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繼承了「鐘王」的筆法,終成名家!

他繼承了「鐘王」的筆法,終成名家!

他繼承了「鐘王」的筆法,點畫古樸,筆力渾厚,內含筋骨,寓巧於拙,遒勁超逸,姿態橫溢,別有一種意味可尋。

他小楷用筆取法魏晉,筆畫起收用藏,筆到力到,姿態如隸,增加了樸拙意趣。

今天就說:王寵的小楷

王寵臨小楷《黃庭經》(局部)

一、王寵小楷的用筆特點

王寵小楷繼承了「鐘王」的筆法,點畫古樸,筆力渾厚,內含筋骨,寓巧於拙,遒勁超逸,姿態橫溢,別有一種意味可尋。

用筆古樸。

王寵小楷用筆古樸是相對於纖細柔媚風格而言。趙宦光《寒山帚談》云:「小楷世用極博,鍾繇、二王居然立極,鍾逼古,王圓融,自古及今皆兩家耳。」王寵小楷用筆取法魏晉,筆畫起收用藏,筆到力到,姿態如隸,增加了樸拙意趣。如捺畫的反曲狀態,橫畫的中鋒收筆,撇畫短小含蓄。

點畫渾厚。

渾厚是王寵小楷用筆的又一特點。因其師法鍾繇,得其厚重。起收多藏鋒,用筆中鋒,短小精悍,厚實朴茂。轉折多用外拓法,提筆暗過,提鋒圓轉,形如折釵骨,顯其渾圓厚重,鉤畫出鋒很小,含蓄凝重。

王寵臨小楷《黃庭經》(局部)

淹留有度。

王寵小楷縮短筆畫留出空間。王澍《論書剩語》云:「作蠅頭細書,須令筆勢紆餘跌宕,有尋丈之勢及佳。」王寵小楷,以腕運筆,筆畫清晰,筆筆送到,筆斷而意連,筆曲而勢直,筆雖短而意卻長。為突出疏朗空靈意趣,不使筆畫搭接封滿,故將能封口的筆畫縮短,不予搭接,留出空間。如撇畫盡量縮短,短橫短豎提畫縮為點等。

筆畫縱逸。

小楷字小,畫雖短促,當盡展其筆勢,點畫舒展,結構自然開朗。張長史云:「小字展令大,盡筆勢之為也。」王寵小楷筆畫伸縮得當,該放就放。捺畫、長橫、戈鉤等長畫盡情放縱,而且向右上方和右下方取勢,造險飄逸。能伸的筆畫盡量放開,更加體現其寬綽飄揚。

王寵臨小楷《黃庭經》(局部)

富於變化。

王寵小楷筆畫變化多端。蔣驥《續書法論》云:「乃於字勢之長短、大小,又因其自然,則直與天地為消息,萬物為情狀,錯綜變化,意趣無窮。」古人云:「小楷用筆貴於變化,千劃雷同,便不是書,變化之道,在於點畫富有異趣。」王寵小楷用筆大小錯落,長短參差,姿態跌宕,奇正相合。一字之內,相同筆畫有長短、角度變化,避免平行,整齊劃一。

王寵小楷繼承了鍾繇、王羲之的筆法,又有自己的特點,筆畫古樸典雅,筆意外拓,筆致翩翩,富於變化,顯示了書家的藝術創造才能。

王寵臨小楷《黃庭經》(局部)

二、王寵小楷的結字特徵

王寵的小楷結字也體現了「鐘王」風貌,又融虞世南等風格,結字疏朗,縱向取勢,蕭散自然,神韻超逸。

結字疏朗。

結字疏朗是小楷結字的共同特徵。王寵的結字就更為突出。蘇軾《論書》云:「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文徵明《停雲館帖》云:「小字貴開闊,字內間架宜明整,一如大字體段,諸美皆具也。」宋曹《書法約言》「作小字易於局促,務令開闊,有大字體段」。楷書中大字貴結密,小字貴寬綽,能寬綽則字清晰,給人以一種小中見大藝術感受。王寵小楷最得疏朗之法。方框結構中的橫畫豎畫常以點代之,使其不與兩直或兩橫相粘接。非交叉的筆畫盡量不搭接,或採取尖接法相連。點畫舒展,筆勢開拓,外緊內松,蕭散疏朗,遊刃有餘。

王寵臨小楷《黃庭經》(局部)

筆勢外展。

王寵小楷很多筆畫都向外拱出。為取得字勢外展的效果,突出了主要筆畫,向上下左右伸展。從字的外開看,更多的字是向右下伸展。

伸縮得體。

為結字布白的需要,筆畫的伸縮和部件的大小反差較大,對比強烈,但又結成統一的整體。

王寵臨小楷《黃庭經》(局部)

字型多變。

王寵小楷字形多變,有長有扁,有正有斜,但其總的趨勢是左下收斂,右下舒展,字勢多向左側,造成險勢。這種右下角稍重的習慣自鍾至唐人寫經,皆有此特點。但王寵改變了以往橫扁格式為修長之格,顯得超脫不俗。

間架脫離。

王寵小楷書最惹眼的特點是筆畫之間的結構脫落,字的間架之間相脫離,空間侵入字內,呈現疏淡,空靈。許多筆畫只寫出一半,好象沒有寫到位,筆畫之間不相搭接,似連非連,若即若離,筆短意長,疏朗揖讓。似乎筆畫與字體都正在萌生,或者將入雲煙迷離的空間中去。

王寵臨小楷《黃庭經》(局部)

三、王寵小楷的章法

小楷疏密和筆法有關係。

一般筆致纖細的不宜行距寬,筆致厚重的不宜行距密。因為筆致既已纖細,行距再寬,通篇看來就顯得蒼白;而筆致厚重的如行距過密,就會顯得黑壓壓一片,透不過氣而有壓抑感。因王寵小楷用筆古樸渾厚,故其章法字距行距寬舒,給人以開闊深遠的藝術感受。小楷章法布白有三種:一是縱有行橫有列,二是縱有行橫無列,三是縱橫無行列。三者之中,以縱橫無行列為高。這種章法,大小相間,奇正相倚,疏密相協,筆意顧盼,氣息流注,一片天機。如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為章法第一。觀其布白,密而不嫌迫塞,疏不嫌空松,穿插爭讓,如繁星麗天。小楷章法若有烏絲闌所限,也要參差穿插,避免齊整均勻。郭尚先《論書》云:「晉人小楷,最須玩其分行布白處,唐風雖歐、褚大家,似為烏絲闌所窘,東山帖(王羲之書)便肅遠有致。」

王寵臨小楷《黃庭經》(局部)

王寵小楷,他追求的是一種疏宕雅拙的韻味,以韻寫拙,而又「拙中見秀」「拙中見雅」,結字疏朗,筆意外拓,婉約疏秀,富有蕭散自然的風韻,顯示出書法大家的風度。在明人小楷當中應在文、祝之上,因其英年早逝,故其風格未致臻善,不然成就會更高。他的法帖流傳較少,但從現存法帖中可以感受到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帶來的無窮的美的享受,對後世書法藝術發展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王寵臨小楷《黃庭經》(局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空間 的精彩文章:

第一代中書協會員的字帖什麼樣?
馬雲這演講口才沒得說,寫的字有點對不住觀眾
精品推薦:近期微拍字畫作品欣賞
隋唐圭臬的朝聖者——鐵漢臨法帖欣賞
何謂楷書之根?

TAG:書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