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都做了哪些措施?真的是讓六國使用秦國文字嗎?

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都做了哪些措施?真的是讓六國使用秦國文字嗎?

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都做了哪些措施?真的是讓六國使用秦國文字嗎?

戰國文字的五大派系

在之前的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講到了秦始皇統一之前,七國文字分裂成了五大派系,分別是秦系、齊系、燕系、晉系、楚系,這五個派系中,只有東周和秦國尚在沿用西周或之前的大篆,其他四個派系都對文字進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改變。那麼戰國時期為何會出現文化上的分裂,秦始皇統一文字之時又做了哪些舉措呢?

文化分裂

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都做了哪些措施?真的是讓六國使用秦國文字嗎?

戰國後期形勢圖

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提到,漢字的也許是多源頭並行產生的,可能有的來源於結繩記事,有的來源於畫圖記事,在後世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過程中,文字逐漸走向統一。總體來說,商周時期的主流階層都在使用比較統一的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等等。但是公元前五世紀中國進入戰國時期之後,文字就出現了「各自為政」的局面。


各自為政

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都做了哪些措施?真的是讓六國使用秦國文字嗎?

七國文字都產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

上篇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引用了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對戰國時期文化分裂的一種分析,他認為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權利都被放大,都想擺脫周王室的控制,所以出現了「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其實文化上的分裂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為原因:雖然當時是戰亂時期,但中國總體的經濟和文化還是向上發展的,故文化階層在擴大,漢字本身也得到了發展。諸侯國長期軍事敵對則阻礙了文化的交流。《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至於衰世,是非無正,人用其私。」就是說戰國之前,的確是「書同文」的,但是亂世之中文化的延續出現了斷裂,故文化人「各任私意而為字」,出現了幾乎人人都在造字的情況。


秦王掃六合

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都做了哪些措施?真的是讓六國使用秦國文字嗎?

石鼓文(籀文)是當時比較規範的大篆

秦始皇兼并六國之後,快准狠地解決了文化分裂的問題——以秦國文字為標準,與秦國文字不同的都視為不規範的異體字,並且還讓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作為規範字頒行天下(三篇均已失傳)。這三篇都是以《史籀》的標準大篆為藍本,做了一些系統性的改變,是為一直沿用到東漢的小篆。

秦朝的規範字

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都做了哪些措施?真的是讓六國使用秦國文字嗎?

李斯作的《泰山刻石》

所以,秦始皇並不是強行在山東六國推行秦國的文字,而是對秦國文字也進行了改造,成為一種新的字體。其改造措施大概可以分成四種:一、確定了哪些字是有偏旁部首的;二、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三、確定了偏旁的類型及表達的含義;四、規定了每個字的筆劃數目。這樣就給漢字(那時候還不叫漢字)制定了一個標準。

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都做了哪些措施?真的是讓六國使用秦國文字嗎?

秦始皇統一文字

國史君(國史通論)之前提到,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分久必合」,靠的不是民族認同而是文化認同,秦始皇在建立文化認同上實在是功不可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通論 的精彩文章:

一位單純的楚王,在墓碑上發誓說自己是薄葬,請求盜墓賊不要盜挖
漢字真是倉頡創造的嗎?幾種漢字的起源,你相信哪一種?
郭沫若以此國寶的銘文給它命名,幾十年後人們發現他好像認錯字了
秦始皇統一之前,六國的文字差別有多大?真的互相不認識嗎?
他是題字最少的皇帝之一,但他寫的一個字你見了肯定會喜歡!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