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我喜歡沒文化的朱元璋?因為他說:倭寇要來了,先殺了再說!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典型的貧民代表,小時候給地主放牛,整天跟著老牛屁股後面撿糞蛋,後來為了活下去又當起了和尚,所以文化程度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當上皇帝後,朱元璋常用白話文來發聖旨,現在人看上去,總覺得好笑,比如說某地方有倭寇來犯,地方官吏問咋辦,朱元璋一道聖旨說:「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
對戶部的聖旨就是以白話文寫成的
很多人都認為朱元璋這樣發聖旨,正好符合他的文化低,大老粗的本色,其實這種說法明顯不合情理,身為皇帝的朱元璋,身邊不會沒有文人來打理文字工作。他以白話來發聖旨,顯然有更為深刻複雜的原因。
而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寫定的刑典《大誥》是以文言寫成的
在前朝蒙元統治中原期間,由於統治階層的成員多不通漢語,故需要翻譯人員將蒙古語譯成漢語,而這些人往往漢語素養有限,整體教育水平也不太高,難以深入學習文言文,只得採用簡明易懂的白話。
蒙元聖旨
在整個蒙元時期,聖旨和公文都是用白話來表示的,而且在當時,白話文在整個社會上的地位之高,甚至要超過民國。很多元代文人,甚至看重文字優雅的儒家學者,都受這種白話文影響。
在《竇娥冤》中有很多白話文
所以,朱元璋在這樣的環境下,多採用這種白話文來寫聖旨,是合情合理的做法,而不是因為沒文化所造成的。
如果您覺得這段歷史湊合入眼,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歡迎大家收藏,轉發,評論。


※這家公司的保安月薪10萬美元,敢於公然開撕美軍,現在要來中國了
※人類千年戰爭史上,影響世界進程,至今無法解釋的三大謎團
※比徐霞客還牛的地理家,評價中國每地人的特點,和現在區別有多大?
※甲午戰敗的清朝,為何五年內三次賑災日本?目的原來如此
※從地下挖出的古人財寶,你是上交還是留著?看這個農民怎麼做的!
TAG:歷史娛樂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