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旗艦機用全面屏做亮點要趁早,全面屏千元機「已到達戰場」

旗艦機用全面屏做亮點要趁早,全面屏千元機「已到達戰場」

[釘科技述評]「全面屏」或許是近一年來手機市場中最熱的概念,甚至沒有之一。除了在去年末將這個概念帶入更多消費者視野的小米,和已經發布29款相關產品的夏普外,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一梯隊品牌基本悉數到場:

華為將帶來Mate 10,vivo有X20,三星今年已經發布了S8/S8 +以及Note8,蘋果也推出了被戲稱為「齊劉海」的異形全面屏產品iPhone X。另外,據釘科技了解,金立、OPPO等對全面屏產品也有規劃。

釘科技還注意到,主流品牌的「全面屏」首發機型,幾乎都是年度旗艦。不過,在釘科技看來,廠商用「全面屏」為旗艦機代言要趁早,因為這場「全面屏戰爭」,全面屏千元機「已到達戰場」。

有消息稱糖果手機近期就要發布千元全面屏手機。此前主推千元機型的小辣椒也被傳出將推出全面屏手機。

面板上游供應商的動作更是表明「全面屏」可能被更多的入門機型採用:比如友達,今年初,就有消息稱為保證產能,部分小米MIX採用了友達的面板。另外,有消息稱,JDI在今年6月份宣布開始量產6英寸全面屏屏幕。而在釘科技看來,市場「呼聲」將促使更多面板供應商轉向「全面屏」布局。上游產能爬坡順利,「全面屏」的普及或成必然。

在釘科技看來,「全面屏」千元機可能的「大規模」出現,或帶來三點影響:

一是「全面屏」或不會再被旗艦產品作為主亮點。

當前「全面屏」尚未普及,釘科技注意到,無論是蘋果、三星,還是華為、金立、vivo、小米等,在近期的旗艦產品中都將「全面屏」作為了主要的亮點之一,如果「全面屏」得以普及,特別是在入門機型中普及,各廠商就不得不為自家旗艦尋找更有差異的亮點。在釘科技看來,千元機倒是有可能會把「全面」概念作為主打。

二是可能會提前透支技術概念,影響消費者預期。

釘科技認為,當上游供應量順利實現產能爬坡,「全面屏」就有可能被更多的一線以下品牌作為「翻身」機會,如果在技術應用方面不夠成熟,帶給消費者不夠好的產品體驗,就有可能影響新技術的整體形象,從而波及行業。現實中已經有了類似的例子,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尚未充分,但已有相當數量的電視廠商將其作為傳播重點,由於部分產品體驗並不好,已經引發過「人工智慧電視是不是騙子」的質疑。

三是設計趨同,新一輪的產品同質化或在所難免。

當前智能手機產品「同質化」現象已經相當明顯,加上產品逐漸普及,用戶設備替換周期延長使得行業增速趨緩。釘科技認為,「全面屏」或許是推進「換機潮」的一股力量,但同時難免造成新的行業「同質化」。根據CINNO Research的預期,2017年全面屏在智能機市場的滲透率為6%,2018年會飆升至50%,後續逐步上升至2021年的93%。

釘科技觀察發現,全面屏僅有兩種基本樣式,一是以三星為代表,同時保留上下邊框,二是以夏普為代表,保留上下一側邊框。整體來看,大部分手機廠商所推出的全面屏產品聚合了三星與夏普二者的特點,同時又加入了各自對「全面屏」的理解,上下邊框得以保持,而屏幕則以平面為主,畢竟三星的曲面相對難達成。

在釘科技看來,上述三點對於旗艦級產品的影響更大,此前主推入門機的各一線以下廠商,則可能藉助「全面屏」東風,通過價格優勢上演小規模「逆襲」也未可知。當然,釘科技認為,旗艦產品依然可以採取應對策略,主要是為「全面屏」賦予更多價值。

一是可以在系統、應用層面的提供更為豐富實用的功能體驗。

例如,努比亞在主推窄邊框時已經有相應動作,三星也針對此前的雙曲面屏和全視曲面屏設計過新的交互功能。

二是賦予屏幕本身新的能力。

當然,這需要手機廠商按自身特點與上游供應商合作。例如三星近期與康得新在裸眼3D方面合作,那麼三星系的全面屏就有可能同時帶有裸眼3D效果,這就可以打開差異。

三是採取「高低搭配」的產品策略。

釘科技認為,在高中低端市場都有均衡布局,才更可能獲得大部分用戶的關注和青睞,特別是在千元入門級和中端市場,可以退出相關產品構建「防禦」。華為已經有所動作,消息稱其Mate 10之外的另一款「全面屏」產品麥芒6將先於前者發布,而麥芒系列,此前就以中端市場為主。按現在的趨勢,也不排除華為系(包括榮耀)推出「全面屏」入門級產品的可能。(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釘科技 的精彩文章:

蘇寧:利用自身渠道優勢,加速OLED全產業鏈發展
產品對標蘋果,但小米並不是真要搶果粉
樂視電視要換CEO,360要推汽車?
全面屏手機要想更「全面」,還需要一項黑科技
多城市暫停投放共享單車,長尾品牌已沒機會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