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養殖業的變局與走向

中國養殖業的變局與走向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農牧專業委員會/會長

中加融達投資/謀易企業管理諮詢機構/董事長/王中

一、從「大農牧」高度看行業

哪裡有利益,那裡就有投資,哪裡有巨大利益哪裡就會有蜂擁而至的投資,這就是經濟規律。投資,首先是逐利的。我為什麼說溫氏是一個有戰略堅持的偉大公司?是因為它不僅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更看到了未來的利益,它做的事情,是做好當下,兼顧長遠。

我前面用大量的篇幅說了兩個問題:第一,要以「大農牧」(甚至是「大食品」)的高度來看行業,可以更有大局觀,可以看得更遠。所謂高度決定視野,視野決定戰略;戰略決定方向,方向決定資源。第二,如果站在「大農牧」(或「大食品」)的高度來看,整個行業其實分為飼料行業驅動期、養殖企業驅動期、食品企業驅動期三個時期,不同時期,投資熱點是不一樣的。所以,溫氏這家企業很早就兩個驅動(飼料、養殖)一起做,現在正在大力發展食品業,直面終端。溫氏厲害就厲害在這裡,有的企業是先做飼料,後來介入養殖;或者是養殖企業後來建個飼料廠。而溫氏是兩個輪子一起轉,實現了雙輪驅動。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大家努力的方向是成為今天的溫氏,而溫氏則已經大力發展食品甚至是投資。包括金融領域。

不過,企業千萬不要盲目去學溫氏這種雙輪驅動的戰略,因為企業發展的背景不一樣。溫氏創業於1982年,對於溫氏來說,過去幾十年有足夠的時間從容的實現自己的戰略。而且,至今溫氏沒有「敵人」。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們沒有直接的競爭者。溫氏的飼料是不面對市場銷售的,所以,這個領域沒有競爭,只有自我進步,自我完善和自我升級。而養豬業,它的市場佔有率只有百分之幾,沒有對任何企業形成威脅,大家遠未到你死我活的競爭,只有對標和學習。所以,溫氏是「無害」的,它只需要做三件事:

1、擴張溫氏模式,爭取更大的規模和佔有率;

2、自我提升完善,使自己的成本更低;

3、深挖鏈條機會,發現鏈條中尚未佔據的利潤點,對內可以降低系統成本,對外銷售可以獲取盈利。比如畜牧設備,就有「南牧」公司在做,還有養殖環保公司,目前也頗具規模。

這是溫氏,但我們很多企業和溫氏的情況差距很大。以養豬為例,我們首先要想進一切辦法提高養殖成績,達到或接近先進水平的時候,覺得挖潛有困難,需要和時間賽跑的時候,可以分散一部分精力和資源進行關聯領域的拓展。尤其是對自己現在養豬有重大效益影響領域的拓展。比如下游的品牌肉,也比去做養豬人才培訓。這些東西即是關聯領域,也事關未來布局。這是我們要重視的,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是布局,但絕不是全線出擊。

本文為新書《快刀》的節選,新書將於11月份正式出版。定位為「中國農牧行業趨勢分析與精準決策指導書」。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謀易智造 的精彩文章:

王中▍你想做這件事,但你知道什麼是前置要素嗎?

TAG:謀易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