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一作家專欄

周一作家專欄

點擊題目下方「文學微刊」關注我們。好文等你分享。

甬 道

作者/扈忠信

編輯/紅煊 主播|默兒

點擊以上綠標收聽本文音頻

黃昏,秋日的斜陽隱匿在片片雲彩里,餘光穿過垂柳的縫隙撒下了斑駁的金色,零零散散的,金子似得撒在腳下的甬道上,沿著彎曲伸向遠方……

低頭沉思,五顏六色的磚塊靜靜地卧在腳下,只有「踏踏」的腳步聲,兩邊綠樹環繞,綠草悠悠,秋天的景色格外迷人,蛙聲纏綿漸稀,秋蟬鼓噪隱退,喜歡散步沉思的我,踏著曲折通幽的甬道不免有些感慨,撩開時光的捲簾,記憶的閘門開啟了,回想鋪路的建設者們,他們的辛勞堆砌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嘆服這些能工巧匠的傑作……

那年,女兒高考後,我與妻女到北京度假,順便看看久違的兒子。汽車一路顛簸地行駛在黑夜裡,車上的人很少,我坐在前面、女兒在後,看著下載的影視劇不禁地笑出聲來,驚醒了沉睡的客人,自責地捂起嘴巴,妻子坐在女兒的後面,她把車上的褥子蓋在雙腿上,抵擋著空調的冷風。車窗外,時而黑夜密布,時而燈火通明,一路奔忙,我,一夜無眠

到了,北京!到達永定門長途汽車站剛剛零晨三點,沿路過橋向東,三口人拖著行李來到北京南站等待乘坐地鐵到順義,妻子坐在入口處的行李上休息,我蹬上石階眺望遠處,女兒跟隨著,轉轉悠悠,明亮的眼睛裡充滿了新奇。圍欄下,燈火通明裡,有幾個工人在三五成群地鋪設公路兩邊的甬道,有的拌和水泥、有的輕輕地用皮錘敲打著彩色的磚塊,輕輕的,生怕驚擾了還在睡夢中的人們……

由地鐵換乘公交,到達趙全營撥打兒子的電話後,娘倆看著行李,我邁步走向兒子的單位,火寺路上車流奔襲著匆忙,寬闊的公路筆直地伸向懷柔,一個健碩的身影騎著自行車閃現在輔道上,兒子把一串鑰匙和一張草圖遞給我便匆匆趕回單位,我們按圖索驥找到了兒子的住處……

夜幕降臨,彎曲的甬道更加幽靜,華燈初上,喧囂的夜被綠樹阻隔在外邊,甬道上暗影叢叢,幽深而寧靜。昔日,華燈下忙碌的影子揮之不去,我在想:城市裡有多少個鋪設甬道的身影在晃動?不得而知!他們的汗水滴撒到甬道的磚縫裡、撹拌著泥沙,澆築了一道又一道五彩繽紛的風景……

鋪設甬道還得從預製水泥開始。首先,挖好地基。按照規劃的寬度、長度、彎度、方向,挖出底槽,再把土壤翻開,攪拌石灰粉壓實,保養。半月後,澆灌泥漿預製,待干後,兩邊築好石條再鋪設磚塊,這磚塊也是水泥預製的,表面是彩色的,有的還鐫刻著花紋、圖案。鋪設磚塊時,先鋪上一層水泥、沙子攪和而成的泥沙,再壘砌磚塊,或鋪就一個顏色、或拚接圖案、或各色相間。磚塊與磚塊相互依託、擠壓,用皮錘砸實,磚塊的縫隙里撒上泥沙,掃平……

非常喜歡眼前這條甬道,這條甬道一邊依水而設,一邊是小區的柵欄,空間里栽滿了各色各樣的花卉、樹木,拐彎處還有石桌、石凳,累了,蹲坐在石凳上點上一支煙,遙看遠處的景色,耳聽蟬鳴蛙叫,伸展一下思緒,點點幸福撒落,靜謐、舒展。春、夏、秋、冬,這條甬道伴我度過了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歲月。

這條甬道兩頭連接著彎彎的小橋,

碧水蕩漾,垂柳滴翠,頗有一番情趣。劉歡的《彎彎的月亮》縈繞在耳際:「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小橋的旁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船……」

甬道上,光影密布。遊離的目光回到蒼茫的夜空,沒有星星、沒有月亮,只有我纏綿的思緒,腳下的步磚彷彿變成了我的「豆腐塊」,齊齊整整的留在了身後……

這裡,有我的孤獨與彷徨,愛戀和無奈,構思的喜悅和愁苦。

甬道,似人生之路彎曲而多彩!

專欄作家簡介

扈忠信:一個離土不離鄉的文學愛好者,從事文字工作30餘載,天命之年觸碰散文寫作,小文偶見於報端,喜歡書寫鄉愁系列文字。

如果您喜歡本篇文章,蘋果手機讀者可掃上方圖片二維碼進行讚賞,請留言讚賞作者名字,感謝您的欣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微刊 的精彩文章:

劉偉 緣來緣去
錦陽那一片荷塘
清霞 遲暮也有花開
齊洪珍 秋日的情思
孫多柱 萱草花

TAG:文學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