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周期還是偽周期?首席們又為這個吵起來了……

新周期還是偽周期?首席們又為這個吵起來了……

財聯社18日訊,隨著8月經濟數據的塵埃落定,市場關於「新周期」的討論再度開啟。

任澤平再度發文表示,關於新周期,事實勝於雄辯,今年按照「新周期」做多的投資者將取得可觀的收益,按照「繁榮頂點」做空的投資者可能面臨不小的損失。而鄧海清則認為,無視經濟數據的連續回落而妄談「新周期」,無異於掩耳盜鈴,要警惕以「新周期」之名投機炒作,毀掉供給側改革的初心。

顯而易見,市場對於新周期產生分歧的關鍵問題就在於「供給側是否出清,需求端是否復甦,周期性行業的業績是否可以持續」。那麼,只要證明周期性行業的業績是可持續的,市場對於周期股的炒作,還可能隨時再來。

目前,市場對於周期股後市態度憂喜參半,但值得注意的是,行業龍頭價值性正在增加。

首席再次「華山論劍」,激辯新周期

自2017年年初開始,券商首席們在研報里,在社交媒體中,在公眾場合下都開始激辯「新周期」。

「新周期」這一概念是由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率先提出,同時,他也是新周期的堅定擁護者。而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等券商首席都旗幟鮮明地反對新周期這一說法。

新周期既然是由經濟數據而起,那麼經濟數據的每一次變動都會讓這場激辯走向不同的方向。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8月生產、消費以及投資增速全線下滑。同時,這份遠不及預期的8月經濟數據隨即也給商品市場和A股帶來了蝴蝶效應:自9月14日開始,黑色商品紛紛大跌,鋼鐵、煤炭、有色周期板塊也開始集體走弱。基於此,這兩日,關於「新周期」的討論再度開啟。

「新周期論」支持者認為,微觀世界和行業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而這些變化在M2、GDP當中看不到,所以再盯著宏觀指標沒有意義;「新周期論」的反對者則稱,經濟數據的大幅回落反映出經濟動能高峰已過,「新周期論」被全面證偽。

9月17日晚,任澤平再度發文表示,關於新周期,事實勝於雄辯。市場關於「新周期」的討論,從3000點爭論到3400,其中伴隨消費、周期、金融和真成長板塊輪動走出結構性牛市,商品大漲。市場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今年按照「新周期」做多的投資者將取得可觀的收益,按照「繁榮頂點」做空的投資者可能面臨不小的損失。

鄧海清則認為,無視經濟數據的連續回落而妄談「新周期」,無異於掩耳盜鈴,要警惕以「新周期」之名投機炒作,毀掉供給側改革的初心!他進一步解釋稱,2017年6月至今的上漲行情僅是「環保、去產能」推動的漲價行情,本質上是「上游擠壓中下游、大企業擠壓小企業、國企擠壓民企」,同時存在嚴重的資本炒作商品價格。從需求端看,房地產銷售、出口需求高位回落,供給側單方面導致的漲價行情不可持續。

顯而易見,市場對於新周期產生分歧的關鍵問題就在於「供給側是否出清,需求端是否復甦」。8月經濟數據出爐後,大多數新周期反對者認為,環保限產帶來的只是供給端的改革,可能也僅是「虛假繁榮」。

官方接連降溫,希望淡化「新周期」之爭

新周期一日沒有一個定論,首席們就不會停止關於新周期的爭辯。雖然首席們依舊辯論地如火如荼,但財聯社發現,官方早已表態,希望淡化「新周期」之爭。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在介紹7月經濟數據的同時也就「新周期」發表看法。他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學術上的爭論,核心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怎麼看當前中國經濟,另一個是下一步的走勢。

8月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稱,中國經濟拐點論」有失理性。文章認為,「拐點論」實質是一種基於經濟發展「舊常態」的非理性思維。它過度放大了經濟數據短期波動在轉型升級時期的意義,當數據走弱時擔憂經濟失速,當數據回暖時又高呼觸底反轉,容易造成過度悲觀或盲目樂觀,對人們正確認識中國經濟造成干擾。

