升到建國方針來加以強調,他說:「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

對於浪費和貪污的問題,毛澤東更是嚴厲指出,雖然浪費和貪污的性質還不大相同,但是「浪費的損失大於貪污,其結果又常與侵吞、盜竊和騙取國家財物或收受他人賄賂的行為相接近」,因此有必要將貪污和浪費一起進行懲治。對於浪費「範圍廣、項目多、普遍嚴重」的問題,他提出必須著重進行鬥爭,並嚴禁在黨內「爭名譽,爭地位,比較薪水,比較享受」,他認為如果「這麼一種思想出來了」,就會丟失「勤儉節約的老傳統」,因此強調「一萬年以後,也要奮鬥」。

在毛澤東的倡導下,勤儉節約很快從口號走入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已經脫離了原有的穿衣層面,而深入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毛澤東的生態文明思想極為宏富、博大精深,以上僅僅是筆者知道的一些情況。即便如此我們仍可看到,作為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奠基者,他已清醒地認識到自然規律的重要性,並以之處理已經產生和未產生的生態問題。這種科學探索和實踐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責任編輯 李彥敏

郵箱 lym@wsjh.com.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精華 的精彩文章:

日本為什麼寧願付出日俄戰爭以來最大傷亡,也要幫張作霖「統一」東北?
謝立全:《西行漫記》封面上的紅軍小號手
梁漱溟族兄與華昌煉礦公司
周大風和他的名作《採茶舞曲》
朱德為什麼被譽為「紅軍之父」

TAG:文史精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