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版,還是出殯?流水線上每天都在批量生產著這樣的木乃伊

出版,還是出殯?流水線上每天都在批量生產著這樣的木乃伊

出版,還是出殯?

文/張遠東

一個作家,要有所操守,要耐得住寂寞,要離開主流,甘心做一個邊緣人才好。

可是,我發現,當下的作家們開始喜歡扎堆兒。喜歡如明星走穴一樣到處趕場子。熱衷於追逐政治權力和社會地位。喜歡露臉,喜歡搶鏡頭,喜歡湊熱鬧,喜歡彼此吹捧,喜歡相互點贊,喜歡一團合氣。很多時候,看不到文學立場,看不到文人尺度,看不到文化標準,看不到文學批評。即使有批評,也是不痛不癢,不咸不淡,沒棱沒角。更可悲的是,當代作家的集體無意識和集體浮躁,導致中國當代文學,連滾帶爬著一路滑下去,一直滑向谷底。

在實用主義和市場經濟浪潮的裹挾之下,文壇再也不是一片凈土。作家喪失自我,充當市場的人質。加劇了垃圾文學作品的產生。國外有漢學家指責中國文學是垃圾,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中國現在每年出版圖書已經達到了四十六萬種,超過美國的一倍還多,成為世界第一出版大國。如此驚人的圖書出版量,如此驚人的寫作數量,可稱得上經典的文學作品卻是鳳毛麟角。

好多體制內的作家成了圈養的「二奶」,他們拿著國家的特殊津貼和協會的扶持基金。但是在創作上並不自由。不管情不情願,屁股都得離開板凳,先是被組織安排到社會的各種領域裡去體驗生活。「生活」要靠一個作家特意去體驗,就種體驗就顯得膚淺了,也太諷刺了。最後常常是瘦驢拉硬屎,寫不出來,也要生生地往出憋。沒必要浪費那麼好的紙張和油墨。非職業作家的寫作心態也好不到哪裡去。為了能出本書,費盡周折,花了好多銀子淘弄書號。似乎不出一兩本書放在床頭,就對不起「作家」這個名號。更有甚者,拉大旗作虎皮,找文壇名家作序,寫推薦語。書外的功夫用得比書內的功夫還多。印出來的書裝幀華麗,套用張愛玲的話說,這樣的書更像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解開扣子一瞅,裡頭「爬滿了虱子」……

這樣的書一出來,根本就沒人買。頂多也就是給圈子裡的同道們簽個名送一送,自己再留下一部分束之高閣。實際上,這樣的書,在印刷車間里就已經死掉了。印刷廠的流水線上每天都在批量生產著這樣的木乃伊。為那些有藏屍癖好的人量身定做死胎。這樣的死胎,擺在書架上也就是個標本,沒有任何意義。每一次的出版,就相當於一次出殯,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棺槨,每一頁紙都是一張裹屍布,每一場簽售活動都是一次當代文學的弔喪。一個人,打娘胎里一露頭就死掉了,對於他娘,那是一種悲痛。一本書,如果一出爐就死掉了,對於作者,那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出版社不會感到哀傷,因為好多書是作者自己在埋單。出版社不過是在當中扮演入殮師的角色,給這些垃圾圖書描眉畫眼,讓它們死也死得好看一點,家屬們畢竟是付過錢的。

有時候我去圖書館,彷彿走進了殯儀館。看著沉眠在書架小格格里的那些垃圾圖書,就讓我聯想到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骨灰盒。恍惚之間,圖書館就變成了陰森森的古墓,圖書管理員就是個守墓人。一天到晚的,連個盜墓的人他都盼不來,他就快失業了。終於有一天,把我給盼來了,守墓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喝問,呔,你是不是來盜墓的?我說我是來掘墓的……

我覺得,文學創作,首先它應該是自由的,是隨心的,是感性的。它不能帶有強大的目的性。寫作不是意識形態的工具。寫作是一件漫長而緩慢的事情。文學這東西你不能粗製濫造。文字就像我們吃的糧食一樣金貴。你得省著用,得慢用。你得讓讀者感覺到有嚼頭,多多少少要能嚼出點養分來最好,不能味同嚼蠟。一個真正的作家,要知道創作上的節制和內斂。

張偉東:《獨立作家》專欄作家。遠東文學編輯。

覺得不錯,點擊廣告也是一種讚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越森 的精彩文章:

金山:大喇叭聲,1966年的
東亞:侏儒引路
彭一田:在路上

TAG:譚越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