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懺悔罪業的10種方法

懺悔罪業的10種方法

佛教說懺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

原始佛教教團中,當比丘犯罪時,釋尊為令其行懺悔或悔過,定期每半月行布薩,並定夏安居之最終日為自恣日。複次,戒律條文中亦舉有波逸提(懺悔罪)、提舍尼(悔過罪),由此可見懺悔在佛教教團中重要性。懺悔須具足五緣,即:

(一)迎請十方之佛菩薩,

(二)誦經咒,

(三)自白罪名,

(四)立誓,

(五)明證教理。

另據圓覺經略疏鈔卷十二載,小乘之懺悔須具五法:

(一)偏袒右肩,便於執侍作務之義。

(二)右膝著地,顯奮勉懇切之義。

(三)合掌,表誠心不亂。

(四)述罪名,說僧殘、波逸提等罪,發露而不覆藏。

(五)禮足,表卑下至敬之禮。

大乘之懺悔則採用莊嚴道場、地塗香泥、設壇等方法。其他,亦有不依律之規制,採行禮拜、誦經或觀佛菩薩之相好等;或念實相之理以行懺悔等。懺悔是我們消除業障,培福積德的殊勝的法門。只要我們如法地去懺悔,懺悔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把「懺悔」做為功課每天來行持,可見祖師對「懺悔」的重視,「懺悔」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若想真正將罪業懺悔清凈,可以採用十種懺法:

一、明信因果

明是明白,信是相信,因果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好心有好報,噁心有壞報,清凈心得清凈報,因果定律絲毫不爽。

凡事都有起因,都有結果。如果我們的心裡充滿仇怨和憤恨,雖然還沒有去殺生害命,但是也已經種下惡因了,一旦有機會去發泄,你就會去做這個惡事,就會受相應的懲罰。而當你心存善念,一直想著如何去幫助別人的時候,就種下善因了,只要遇到能幫助別人的機會,你就會積極地去做,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就得到了善的果報。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有智慧的菩薩知道一切善惡果報皆源自我們的起心動念,就不會怨天尤人,而是反求諸已,如法懺悔,消除內心惡念,改善自心,自然惡業清凈;而顛倒愚痴的凡夫眾生呢,因為不明白因果,看不到果報的根源,也就不相信因果,心裡充滿惡念也不知稍作懺悔,稍作停歇,惡報不但永遠沒有清凈之日,反而會越來越慘烈。所以明信因果就會生慚愧心,發心懺悔,不會再去做壞事。

二、生重怖畏

如果做了惡事,就感覺像清凈的池塘被倒進了垃圾一樣,池塘就有了被污染掉的危險。因為害怕招致惡報,就會生起極大的恐懼心、畏懼心,一定會想盡辦法把垃圾清除掉,把罪業懺悔清凈。

三、深起慚愧

慚是自己做了壞事心中不安,自慚形穢;愧是危害到了別人,愧對他人;或者說慚是指對過去的錯事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了,愧是指未來不再繼續去做,堅決改正。對周遭所有的人群生起慚愧心,包括同事、同修、善知識、老師、父母以及社會團體等。有了慚愧心,才會積極地去懺悔罪業,斷惡修善。

四、求滅罪方法

我們尋找到罪業生起的動機後,就要積極地尋求滅罪的辦法,把動機消滅掉。比如通過讀誦大乘經典、拜懺、供養等等儀軌方法,如法懺悔,同時觀想自己過去的罪業全部消融在三寶無盡的功德中,直到心空如洗,就把所有罪業都懺悔乾淨了。

五、發露先罪

發露就是揭發,暴露。「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因此,我們做錯了事就要認錯,不能死不認帳,甚至掩藏罪惡,要有勇氣和智慧把自己的罪業發露出來。比如對著佛像,說出自己的錯誤,懺悔自己的罪過;或者向善知識發露自己的罪障,把心中的罪過說出來,讓大家知道,這叫發露懺悔。如果能發露罪惡,才算真心求懺悔,才能懺悔乾淨;否則深埋在心裡,就很難懺悔乾淨了。

這就像挖掘地里的苦種一樣,剛有惡念的時候就像剛把苦種灑到地里,浮土很薄,很容易就能把它挖出來清理掉,以後就能免受苦果。如果不趕快把它挖出來,種子上面的土越來越厚,根越來越深,雖然它很難從土裡鑽出來,但將來一旦發芽,我們就很難把它清理出自己的心田了,只好自食苦果。所以我們做了錯事一定要及時發露懺悔,做了好事倒不用著急向外說。

六、斷相續心

相續就是繼續,把繼續做壞事的心斷掉。如果昨天做錯了事,懺悔之後今天還繼續做,還想再繼續懺悔,那這個懺悔就不是清凈、真誠的。不再重犯才是真正的懺悔。你一邊道歉一邊繼續作惡,怎麼能算是懺悔呢?誰又能真正原諒你呢?

七、起護法心

護法的意思是保護佛法,首先是外在的表現,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語言、對人對事都要如理如法,行住坐卧都要有威儀,不要讓眾生對佛法生起輕慢或者錯誤的認識。護法更重要的是指保護自己的心法,也就是在心中要護持正念——正確的觀念,以戒定慧三學保護自己的心不受世間法的污染,清凈自心,就是清凈罪業。

八、發大誓願

要發大願,度盡一切眾生,使他們離苦得樂。有了這種願力就和諸佛菩薩同心同體了,因此就能生起無邊的力量和功德智慧來滅除罪業。

九、常念十方諸佛

佛經說,至誠念一聲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況心裡能經常憶念十方諸佛!大德說,「念佛心是佛,妄念是眾生」。常憶念十方諸佛,心即是十方諸佛,罪業又如何安住呢?所以常念十方諸佛,也具有清凈罪業的作用。

十、觀罪性無生

這是大乘懺法最重要的一點。觀罪性無生就是觀罪性本空,不生不滅,這個觀法有些難度,如果沒有般若智慧就觀不起來。般若就是空性智慧,也就是世間的一切法,包括我們的身心,都是由很多緣聚集起來的,在緣生緣滅的過程中,並無一法可得,也並無一法可失,沒有一絲一毫可以去把握,可以去主宰。因此佛法講世間一切法(事物)的本質都是緣起無自性的,一切罪業也是如此。當我們心空無相的時候,罪業也就如同夢幻泡影,幻生幻滅,實無生滅,這就是罪性無生。

這是理懺,也叫無相懺,實相懺,這是最根本的懺悔。所謂: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說的就是這個懺法。其它九種都是有相懺,也就是事懺,只要發心真誠、猛利,儀軌如法,事懺和理懺一樣,都能將罪業懺悔清凈。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莊嚴道場,洗浣清凈,著凈潔衣,燒香散花,於三寶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經年,專心懺悔,所犯重罪,取滅方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知識 的精彩文章:

喜歡讀《心經》?那你肯定是有大福報和大智慧的人
平遙白雲寺門外有一口神泉!一年四季水流不絕!
切記!再好的關係也會死於這4件事
滬上名剎玉佛寺竟是從虹口「平移」到安遠路的,99%的人都不知道!
做真正懂得感情的出家人

TAG:佛教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