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一八:最先抵抗的農民,為東北軍正名的將軍,令張學良羞愧的軍閥

九一八:最先抵抗的農民,為東北軍正名的將軍,令張學良羞愧的軍閥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每年9月18日,國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場震驚世界的「九一八」國恥,那一幕兩萬日本關東軍兇殘撲來,三十萬中國東北軍倉皇逃跑丟掉東北國土的荒唐場面。這是落後挨打時代的中國,血性尊嚴幾乎丟盡的恥辱一刻。無論過去多少年,依然值得警鐘長鳴。然而同樣應該銘記的,更有其中另一幕震撼記憶:縱是那般沉淪的一刻,中華,尚有英雄在!

在那個日本兇殘刺刀壓境,國民政府陷入茫然甚至顫慄的時刻里,這些不同身份背景處境的人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挺身而出,以鮮血甚至生命的代價,在九一八這段悲涼的歷史哀樂里,奏響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的鏗鏘強音!

一:打臉「不抵抗」命令的農民

九一八事變里,最讓後人羞恥的,就是臭名昭著的「不抵抗」命令。這個命令,以當時東北邊防軍參謀長榮臻的原話叫「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裡,挺著死」。然後,日軍的瘋狂進攻,就變成了當夜一邊倒的屠殺,不少東北軍軍營里的軍官撒腿跑精光,把沒有武器的士兵們扔在軍營里任人屠戮。一些嚇得躲進營房的士兵,竟被日本兵捅死在床上!

然而,就是在這個深夜裡,有一個平民,卻望著瀋陽城漫天的戰火,在凄厲的槍聲里默默拿起了武器——馬慶福。

馬慶福(1894—1931),瀋陽東山坡一位開荒種地的普通農民,他在這場慘烈事變後的第二天,就傾家蕩產拉隊伍,之後的三個月里,這支隊伍成了「抗日救國軍」里的骨幹力量,雖說裝備低劣,卻多次襲擊日軍,甚至還幾次扒掉瀋陽周邊的鐵軌,給日軍帶來不少麻煩。

1931年12月,由於兄弟抗日武裝不慎泄露情報,駐紮安家窩棚的馬慶福,陷入了二百多日軍的包圍。二百裝備精良的日本關東軍,攻打馬慶福這四十多人且裝備低劣的民團,竟然死磕四小時前進不得。甚至馬慶福還一度組織反擊,將日軍一個機槍陣地端掉,連日軍的機槍也繳獲在手,給號稱「精華」的關東軍,一記狠狠耳光!

氣紅眼的日軍調來炮兵部隊,以猛烈炮火將安家窩棚打成一片火海,還安排翻譯不停喊話,唾沫橫飛勸投降。但馬慶福和他的戰友們,卻依然在炮彈呼嘯里頑強抵抗,直到全數陣亡。日軍在馬慶福的遺體上,更找到一枚刻著「馬心懷」的名章——那是馬慶福在九一八事變後改的名字,銘刻著他用生命踐行的理想:心懷祖國,血戰到底!

不知,面對這位農民留下的名章,九一八事變當晚,那些事變當晚聲嘶力竭喊不抵抗的官員們,那些撒腿逃跑的軍官們,以及九一八事變後淪為漢奸的敗類們,臉,是否會稍微紅一下。

二:為東北軍正名的「鐵漢」

九一八事變當夜,瀋陽北大營橫遭日軍兇殘進攻,「不抵抗」命令更如冰冷絞索,把東北軍士兵們「捆」著送上日軍的刀口。各位將軍們更是神通盡顯,爭著撒腿往關內跑。在這恥辱時刻,卻是一位平日儒雅的團長,收到「不抵抗命令」後當場一句悲憤怒吼:「我們官兵不能抱著槍等死!」

這位憤怒的團長,正是東北軍六二零團團長:王鐵漢。

王鐵漢

王鐵漢(1905年2月24日-1995年12月15日),一個十分剛硬的名字,卻是粗人扎堆的民國軍界少有的儒雅人物。這位曾經北大預科里的高材生,放棄讀大學機會從軍的熱血青年,掃一眼花名冊就能準確記住士兵名字的東北軍才子,卻在「九一八」當夜,做出了他戎馬生涯里第一次「抗命」的決定:先把榮臻的「不抵抗」命令罵回去,然後下令全團瞪圓眼睛,朝著洶湧而來的日軍,發起憤怒反擊!十四年抗戰的第一槍,就這樣在1931年9月19日凌晨1點40分,由他悲壯打響!