8月12日,央行旗下媒體《金融時報》發表題為《淡化「新周期」之爭 重視「新支撐」培育》稱,「新周期」之爭的要義並非口舌之痛快,而是實幹,通過持續深入推進改革、加強開放促競爭,從而不斷形成「新支撐」,並讓其發展壯大。最終讓「新周期」不僅是指標的回暖,更是技術、模式和「新支撐」的全面升級。

8月26日,人民日報又轉載有關新周期評論,表示對經濟新周期的討論,贊同嚴謹的學術態度以及調查研究,不贊同從概念到概念。同時,應該肯定學術性與新聞性的某些差別,適當劃分一些界限,不能「打亂仗」。特別不贊同通過炒概念、炒說法,去吸引眼球,造成不良導向。

從官媒的評論可以看出,官方更希望新周期之爭可以回歸學術,回歸實體,而不是引起證券市場上周期品的炒作。

市場後市態度憂喜參半,行業龍頭價值性增加

其實,對於投資者而言,新周期的多空論戰勝負並沒有那麼重要,他們更關心的是黑色有色商品以及周期股的走勢。

財聯社發現,上證指數從3200到3300點,周期股功不可沒,煤炭、有色、鋼鐵三大周期板塊最高漲幅均超過40%,雲鋁股份、神火股份、*ST華菱等牛股均出現翻倍行情。值得注意的是,周期股的這一波行情主要來自周期行業企業的業績改善,而業績改善又是源自供給側改革以及環保督查的助力。

因此,只要證明周期性行業的業績是可持續的,那麼市場對於周期股的炒作,還可能隨時再來。

目前,國內正迎來金九銀十消費旺季以及採暖季,囤貨的可能性非常大。某煤炭現貨貿易商就對財聯社表示,目前鋼鐵廠缺乏焦煤,以致鋼材供應非常緊張,他們下個月給焦化廠和某鋼企的報價已經準備漲100-150元/噸,但這還不能足量供應。 *ST華菱今晚還發布公告稱,預計三季度鋼材產量環比增長15%以上。

即便供不應求,市場亦有不看好的觀點。有市場人士認為,這存在透支後期需求的可能性,沒有可持續性;鄧海清亦表示,在十九大來臨之際,政策層運動式環保去產能大概率不會進一步強化, 疊加目前出口回升、房地產投資的微觀動能帶動的總需求可能已經見頂,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缺乏基本面支撐、「量價背離」情況明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不可持續。

不過,產能出清一定會造成行業集中度提升,從而行業龍頭會出現一定溢價。

西南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朱斌因此認為,供給側改革增強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使得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恢復,這種恢復將不是一種暫時的變化,而會具有相當的可持續性。未來,周期性行業的集中度將提高,龍頭企業獲利的持續性增強,周期性減弱,價值性增加。

向上滑動

藍鯨產品矩陣

財聯社APP

藍鯨APP

TMT APP

藍鯨公眾賬號

財聯社

財聯社晚間內參

藍鯨財經

藍鯨INSURANCE

藍鯨傳媒內參

藍鯨健康

藍鯨汽車

互聯網金融電訊

山東財經報道

藍鯨渾水

藍鯨教育

風度先生周刊

財經女記者部落

財鯨點金

藍鯨新財富

貓財經

銳觀察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ˉ

每日股市熱點都在這裡

專業資訊 晨間梳理 隨身可聽

長按左邊二維碼下載新版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聯社晚間內參 的精彩文章:

4750倍PE雖高,但眾安在線的估值仍算良心
雙林股份擬23億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自動變速器資產
中金所進一步鬆綁股指期貨,是否早有預示,信號意義大於實際措施?
罕見!融資餘額12連增,增量資金入場,資源股成吸金王
全國上演「洛陽紙貴」 :炒房炒股,不如炒紙

TAG:財聯社晚間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