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二戰時期「國民服」,似曾相識的舉國服飾

日本二戰時期「國民服」,似曾相識的舉國服飾

特別重複——我們所說的「中山裝」也被稱為「毛裝」、「人民裝」,與本文所說的「國民服」並非同一個概念。

何為「國民服」?

我把圖貼上,大家就一看看到這個服裝與「中山裝」的相似之處了

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三種不同的服飾:洋裝(西服)、詰襟(日本學生制服),以及前排三人所穿的十分類似於中山裝的服飾——那就是「國民服」。

「國民服」誕生於1940年,可以說是日本戰時的產物,模仿軍裝形態的民用禮服。一般認為,正是這種類軍裝服裝的普及,導致了1945年時蘇聯造成了平民的大量傷亡。此外,因為台灣有一段日本佔領時期,所以當時的台灣老照片中也會穿著「國民服」和「詰襟」。

然而與「中山裝」的狀態不同,我們總是對「中山裝」的名詞認知度高於它的服裝細節本身,所以才造成了「中山裝」如今錯漏百出的尷尬局面。「國民服」是正是頒布勒令、且是多次頒布的,明確服裝制式的服裝

1940年11月1日公布

的敕令第725號

這甚至是一個體系,裡面包含了上衣、中衣、袴、帽、外套、手套、鞋等等,而每一項裡面有規定了質地和制式。

如果你留意,會發現上面那個表格里寫的是「乙號」,還提到了「甲號」。是的,「國民服」有兩種樣式

甲號

乙號

左為甲號,戴國民服所配帽子;右為乙號,戴陸軍略帽

其實兩種的領式是基本相似的,只是都可以將最上面的扣子解開,變成一種類似西裝領的穿著方式。一般來說,中老年多穿著甲號,青年人多穿著乙號。

身穿甲號「國民服」的日本甲級戰犯東條英機

甲號實物圖

乙號實物圖

由於戰時日本物資短缺,所以「國民服」基本都是這種土卡其色(所以,還是看看黑白照片就好了吧)

「國民服」與「中山裝」怎麼分?

由於「中山裝」也被稱為「人民服」,所以常常會被混淆(其實也不會混淆,因為國人大概還沒認識到世界上有個「國民服」吧)。尤其乙號的外形頗似「中山裝」(其實更像我國的「軍便裝」),在老照片里的確很容易被混淆。

所以,貼心如我,就幫大家整理的幾條肉眼比較好辨別的區別,主要是針對乙號「國民服」——

「中山裝」是幾乎不配帽的,而「國民服」本身的系統里就有帽,儘管常常出鏡時候所配的帽子與規定的不太相符。

甲號「國民服」,戴帽,且佩戴「禮儀章」

儘管都是5扣4袋的配置,但是「中山裝」的上排口袋的位置需要持平第二顆扣子,而「國民服」是低於;下排口袋一樣,「中山裝」持平第五顆扣子,「國民服」低於。總的來說,就是「國民服」的五顆扣子排列更緊密一些。

並且,「中山裝」的袋蓋是一個倒置的筆架山形狀,而「國民服」只是普通方形。

「中山裝」只能穿成閉領的樣子,國民服可以打開第一顆扣子方式穿著。

右邊三人為打開第一顆扣子的穿著方式

儘管都是日本稱為「立折襟」式的領子,由於前面那條的原因,「中山裝」領子的位置更高更直立,「國民服」則低一點,有時甚至可以露出裡面衣服的領子。

乙號

「國民服」是有專門的「禮儀章」搭配的,「中山裝」則沒有這種習慣。

禮儀章

左為佩戴「禮儀章」的甲號「國民服」,右為佩戴「禮儀章」的乙號「國民服」

此外,許多地方都認為「中山裝」(以及「中山裝」相關的「軍便裝」「青年裝」等)是「國民服」的延續,這裡不一定是為了強調服裝的傳承關係,反而可能是建立在一切有趣的相同點上——它們都有軍裝形態,都是一種緊張社會狀態下的全民服飾(「國民服」還僅限於男性,後來的「軍便服」「中山裝」等中國女性也會穿著),以某種政治形勢去推廣普及,等等。

這種一代人甚至幾代人被時代烙印下的痕迹,被服飾記錄下來了,然後被印刻在服飾史中的某些點上……這也是我眼中服飾史的魅力,前人的生活痕迹,通過服飾在一點點告訴我們那些唏噓默然的故事。

如果您欣賞這篇原創文章

請分享至朋友圈 或 長按下方二維碼打賞

金額隨意,支持原創

若需轉載、約稿或另行發表,請另行聯絡稿酬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認為義大利是豬戰友,日本其實也一樣,拖了其後退
二戰,侵華日軍暴行:用手無手無寸鐵的中國軍俘虜和平民當活靶練刺殺
二戰時,希特勒有七個盟友,其中日本最強,義大利最拖後腿
二戰末期日本首相說了兩個字,卻惹怒美國,數十萬日軍犧牲
紀念九一八,日本三大汽車公司在二戰期間所扮演的角色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