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農民梯田收谷捉魚燒烤 一根骨頭不剩下

農民梯田收谷捉魚燒烤 一根骨頭不剩下

「寨子離坡上水田很遠,有2公里山路,我們都是早上5點天不亮起床收穀子,中午在田裡吃飯,帶著煮好的糯米飯,從田裡現抓養殖的鯉魚燒烤,魚鱗、內臟、魚骨頭一點不剩下,很香!」正逢收谷季節,黔東南大山裡的一個苗寨,村長韋老中今年38歲,帶領村民們收穀子。苗民們用一道道的堤壩涵養水源,在山坡上種植水稻。韋老中很能幹,割穀子很快,是一般人的1倍以上,身前的穀子在他的鐮刀下一片片倒下。(西楚朗雨工作室)

韋老中的妻子王老搞在一塊小梯田裡收穀子,她背上的背簍是用來裝鐮刀的。苗家婦女都沿襲著民族的傳統,幹活時也穿著民族服裝。這一塊梯田很小,她不到20分鐘就收割完了。

「1畝水田可以產穀子2000多斤,水田裡還可以養殖鯉魚,鯉魚從來不喂飼料,所以長得很慢,但是非常好吃!」韋老中的弟弟和妻子,和韋老中沒有分家,一家10口一個大家庭,大家庭分工明確,其樂融融,從來沒有拌過嘴。

圖為黔東南的苗族梯田。在自然界的萬物造化中,人類顯得異常渺小,但是數千年的農耕文明,苗家人建造了梯田,在大自然中,人類顯示出的力量又是無比強大。

韋家人扛著大斗,沿著梯田的田埂踽踽獨行。由於是硬木製成,年代久遠,大斗產生了包漿,重量有150斤,比一個人的體重還重!

韋老中的兒子韋金城今年10歲,在村子裡的小學裡上4年級,雙休日放假,也幫助打穀子。大斗能盛穀子400斤,人拿著杆子在斗壁上用力摔打,谷穗就被脫離開來。

「累了就歇一歇啊!」王老搞笑著說。穀子脫粒後,用口袋裝好,有力氣的成年人扛起口袋,沿著彎彎曲曲的田埂,走到山上面。

「這是去年3月下的魚苗,1年半了,才長到半斤不到,不像他們城市裡的魚,都是喂飼料的,看著大,不好吃!」中午時分,到了吃午飯時間,韋老中在割過的稻田裡用手抓魚。

王老搞接著韋老中遞過來的魚,手上的墨跡是苗家婦女染布造成的。下田勞動,不下田時染布,苗家婦女從不閑著。

「我們吃魚,從來不去鱗片、內臟,就這樣烤著一塊吃,沒有污染,很健康!鱗片和內臟都香得很!」韋老中從山上撿來一些枯樹枝,點著火,田裡的魚用山泉水洗了一下,就放在火上燒烤!「山上流下來的水,可以直接飲用,很甜,不用過濾,苗家山泉水!」

「烤好的魚不加任何佐料吃也很香甜,如果再放上山上特有的野菜,加上佐料,也是別有風味,味道好極了,哈哈!」韋老中用樹枝穿上魚,在火上燒烤。

「香,真香啊!」兒子韋金城吃著烤好的魚骨頭!「我們吃魚,魚鱗、內臟、魚骨頭全部吃掉,一點不剩!就是全魚宴!」韋老中笑嘻嘻地介紹。

「森林防火很重要,我們要保護好上天給予我們苗家的這片土地!」燒烤結束,韋老中的弟弟用山泉水洗了下盆,然後用兩盆水澆滅了炭火。

「烤好的魚,用筷子夾碎,再放上山上特有的野菜,加上佐料,米飯是昨天煮好的糯米飯,直接抓著吃更香,地地道道的手抓飯配全魚宴!」苗家人辛勞的一天,緊張又愉快!添加公眾號:西楚朗雨,更多精彩故事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楚朗雨 的精彩文章:

侗族大叔賣牛癟月入6萬 送女上貴族學校
7小時捐70萬 要為弟捐骨髓的女孩笑了
女子開車做烙饃月入3萬 1人管3個鏊子
6歲女孩安慰哭泣爸爸:讓我給弟弟捐骨髓
「娘子軍」日打板栗500斤 戴草帽防砸

TAG:西楚朗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