這場激烈的交火中,六二零團以傷亡十九人的代價,叫日軍付出了四十多人的傷亡。並在兄弟部隊覆滅潰散的情況下,孤軍奮戰殺出血路。但毅然自衛還擊的王鐵漢團長,卻也與東北軍其他軍官一道陪綁,遭到了當時國內媒體的口誅筆伐。直到兩年以後,蔣介石才親口給了正了名:「在北大營當時的情況,你做的很好。」

從此以後,親歷國恥的王鐵漢,更在十四年抗戰戰場上,以越來越多的血戰,為受盡嘲笑的東北軍正名。他陸續擔任一零五師的師長和四十九軍軍長,在抗戰最為慘烈的淞滬會戰與長沙會戰中屢立戰功,公認正面戰場上令日軍膽寒的中國將軍。1945年8月,也是這位打響抗戰第一槍的英雄,代表國民政府在杭州接受日軍投降。以當時報界的評論說,他不止代表了國民政府,更是代表那支背負國恨家仇的東北軍,完成這歷史性的一刻!

而在1948年,解放戰爭勝利的前夜,即將敗退去台灣的王鐵漢將軍,再度故地重遊北大營遺址,面對眼前一片斷壁殘垣,這位抗日戰場上歷經血戰都不曾流淚的硬漢將軍,當場含淚發出一聲質問:「日本進攻北大營時,我們兵力將近八千人,敵方僅有不到七百人,可我們竟然要放棄!正是這一放棄,日本人進了中國,十四年間殺了我們那麼多同胞!慘不慘?」

這一句質問,是一位九一八國恥的親歷者,對至今為止,所有洗白「不抵抗命令」的論調,那些所謂「實力不夠不能打」之類的理由,打得啪啪的一聲耳光。

三:令張學良羞愧的軍閥

九一八事變後,作為直接當事人的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員張學良,成了國內一度被口誅筆伐的人物。但對於當時來自各方面的指責,眼睜睜看著國土淪喪的張學良,基本陷入了沉默狀態,直到被一位「老朋友」堵在北平家裡罵大街——昔日北洋軍閥直系梟雄吳佩孚。

吳佩孚

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秀才出身的山東大漢,受甲午戰敗刺激投軍的北洋軍界強人。雖是北洋軍閥時代毀譽參半的爭議人物,但唯獨一個高貴品質,卻是無論敵友都敬佩:慷慨報國!終生以岳飛為偶像的他,早年手握重兵時,就曾在五四運動的關鍵時刻通電全國,豪言不惜與日本一戰。後來在軍閥戰爭中落敗,更是拒絕了歐美政客拉攏他出國的「好意」,甘願在國內清貧度日,也因一生清廉,生活很快陷入困頓,九一八事變前,基本就靠張學良接濟!

但在九一八國難爆發後,貧寒的吳佩孚立刻青筋暴跳,怒沖沖的把張學良堵在家裡大罵,問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張學良如平日般搪塞兩句,惹出吳佩孚一句打人打臉的怒喝:「國讎你不報,家仇(張學良父親張作霖被日本炸死之仇)你不報,你老子的棺材已經豎起來了!」這戳心窩一句,叫張學良終於難忍,咬牙半邊迸出一句:「玉帥(吳佩孚)說的對,我給我父親丟臉了。」

張學良

當然,這事傳開後,很多北平的「名流」們,嘲笑聲也多,說吳佩孚站著說話不腰疼,事情要攤在他身上,他做的沒準更丟人。可是八年以後,吳佩孚卻做出了最慨然的回答:以生命為代價。

1937年北平淪陷,吳佩孚拒絕了國民政府邀請他南下大後方的安排,毅然留守在淪陷區,之後的兩年里,吳佩孚的戰鬥力連續爆表,把上門勸他做漢奸的日本人及其走狗統統罵出門去。甚至面對日本人散布的「吳佩孚做漢奸」的謠言,他慨然召開記者會,向全世界打侵略者的臉:中日友好的前提很簡單——日本軍隊全部滾出中國去!

這位晚年貧寒的北洋梟雄,就以這始終剛正不阿的態度,成了日本人在大後方攻不下的「堡壘,也終於在1939年被日本特務土肥原暗害。以吳佩孚很多生前老友的回憶:對這一天,吳佩孚早有準備,他是在用生命,為全國的抗日軍民,樹一桿不屈的標杆!

當他去世的噩耗傳來時,國民政府的輓聯,足以縮影他一生的鐵骨: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壯志;大風思猛士,萬方多難惜斯人。

為何中華不會亡?因為無論怎樣凄風苦雨時代里,無論身份出身,血不曾涼的英雄,從未斷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一次無意的偉大改良,讓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
嘉慶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為何聰明的乾隆還是選嘉慶為接班人?
唐朝人為啥不能吃鯉魚?那明朝人能吃豬肉嗎?
英國近代褒貶不一的皇家軍官,經常出糗,卻對日本人展現出高貴
西醫發展那些事:首個使用無痛分娩的是誰?輸血者無一人活下來?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