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肖邦和喬治桑的故事,還怕什麼日子裡雜草叢生

讀肖邦和喬治桑的故事,還怕什麼日子裡雜草叢生

今天是三位音樂家愛情故事的最後一章,肖邦和喬治桑。

肖邦1810年出生於波蘭,父親是法國人。他6歲開始學鋼琴,8歲就登台演出,被認為是繼莫扎特和貝多芬後的又一位音樂神童。不過這位神童從小就體弱多病,很難支撐長時間高強度的演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收入和演奏技巧,不過這種文弱的氣質同時也成全了他的創作風格。

1831年肖邦開始遊歷法國,之後不久他的祖國波蘭被沙俄佔領,同時他準備迎娶的女神瑪麗亞?沃德津斯基因父親的反對而遭到拒絕,因此心情十分苦悶彷徨,他這期間創作的《c小調練習曲》及《降b小調諧謔曲》表達了這種情感,在疾風暴雨式的力量中挾著摧毀一切的力量,燃燒著復仇的烈焰——他內心的痛苦已經臨近毀滅的邊緣。

就在這時,經李斯特的介紹,他認識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喬治桑。

肖邦本人如同肖邦的音樂一樣,優雅從容、憂鬱柔婉。與肖邦同時代的音樂人德·蘭茨如此描述他對肖邦的印象:「一個中等身材的年輕人,消瘦,渾身透著憂鬱,帶有巴黎人最優雅的舉止:我從未見過比他更有吸引力的人」。

在肖邦同齡的音樂家李斯特眼裡,「他如此高貴優雅的外表和得體的舉止,使人們不由自主地把他看作王子」。肖邦天才的音樂及他無可挑剔的貴族般的舉止贏得了考究透頂的巴黎上流社會的讚許。

如果說肖邦是男人中的女人,那麼喬治桑則是徹徹底底的女人中的男人。連喬治桑這個男人化的名字,都是她自己起的。喬治桑才貌雙全,是一位有名的女作家,也是一位女權主人者,平時穿男裝、抽煙、滿口粗話,成熟而潑辣,當時正與詩人繆塞相戀。

後來,他倆終於在肖邦28歲,喬治桑34歲的1838那一年正式同居,住進了喬治桑位於巴黎南部100多公里住所諾昂城堡(現是這裡是許多青少年和音樂愛好者的朝聖聖地),一起共同生活了9年直至1846年。這九年,肖邦創作了他一生最輝煌的鋼琴作品。而當他離開喬治?桑直到去世,將近兩年半的歲月里,不曾寫過一首曲子。

兩人在性格上和生活習性上的差異是巨大的,每天上午,肖邦教一些學生鋼琴,下午獨自創作,晚上則早早休息;而喬治桑則完全不同,她的一天從中午開始,每天晚上的文化沙龍要開到天快亮才結束,小仲馬、巴爾扎克、福樓拜等都是她的座上賓,然後一覺睡到中午,下午開始創作,接著又是通宵達旦的沙龍交際和應酬。他們其實見面的時間很少。

但這在最初並沒有阻止兩人的相愛,肖邦體弱多病,經常病倒,喬治桑將情愛、母愛和友誼混合在一起,給予肖邦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對天才的憐惜。在《肖邦傳》里寫到喬治桑這樣描述她的情人:「肖邦是個天使,他的善良、他的溫柔和他的耐心有時讓我擔心,我覺得這是一個太纖細、太美好、太完美的造物,難以持久存在於我們這個粗笨和沉重的人間。在馬略卡,他病得死去活來,卻創作出充滿天堂氣息的音樂……」.

