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多一點自己的責任,少一點對他人的抱怨

教育,多一點自己的責任,少一點對他人的抱怨

《叫停「作業家長簽字」,說好的家校合作呢?!回家後的作業到底應該是誰的?》,這篇熱文是校長抱怨教師布置學生家庭作業過多的。

《班主任怒斥家長:你孩子學習不好,憑什麼怪我》,這篇又是教師抱怨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教育關心太少,讓教師負擔過重的。

《讓孩子這樣的上興趣班,還不如不上!》,這篇又是一個專業課老師抱怨部分家長對孩子上興趣班的教育不正確影響孩子發展的。

·······。

打開有關教育的新聞報道,這樣的文章很多很多,都是對教育相關者的抱怨的文章。學生、家長、老師、校長、教育研究者、社會人士、教育管理者等等本是需要大家齊心協力來共同主推教育的發展的,但是因為抱怨,弄的教育相關方好像一夥兒潑婦似的,除了語言文縐縐的罵人不帶髒字之外。

把教育搞好需要教育相關方來共同努力完成。我記得小時候語文課本的一篇寓言故事:說是一輛車由天鵝、魚、馬來拉,魚想把車拉下水,天鵝想把車拉上天,馬呢想把車拉著在馬路上跑,結果可想而知,天鵝對著魚滿腹怨言,魚又對馬怒氣沖沖,馬又對天鵝不斷指責······。他們都想讓這輛車前行,但是這輛車根本無法前行!現在網路媒體出現的這些文章就像這篇寓言里的天鵝、魚、馬一樣,雖然都有辦好教育的好心,但是缺少相互的支持,相互的理解、相互的協調一致,最後弄的受教育者就像那輛車沒了方向,沒了前進的效率,因為他們產生了內耗!

如何搞好教育相關方的配合是個教育的宏觀控制理論問題。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很落後,目前還沒有系統的令人信服的科學的研究成果來知道大家,讓大家知道如何互相配合,而避免互相毫無意義的指責和埋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語益生 的精彩文章:

扭曲的尊重:教師節家長變相給教師送禮的心理分析
揭秘中國基礎教育之11名存實亡的作息時間表-學校的榮譽

TAG:言語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