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年痴呆≠自然衰老 警惕這九個癥狀

老年痴呆≠自然衰老 警惕這九個癥狀

專家簡介:車戩,主任醫師、教授,第五批瀋陽市名中醫,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科副主任,全國優秀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中國針灸學會中醫藥標準化培訓項目授課專家。

遼瀋晚報《花樣夕陽》9月17日專版

9月是中國腦健康月。9月16日是第8個「中國腦健康日」。9月21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老年痴呆日」。

腦健康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據了解,目前我國腦血管病患者近700萬,每年新發病人都超過200萬。而中國在醫學界對於腦健康的研究重點集中在腦血管、老年痴呆症、癲癇、精神發育遲滯等典型病症上。在所有的疾病中,腦血管病的致殘率是最高的,其中70%以上都留下各種各樣的後遺症。

半數親屬認為這不是病

在朋友圈,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尋找走失老人的求助信息。這些老年人當中,很多都是老年痴呆患者。

截至2015年,我國痴獃人數950萬人,居全球首位,且還將快速增長。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科副主任車戩指出,近半數的老年痴呆病人親屬認為,老年性痴呆只是自然衰老的結果,而不是疾病。特別是在發病率很高的農村,接受治療的人很少。而採取早期防治,恰恰是世界公認的延緩老年性痴呆發病的有力措施。

更令人擔憂的是,絕大部分患者就診不及時或根本不到醫院診治。調查顯示,中國輕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診率為14%,中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診率為25%,重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診率為34%,該病呈現發病率、漏診率高的特點。

阿爾茨海默症無法徹底治癒

由於老年痴呆發病機理很複雜,因此導致人們對其知曉率低。

老年痴呆是指獲得性、進行性的智能障礙,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的一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的表現不僅表現在記憶障礙、失語、失認、失用及視覺空間障礙等內容,也可伴隨焦慮、抑鬱、激越、衝動等情感行為障礙。其損傷可以達到影響一個人工作、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程度。

引起老年痴呆的病因很多,包括神經系統變性、腦血管病、代謝性疾病、腫瘤、腦積水、頭部外傷、中毒等。

雖然引起老年痴呆的原因眾多,但最多見的是阿爾茨海默氏病(AD)。阿爾茨海默病屬於導致老年痴呆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這類疾病還有額顳葉痴呆、路易體痴呆,這類疾病都屬於無特效療法的疾病,無法阻止病情進展,預後差,只能以控制病情為主。

有這九個癥狀 可能就是患病了

目前中國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於男性,60歲以上婦女患老年痴呆的比例,通常是男性的2-3倍。

老年痴呆的臨床表現如下

1.語言障礙

10%的AD患者首發癥狀為找詞困難,如說話找不到詞,經常說半句話,語言表達能力逐漸減退,後期出現命名困難,甚至失語。

2.定向力障礙

通常按照時間、地點、人物的順序受損。先是記不住日子,然後迷失方向感,容易走丟,最後不認人。

3.計算力減退

算賬困難

4.精神行為異常

脾氣性格改變,出現焦躁、抑鬱、攻擊性暴力行為以及妄想、幻覺、精神癥狀

5.記憶力減退

70%-80%的AD患者首發癥狀為近事遺忘,也就是記不住最近的事,說完就忘,一件事情問好幾遍,拿東忘西,找不到東西,起初是老事不忘,隨著病情進展,遠期記憶力也會逐漸減退。

6.判斷力減退

表現在做事困難,在不同事物面前難以作出選擇,經常猶豫、吞吞吐吐,做事下不了決心。

7.學習、反應力變慢

學習新東西、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和速度變慢

8.注意力減退

老走神

9.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早期表現為行動變笨拙,不如以前辦事情利索,逐漸發展為不能做飯、洗衣,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怎樣做才能控制病情

車戩介紹,目前老年痴呆的藥物治療,其療效差強人意,所以更多的專家將該病的工作重點放在其預防上,這與中醫所提倡的「未病先防」「未病先養」等治未病的理念不謀而合。

2013年,美國醫師醫藥責任協會(PCRM)推出「飲食預防阿爾茨海默氏病指南」,指南中指出,地中海飲食對於該病的預防具有一定療效。

中醫治療該病,以中醫的望、聞、問、切進行四診合參,明確患者的發病機制及證型,以理、法、方、葯(針)的思辨方式進行處置,多以滋補肝腎、健脾化痰、活血祛瘀、益氣養血等方式應用於該病的治療,臨床治療時針葯結合,針刺治療起效較快,能夠快速改善腦血流,從而改善腦功能,再配合藥物治療,有助於患者體制的改善,病情的控制。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李文慧

有關老年痴呆的 十大誤解

誤解一: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認知障礙症是大腦退化性疾病,該病具有漸進性和不可逆性,但是並非是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

誤解二:記憶喪失就等於認知障礙症。該病主要癥狀還包括:很熟悉的事情無法進行、交流困難、無法辨別方向、判斷力差、難以進行抽象思維活動等。

誤解三:親屬患病的家族中其他人也會得這種病。基因在認知障礙症發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家族性認知障礙症僅僅占該病總數的5%-7%。

誤解四:隻影響老年人。認知障礙症在四五十歲人群中也有發生,一些罕見病例甚至更年輕。

誤解五:不會致命。認知障礙症晚期患者會出現呼吸、血壓、皮膚及感覺等多種綜合病症。

誤解六:有治病良方。到目前為止,認知障礙症尚無治療良方或明確的預防策略。

誤解七:鋁會導致認知障礙症。很多研究懷疑鋁與認知障礙症有關聯,但是研究人員一致認為,尚無足夠證據表明鋁會導致認知障礙症。

誤解八:患者都有暴力和攻擊性。雖然認知障礙症會改變患者性格,但是專家表示,並非每位患者都會變得更具攻擊性。

誤解九:患者對身邊發生的事情沒有反應。患者記憶和各種能力下降,但是情緒和感覺依然存在。

誤解十:毫無希望。研究人員正在發現認知障礙症的新療法,甚至正在研究新疫苗。

據《生命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衰老 的精彩文章:

補腎、養顏、抗衰老…沒有TA做不到的!
男人過50歲易衰老快?平時多吃這些丑物,身體健壯更有男人味
臉上斑點皺紋多別打玻尿酸,每天用小小的「它」,十天淡斑去皺抗衰老
延遲衰老 又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農民伯伯的致富水果

TAG: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