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孕期營養的問題,你了解多少?

關於孕期營養的問題,你了解多少?

對於準備孕育或已經孕育寶寶的你是否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迎接小生命的到來呢?又是否注意到懷孕期間一些容易忽略的問題呢?而對於一些營養方面的問題,准媽媽和准爸爸又是否真正的了解了呢?為了小寶貝健康的來到我們身邊,看看下面這些誤區你是否已經注意到了:

誤區1:補充營養越多越好

很多准媽媽們為了生出健康的寶寶,在懷孕期間不過以前苗條的身體,儘可能多的為自己補充各種營養。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帶來的危害准媽媽們又是否考慮到了呢?孕期過量補充營養首先會為準媽媽帶來身體上的負擔,體重過重會使身體行動不便,不利於孕婦自身的健康。再來就是會致使胎兒發育過大,造成孕婦難產等情況的發生,對寶寶的健康發育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合理的飲食對於孕期婦女尤顯重要。

誤區2:維生素不是補充要早,多多益善

在受孕後最初的三個月,胎兒的主要器官正在形成,因此許多孕媽都選擇在這階段大量補充維生素,但其實這是不對的哦。

像在孕期如果服下大量的維生素D,不僅會損害孕媽腎臟,也會增大場下心臟有缺陷的嬰兒風險。

另外,維生素B6常被用於妊娠初期來止吐,但如果長期過多服用,致使胎兒對它產生了依賴性。但寶寶出生後,維生素B6攝入不像在母體里那樣充分,就有可能出現出現一系列異常表現:容易興奮、哭鬧不安,容易受驚等,甚至有的小兒在出生後幾小時/幾天內會出現驚厥。

所以無論任何維生素份量過多了,都會妨礙身體的任何功能,所以一位健康而飲食均衡的孕媽,無需服用過量的維生素。

誤區3:飲食溫熱補品

孕婦由於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血流量明顯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子宮頸、陰道壁和輸卵管等部位的血管也處於擴張、充血狀態。加上孕婦內分泌功能旺盛,分泌的醛固醇增加,容易導致水鈉滯留而產生水腫、高血壓等病症。

再者,孕婦由於胃酸分泌量減少,胃腸道功能減弱,會出現食欲不振、胃部脹氣便秘等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孕婦經常服用溫熱性的補藥、補品,比如人蔘、鹿茸、鹿胎膠、鹿角膠、桂圓、荔枝、胡桃肉等,會加劇孕吐、水腫、高血壓、便秘等癥狀,影響胎寶的發育。

誤區4:以靜養胎,以免動胎氣

傳統觀念中,婆婆媽媽往往認為女人懷孕以後,就應盡量多休息,少活動,以免引起流產、早產等意外。然而,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適當的運動與充分的休息對孕婦來說同樣重要。

孕婦的適當運動,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與全身血液循環,有助於消化;第二,運動能增強全身肌肉力量,提高腰腹盆底肌肉的柔軟性,有利於自然分娩,這也是為什麼女性運動員中更能夠接受自然分娩。此外,適當的運動能減輕或消除懷孕帶來的不適癥狀,如腰酸背痛,下肢靜脈曲張等,讓孕媽們度過一個更加舒適的孕期。

誤區5:疲勞時泡個熱水澡

當滿身疲勞時悠閑地在放滿熱水的浴缸中泡上半個小時,真是既舒服乾淨又消除疲勞。但是對懷孕三個月的准媽媽來說,這樣做可造成畸形兒或低能兒。

大量的動物實驗和對人類的流行病調查證實,孕早期接受到物理性的有害因子,如過熱的熱水浴和高溫作業等,都可使准媽媽體內產熱增加或散熱不良而致高熱。

誤區6:孕吐都很正常

孕媽媽嘔吐是表明婦女已處於懷孕早期的公開信號,胎寶寶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以引起准爸爸媽媽的關注。孕吐雖然不是所有準媽媽都會經歷,但卻是讓很多准媽媽都頭疼的問題。

孕媽媽一般在懷孕6周左右出現厭食、挑食和輕度噁心、嘔吐等癥狀,這個稱為早孕反應,一般都會自愈。輕微的孕吐與孕媽媽的精神緊張有關,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孕媽媽只要放鬆精神,泰然處之就行了。嘔吐後再少吃點兒東西,平時吃飯做到少量多餐就可以了。

但是,有部分孕媽媽早孕反應嚴重,嘔吐頻繁,甚至不能進食,嘔吐物中出現膽汁或咖啡渣樣物時,應予以重視。因為嚴重的嘔吐和長期飢餓,會影響孕媽媽及胎兒的健康,此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及時合理的治療,順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誤區7:水腫不應多喝水

胎兒滿五個月後,母體的心肺肝腎功能都逐漸進入「滿負荷」運行階段,這是正常現象,小腿在傍晚時分出現輕微浮腫,也是正常的,不必減少飲水。

相反,由於胎兒發育產生的廢物也要靠母體排出,足量喝水可以縮短代謝廢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鑒於小腿浮腫的另一原因,是體重增加帶來的負荷,可在辦公室放一張小凳或一個木箱,藉以擱腳,幫助腳部的體液迴流,減少浮腫。每工作兩小時後,可稍做伸展,並按摩小腿部位。

還有建議孕媽咪在睡前(或午休時)把雙腿抬高15~20分鐘,可以起到加速血液迴流、減輕靜脈內壓的雙重作用,不僅能緩解孕期水腫,還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火龍果皮那麼有營養,為什麼要丟掉
什麼時候吃水果營養更好?到底是飯前還是飯後
豆腐這樣做 營養豐富超下飯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