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養生:教你面診知識

中醫養生:教你面診知識

一、中醫五色與五味

中醫五色有:赤、白、黃、青、黑。

中醫五味有:苦、辛、甘、酸、咸。

五色與五味互相對應,同時對應不同的臟腑,體現不同的疾病,會有不同的身體表現。

將這五種顏色對應的臟腑和代表的問題記牢,可以靈活的運用後面的色診知識。

二、面色特點與疾病

正常面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富有光澤。

不論是紅黃隱隱、紅白隱隱,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面色明潤含蓄、富有光澤,那就是健康的面色。

紅色是透著白色或者黃色隱隱約約的透顯出來的。

每個人生下來都有一種屬於特的特有膚色,我們會說:這個人真白,或這個人真黑。

這說的是這個人本身的顏色,也就是主色,與生俱來的顏色。

還有一種顏色,是因為出現了某些疾病或身體癥狀才會出現的顏色。

譬如,老年人多面色比較憔悴蒼白、醫院住院的病人尤其是腎臟病人,都面色烏黑,這種顏色叫做客色。

備註:面色診斷,不能單憑顏色武斷的做定論,需要跟身體狀況相結合。

因為初學的人,很難分清主色跟客色的關係,也就不能準確的進行診斷。

但,當我們第一眼看到一個人的時候,這個是比較準確的,可以多詢問,了解的情況多了,自然也就診斷的準確了。

因為面色通常與其他疾病相連,這裡不做處方搭配建議。

三、從眼睛看疾病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同時也反應了身體的疾病與健康狀況。

健康的眼睛:黑白分明、富有神采、轉動靈活。

眼睛分為五輪:眼瞼、眼角、眼白、黑眼球、瞳孔。

四、從鼻子知健康

鼻子,中醫將其稱為明堂。鼻分四個區:肺區、心區、肝區、脾胃區。

健康的鼻子:上起兩眉之間,鼻樑挺直、成一條直線、不彎曲,富有光澤。

五、舌頭蘊藏的奧秘

中醫認為,舌頭是顯露在外的內臟。

正常的舌頭:淡紅舌、薄白苔。

舌頭分為四個區:心肺區、脾胃區、肝膽區、腎區。

六、口感的變化與疾病

口味變化有學問,教你快速找到原因。

我們經常會聽到別人說:我最近口苦、口臭、口酸等等,「口味」方面的問題。

其實,不同的「口味」變化反應了不同的臟腑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