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央行Fintech負責人:虛擬貨幣可充當結算手段 20多萬商戶接收比特幣

日本央行Fintech負責人:虛擬貨幣可充當結算手段 20多萬商戶接收比特幣

各國對於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監管鬆緊不一,日本可能是目前對比特幣最為「友好」的國家之一。

「日本政府和公共機構將繼續支持包括數字貨幣在內的金融科技創新,同時將注重保護投資者利益,重視反洗錢及網路安全問題。」日本央行Fintech中心負責人河合祐子周末在上海某區塊鏈峰會上表示。

河合祐子指出,日本在無現金支付方面卻始終落後於亞洲的一些國家,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社會整體的日常服務還未實現全面的數字化,金融行業亦是如此;

二是本土文化根深蒂固。一直以來日本人都偏好現金且風險規避意識很強,並且ATM機隨處可見,銀行網路強大;

三是小零售商更喜歡現金。對於小成本經營的零售商來說,花費高昂費用配置信用卡終端等將大大增加它們的成本;

四是政府監管嚴格,重視隱私。長期以來,日本政府對金融領域實施嚴格監管,重視數據隱私、網路安全等,同時銀行等大機構保持著高遺留成本的系統,也阻礙了無現金支付平台的發展。

儘管「現金為王」,但日本並沒有因此停下金融創新的腳步,甚至正逐漸成為區塊鏈技術發展最為前沿的國家之一,並高度關注包括比特幣、私有鏈、聯盟鏈等在內的各類區塊鏈技術應用。

河合祐子表示,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一方面政府支持利用這類金融創新技術提高和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監管,重視對虛擬貨幣使用者和投資者的保護。

她強調,目前加密貨幣在日本還不是法幣,只是「價值轉移工具」,虛擬貨幣交易機構必須按照法規要求進行登記註冊,而投資者個人賬戶也需進行身份認證。

2014年,曾是世界上最大比特幣交易機構的日本Mt.Gox發生巨額比特幣被盜事件,該交易機構稱,有近85萬個比特幣被盜,其中75萬個屬於客戶所有,被黑客盜竊的比特幣市值當時高達4.8億美元。該事件也給日本加密貨幣監管敲響了警鐘。

2016年5月25日,日本參議院通過了修訂後的《支付服務法》。該法第63條之後增加了「虛擬貨幣」一章,引進登記制度,監管從事比特幣等數字資產交易的平台。新法在2017年4月1日正式生效。根據這部新修訂的法律,虛擬貨幣可充當結算手段,從事虛擬貨幣與現金之間兌換的交易機構必須到日本金融廳登記。金融廳作為監管部門,有權進入交易機構檢查,並向交易機構發出整改業務或停止交易的命令。

上述新法生效後,日本虛擬貨幣迎來重大利好,甚至一定程度上助推比特幣幣值的上漲。

自2017年年初以來,日本有20多萬家商戶開始接收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在東京,諸如BIC CAMERA等日本頗富盛名的電器銷售商店在店堂張貼告示,接受比特幣支付,單筆上限為10萬日元

「日元已成為比特幣交易第二大貨幣,」河合祐子指出,「雖然還沒有普及,但已經吸引了許多普通民眾的注意。」

對於近段時間處於風口浪尖的ICO,河合祐子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雖然日本現在還沒有專門針對ICO的法律,但這不意味著對ICO沒有監管。「我們會根據與ICO有關事件的具體性質,適配不同的法案。比如和證券相關的就依據證券法,和支付相關的則依據支付服務法案,甚至不排除會立新的法律法規。」

同時,日本央行也在積極研究分散式賬本技術和數字化貨幣發行,並建立了科技中心,促進內外部的信息交流。但河合祐子認為,目前並不是發行數字化貨幣的最佳時機。「最大的問題在於,會給銀行業等金融機構帶來衝擊,存款很可能因此減少,特別是商業銀行的存款,所以我們仍然需要繼續調研。」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比特幣小白 的精彩文章:

美國參議員沃倫提出了讓消費者免費凍結信用記錄的條例草案
印度的RBI向數字貨幣提供法律投標狀態
前比特幣交易所BTC-e重新開放為WEX.nz
縱觀幣市,當屬比特時代最給力啊!
比特幣中國關門大揭密!創始人疑清退玩把戲被ICO投資者舉報

TAG:比特幣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