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董宋一家:止步亭的由來

董宋一家:止步亭的由來

圖文:紅艷

我早就有「董宋一家」和「止步亭」的耳聞,但百聞不如一見,今天,終於如願以償。

穿過宋寨橋不遠,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嶄新的亭子。

界樁,是真情的見證者,也是友誼的沉澱地。

這次董宋後人聯合出資建造此碑,說明他們並沒有忘記先人的訓誨。

出資者名單……

出資者名單……

止步亭的由來……

明朝崇禎年間,董令鉅 宋傑、二公同殿伴君,肝膽相照。情同手足。

董令鉅,字季方,自遷豐始祖至今矩公已九世,以貢士釋褐,官居鴻臚鳴贊,升至光祿寺大官署丞。在任時政績卓越,崇禎皇帝特頌旨嘉獎。令矩公於崇禎十三年回籍頤養,終日坐卧花圃,詩酒抒懷,寄情於世外雅趣。令矩公是今天董寨·董庄二村的肇興之祖。

宋傑,字瞻明,唐右相宋璟三十四世孫,浙江餘姚人,寄籍京大興,由歲貢入仕,官居鴻臚鳴贊。後任淮安府宿迂知縣,兼署鹽城,桃源事。兵部尚書史可法巡查該地,得見亂世昇平景象,為之磋嘆不已。順治二年,清軍攻佔江南,傑公知其天意,欲攜眷赴浙,事尤非易,故而北上順天。途居南陽客棧,令矩公聞訊速赴南陽,誠邀傑公至董府。後置產安家於永安曈,今宋寨也。

二公比鄰而居,勝於一家,出同行,歸同影,飲同宴,樂同聲。常談詩論道至深夜而不歸,賓主互送,常往返數次。長此以往,二公議立碑於董宋兩寨之間,送別至碑止步,故名《止步碑》。鄉人望碑而嘆,古有陳雷膠漆,肝膽相照,今有董宋莫逆,高山流水。宋公有折笏援手之情,董公有文錢贈產,才留下「董宋一家」的佳話。

止步亭前,聽著被風吹的嘩嘩作響的楊葉,似乎,依稀仍能回望到當初他們傾情相送的身影。

銘記,是為了延伸,更是為了傳承。

「止步亭」的傳說,和「三尺巷」類似,這些傳說,彰顯的是社會的一種美德,其間的故事,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心胸開闊,純真友誼、恭謙禮讓的人為世人敬仰。在建立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這種謙和禮讓的傳統就更需要發揚光大。

這些典故,在如今已遠遠超出其本意,成為彰顯中華民族和睦友愛美德的見證。也成為董宋後代子孫們攜手共進、相敬如賓的楷模。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伯的自留地 的精彩文章:

宋傳恩:村裡那個苦命的孩子——豆豆
在鄉村再次目睹它,驚奇又熟悉,瞬間勾起童年的好多回憶!
俺村演電影
那些跟著孩子在異地生活的豐縣父母,你們過的還好嗎?
豐縣人過去吃它,是貧窮的心酸;如今吃它,卻是身份的象徵……

TAG:愚伯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