肖邦和喬治桑的手模

喬治?桑明白,被她呵護的、與她相伴的這個天才「不能屈服於肉體的粗糙。他要尋找的,只是愛的陪伴」。但是同時這位小個子、一頭濃密黑髮的生命力旺盛的女作家也感受著慾望的壓抑,她覺得自己不得不像一個聖女般生活。在一封信里,喬治?桑向友人傾吐:「他病的太重了,以致他的愛只能是柏拉圖式的。」

而且曠日持久的照料病人也最能消耗一個人的耐性和熱情,喬治桑曾創作一部小說,講述女主人公如何辛苦照顧書中的男主人公,而當男主人公康復時,身心疲憊的女主人公卻病倒離開了人間,想必這也代表喬治桑一部分的情緒吧。

最終他倆因為家事的分歧和誤解(處理與喬治桑兒女的關係),以及肖邦身體的再度惡化和喬治桑的倦怠,兩人的愛由濃轉淡。肖邦去世後,喬治?桑沒有去參加葬禮,但在她後來出版的《我的一生》中一書中看得出,她真的愛肖邦,這種愛夾雜著一種對天才的崇拜、奉獻和母性的慈懷,其中「愛」的比重仍然最大。

喬治?桑一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缺少男人,在1895年她又出版了一本書《他與她》,其中主要是寫她和詩人繆塞的,但讀者可以明顯感覺到,她對繆塞的尊敬,遠不及肖邦。繆塞給予她的是滿足,但肖邦卻使她充實。

在肖邦方面,他在1848年6月(死前一年),寫信給朋友說:「如果我不每天吐血,不為眷戀舊情所苦,我可能會開始一種新的生活。」「我不再有憂傷和歡樂,不再真的感受什麼,我只是渾噩度日,耐心等待我的末日。」

可貴的是,肖邦也對分手後的喬治桑不曾有過一絲抱怨,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喃喃自語:「她說過,我只能在她的懷裡死去「。而肖邦死後不久,喬治桑也毀掉了她寫給肖邦的全部信件。她曾對肖邦說,你不再愛我了。強大如她,那時也應是失意而悲傷的吧。

肖邦一生坎坷,長期流亡國外,對祖國波蘭一往情深,深深眷戀。客居異鄉的傷感,加上多病之身的孱弱,他的音樂悲壯細膩,柔美堅韌,直抵人心,勾魂索魄,卻又從容優雅,有力而不旁逸斜出,揉合了對祖國的思念,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時至今日,他的音樂都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音樂。

而喬治桑則是那個時代自由平等女權思想的傑出代表,她的一生豐富而精彩,與繆塞和肖邦的兩段愛情,在當時都引起輿論的巨大漩渦,而她都能淡然以對。她一生共寫出100卷以上的文藝作品(包括80多部中長篇小說、10多部戲劇)、20卷回憶錄(包括《我的一生》),27冊公開發表的通信集,以及大量政論文章。72歲時在諾昂的家中平靜辭世。

他們的愛情故事多次被拍成電影上演,可惜現在很難在網上找到資源了。這是兩位不世出的天才之間的愛情——「上帝命定一些天才要在暴風雨中四處遊盪,在痛苦中創造」,喬治桑語。

如果愛情僅止於初見,那麼用盡世間所有最美好的辭章,都不足以表達那一份激情夢幻和澎湃浪漫,因此所有童話故事中最後都是一句:公主和王子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而事實是,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能在庸常瑣碎的日子裡把生活過成音樂詩篇的,才更能體現人性的通達和智慧的修鍊,即使是偉大的音樂家和作家也一樣難以逃離生活之手的修剪。

我的得到:

生活就是這樣,即使對天才也一樣公平。那今天平凡的你我,還怕什麼日子裡雜草叢生,哪怕曾有一枝玫瑰開放,也曾經聞過花香,看見了春天的模樣。

當心中裝進了春天,不如索性把它變成花園吧,這樣即使生活萬般刁難,你心中也有一處寧靜的港灣。

越多一些見聞,越能讓我們超脫眼前的處境。同時,也能幫我們更懂得欣賞,比如,知道了這樣的故事,再聽肖邦的音樂,會不會多一點理解和共鳴呢!

一天有一天的歡喜和長進,不僅要讚歎生而為人的美好,與你共享!

手寫金句,每日一句:

原創不易,請多多支持

每天一篇,天天升級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今天是相伴同行的第201篇原創文章

謝謝你,點贊、留言、轉發都是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涵筆談 的精彩文章:

像閃電照亮夜空,那一瞬間誰擊中了你的靈魂
馮小剛發微博說女人別查老公手機,這次他想表達什麼
這是現實的難題,我並沒有完美的方案

TAG:宋涵筆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