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盛王勝祖:繼續保持美股投資 人民幣難以對美元持續升值

高盛王勝祖:繼續保持美股投資 人民幣難以對美元持續升值

自去年底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美股強勢上漲並接連創下歷史新高。而關於特朗普新政究竟能行至何處、此輪牛市周期是否已經走到尾聲,市場觀點不一。與此同時,在今年來美元指數跌逾10%的背景下,人民幣創下「811」新匯改以來最強的階段性走勢。未來全球經濟能否持續復甦,美元和人民幣匯率如何走向,成為近期市場焦點。

高盛投資策略組亞洲區聯席主管王勝祖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美國經濟基本面的穩健可能超出人們預期,如果沒有其它的「黑天鵝」事件,美聯儲年內應該還會有一次加息並可能如期啟動縮表。而本輪人民幣匯率走強難以持續,未來美元指數的反彈甚至有可能造成對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重現。美股方面,雖然現在已在高位,但「還不到撤出的時候」。

美國經濟復甦超預期

總的來說,高盛對今年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表示樂觀。王勝祖表示,今年全球的經濟整體穩健向好,並且美國和歐元區的復甦比較顯著。

與一些市場觀點不同的是,高盛認為美國經濟可能比人們想像得還要好。「很多人認為,今年以來,美國金融市場、各類資產都表現很好是由於特朗普上任後的的影響,但事實上特朗普的國內政策效力還未真正發揮。減稅計劃、基建計劃、預算都沒有通過或正在討論之中。也就是說,特朗普新政對美國經濟並未發生明顯作用,美國經濟的復甦是由消費,投資以及企業盈利等基本面決定的。」王勝祖說。

在此基礎上,一旦特朗普的經濟政策落地,哪怕只是部分實現,高盛預計也會對美國經濟產生正向推動作用。所以未來數月,美國經濟形勢仍相對穩健並保持復甦。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投資策略組的基準預測是美聯儲年內還會有一次加息,並將如期啟動縮表,而明後年仍會有三至四次加息。王勝祖指出,無須過度擔心美聯儲的加息或者縮表,這是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體現,側面表明美國經濟的穩健性。這種正常化並不是全球貨幣政策的收緊,事實上除美國外,歐元區和日本央行仍然處在量化寬鬆的通道中。因此他認為,「全球貨幣政策宏觀流動性拐點的到來還為時過早。」

歐元區方面,英國退歐的負面影響已逐漸為市場所消化。從各種指標來看,歐元區經濟復甦勢頭比去年有顯著提升。

建議保持美股投資

上周五,美股收漲,三大股指均創下盤中與收盤最高紀錄,科技股領漲。其中標普500指數首次突破2500關口。年初至今,標普500上漲11.51%,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11.92%,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9.9%。

王勝祖表示,在過去七年,高盛投資策略組最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保持對股票市場、尤其是對美股的投資。現在處於高位,雖有風險,但還不到撤出的時候。今年美股市場仍然存在正回報的機會,建議繼續保持對美股的投資。以標普500為例,雖然高盛投資策略組認為未來12個月以內調整5%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調整後的點位仍可能高於現在。另外,如果投資者擔心市場波動,可以做簡單的風險對沖,比如買入看跌期權,但並不建議現在離場。

值得注意的是,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漲幅主要集中在最受歡迎的五大科技股身上,即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Facebook、亞馬遜,這五隻股票在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中所佔權重之和達到了42%。對於本輪科技股大牛市引發的對科技股是否估值過高、是否存在泡沫等擔憂,高盛仍然堅定認為科技股有很強的公司基本面做支撐。「這是美國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的體現,我們建議繼續保持對科技股的投資,並且每次回調都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入場時機。」王勝祖說。

在全球市場配置方面,王勝祖建議,一個典型的海外投資組合中,發達國家市場的股票一般占投資權重的30%-40%。餘下的60%中,有一半是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政府債、公司債等;另外一半則是私募股權和房地產。

「建議保持對發達國家的投資。」王勝祖補充到,考慮到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可略微調低對政府長期債券比重而增加公司債比重。

人民幣匯率已至短期頂部

截至9月15日(上周五),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累計近6%,由年初的6.9左右升至6.54。從9月1日到9月11日,人民幣中間價11連漲。同時,9月10日起,央行調整了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將外匯風險準備金徵收比例從20%降為零。

對於人民幣近期強勢上漲,高盛投資策略組認為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美元的疲軟,上半年美元指數下跌10%左右,極大緩解了人民幣的貶值壓力;第二,中國經濟的企穩、市場信心的恢復以及外貿出口的走強,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人民幣匯率;第三,5月底,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扭轉了市場對人民幣單邊貶值的預期。

王勝祖認為,人民幣匯率難以對美元持續升值,本輪人民幣匯率走強並不會持續,甚至已經達到短期頂部。展望未來,人民幣對美元的走勢會相對穩定,保持一種「順勢而為」的態勢,未來美元指數一旦反彈,可能造成對人民幣貶值壓力的重現。

事實上,10連漲之後央行發布文件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也表明了其不希望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保持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態度。王勝祖解釋到,一方面,長期快速的升值影響外貿出口,國內大部分出口加工企業的利潤率在5%左右,而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足以抵消利潤,會對企業盈利和出口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對通脹也有壓製作用。

「監管層更願意維持人民幣對美元的相對穩定,雙向波動而不是單邊態勢,貶值和升值都太單邊。」王勝祖說。

流動性維持中性偏緊

上周五公布的8月信貸數據顯示,M2同比增長8.9%,創下歷史最低。高盛認為,接下來幾個月,流動性仍將維持中性偏緊態勢。

究其原因,當前監管層的主要政策目標是防風險、穩增長,而防風險放在首要地位。王勝祖表示,防風險的主要舉措之一就是降槓桿。過去兩年,因為內外部種種原因,需要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實現穩增長,包括採取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保持社融、信貸兩位數增長等等,這在一定情況下促使了槓桿率上升。而今年以來,監管層在降槓桿方面有不少舉措,例如加強金融監管,清理銀行表外理財業務,以債轉股形式幫助國有企業降槓桿等等。據估算,中國今年的債務佔GDP比重的增長較去年有所減速,總槓桿率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因此,在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已經超出預期的情況下,下半年即使稍微放緩,也在可以接受區間之內,所以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貨幣寬鬆政策。

王勝祖說:「如果貨幣政策繼續寬鬆,一無法降低槓桿,二是部分行業、部分企業的金融性風險會繼續膨脹,會對經濟長久的發展有負面作用。從央行角度來講,一方面提高短端的利率,同時保證長期利率相對平穩和市場流動性不發生太大的缺口。」

經過上半年GDP 6.9%的增長速度之後,高盛認為,下半年增長率會略微放緩,但全年仍將保持在至6.5%-7.0%的政府目標區間內。這也代表了未來經濟轉型的方向,即擺脫過去以投資、外貿出口拉動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轉到以消費、服務業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北方地區加快推進清潔供暖 天然氣產業受益
新莫干山:比特幣交易被叫停獲認可 不影響區塊鏈技術正常發展
廣東沿海經濟帶成經濟發展主戰場 打造魅力黃金海岸
流動性風險監管加碼 新發貨基或不再享「墊資」待遇
歐盟計劃加大對谷歌徵稅力度、三星發布全新電動汽車電池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