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眾安在線公開發售,估值將超百億美金,港股的新機會來了嗎?

眾安在線公開發售,估值將超百億美金,港股的新機會來了嗎?

真正的機會在於構築一個新的世界,而非修補過去。

——馨金融

洪偌馨/文

從2013年11月成立到衝擊金融科技第一股,這家公司只用了四年時間。

今日,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安在線)正式拉開招股大幕,根據其發布會披露的信息,眾安在線擬將全球發售199,293,900股股份,按招股價格中位數計算(指示性發售價在53.7-59.7港元),此次IPO凈募資在109.48億港元左右。

以此測算,眾安在線IPO的估值約在90-110億美金。

要知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對於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或者說互聯網金融公司)而言,選擇上市目的地的最優排序應該是:內地、美國、香港。原因無他,估值為上。

但綜合考慮政策和市場認可度等因素,美國最終成為了金融科技公司的普遍選擇。

目前來看,除了年初已經向美國SEC遞交上市申請的拍拍貸、趣店之外,樂信、點融、量化派、用錢寶等平台也被披露已啟動赴美上市的計劃。相比之下,選擇香港為上市目的地的公司則寥寥無幾。

此次,眾安在香港市場上的表現可能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金融科技公司的選擇。

據馨金融了解,除了已經表態的陸金所,包括現金貸平台手機貸、汽車金融巨頭易鑫、P2P平台愛錢進等都在計劃赴港上市。未來一段時間,這份名單是否還會繼續加長,我們拭目以待。

1

引爆赴港「上市潮」?

據多位投資圈人士透露,此次眾安在線的認購情況相當活躍,甚至有些超乎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科技公司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軟銀)已經確認成為眾安的基石投資者之一,其旗下的願景基金將出資5億美元,認購眾安全球首次發售約35%的股票。

作為投資了阿里巴巴、滴滴、uber等案例的明星基金,軟銀的投資標的向來被視為資本市場的風向標。而這隻願景基金更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私募股權基金,目前,該基金已完成十幾筆交易,單筆金額都在10億美元以上。

軟銀的入局無疑給正值「資本寒冬」的金融科技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尤其,近一年以來,受監管趨緊、行業整治等因素影響,金融科技公司的市場前景和融資估值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而香港市場長期處於價值窪地,這也是不少金融科技公司放棄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近年來資本市場對於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方式和價格一直存有較大爭議,「泡沫說」不絕於耳。但從此次市場對於「金融科技第一股」的反饋來看,大家還是用真金白銀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那些籌謀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除了估值,時間成本同樣是考量的重要因素。

此前,P2P平台宜人貸、信而富赴美上市時,從遞交申請到獲得SEC批複大約耗費了8-10個月。相較之下,眾安從提交A1表格到正式招股歷時近3個月,可謂神速。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香港的監管部門和資本市場對於這類新型企業的態度。」 某VC合伙人告訴馨金融,耗時過長不僅意味著大量的成本投入,更會帶來很多不確定性。畢竟,在瞬息萬變的資本市場,時間就是金錢。

「有人探過路肯定會讓後來者走的更順暢,這也是為什麼最近一年有很多金融科技公司蜂擁至美國的重要原因。」

在他看來,原本從估值考量金融科技公司上市地的排序肯定為內地、美國、香港。但如今看來,A股上市受政策影響較大,上市「窗口」何時開放未明白;而美國市場已有標杆在前,後來者的估值空間恐怕難有大的突破。

如今,眾安「破冰」香港市場,也讓這個曾經排名最末的選項重回主流視線之內。

2

新經濟股的香港機會

作為第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金融科技獨角獸,眾安在線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這些年林立而起的金融科技公司,它的背後更是中國日益崛起的新經濟生態。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的互聯網用戶達到7.31億,超過了歐盟和美國網民的總和。中國還擁有6.95億移動互聯網用戶(占互聯網用戶總數的95%),而歐盟僅有3.43億(79%),美國僅有2.62億(91%)。

在中國,屬於數字「原住民」的互聯網用戶多達2.8億,幾乎與美國互聯網用戶總數相當。中國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體和年輕用戶群體加快了數字化的普及以及新經濟的發展速度。

根據麥肯錫《2017中國數字消費者研究》報告統計,2017年約有31%的微信用戶在微信平台上有過購買行為,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僅為13%。該報告還顯示,有83%的互聯網用戶使用過O2O服務(「線上到線下」服務),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僅為41%。

龐大的網路用戶基數和活躍的數字消費行為成為了中國新經濟崛起最堅實的基礎。

今天中午,新經濟股的代表——騰訊收報344.6元,市值再創新高達3.27萬億元。要知道目前港股主板及創業板總市值也就大概31.5萬億元,騰訊一家的市值已佔港股總市值逾1成。

有了騰訊的案例在先,新經濟股的強大能量可見一斑。事實上,近年來,香港資本市場一直渴望吸納更多優質的新經濟公司,以增強其作為國際融資市場的競爭力。

就在今年8月,港交所針對設立創新板歷時兩個月「徵求意見」終於結束。香港的監管當局和市場聲音幾乎是一面倒的支持,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更是「急切」地表示,希望在2018年上半年就啟動改革。

啟動創新板背後的用意正是在於兼容更加多元化的發行人、拓寬香港資本市場,確保具高增長潛力但尚未盈利的公司或新經濟公司可申請在香港上市。押注新經濟成為了香港監管部門為激活市場開出的一劑良藥。

「眾安是今年港股市場上第一隻新經濟股,也是今年繼國泰君安之後集資額最大的IPO。」香港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訴馨金融,投資標的的稀缺性和新經濟的市場前景為這隻股票帶來一定的溢價。

在他看來,未來如果眾安的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利潤水平上升,股價還有一定的上行空間。考慮到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等政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資金南下,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利好一些赴港上市的內地公司。

當然,關於新的經濟生態,新的商業模式,有人看好也有人質疑,有人覺得是估值泡沫,但也有人覺得是掘金機會。

你覺得新經濟股是機會,還是泡沫?歡迎在留言區評論交流。

GIF/608K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你我都該珍惜原創的價值,相信優質內容的力量。

轉載請註明來源、微信號及作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馨金融 的精彩文章:

七夕特供:為什麼在秀恩愛大軍中,互金總是最有存在感?

TAG:馨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