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包容與匯通——從南宗到海南玉蟾宮一脈相承的思想文化特色

包容與匯通——從南宗到海南玉蟾宮一脈相承的思想文化特色

文/陳雄

道教金丹派的理論淵源可追溯至先秦道家學派,諸如老子的「致虛」「守靜」、莊子的「心齋」「坐忘」等皆為後世道教內丹學所吸收和借鑒。西漢時,《老子指歸》與《老子河上公章句》對老莊哲學作了偏向於養生和神秘化的解釋,關於「精」「氣」「神」的修鍊之術已被提出。到東漢末年,《老子想爾注》《太平經》以及《周易參同契》的出現,標誌著道家哲學的宗教化以及早期道教理論體系的初成。隋唐時,隨著外丹黃白朮的失誤頻次增多,以司馬承禎為標誌,內丹漸興。唐末鍾離權、呂洞賓始,內丹走向成熟,北宋張伯端著《悟真篇》,在道教史上與《參同契》地位相當,是內丹心性論哲學的開山之作。由張伯端經石泰、薛式、陳楠到白玉蟾皆為單傳,被奉為南宗五祖;而後,玉蟾進一步發揮了內丹理論,並授彭耜、留長元、趙汝渠等人並逐漸形成道派,正式創立了金丹派南宗。

海南玉蟾宮(資料圖)

南宗主張「性命雙修」「先命後性」(北宗則是「先性後命」),其內丹思想的最大特色便是融通。張伯端出儒入道,吸收佛教心性學和隋唐重玄學(本身也是三教合流的產物),創建融會儒釋道三教的內丹思想,張伯端說:「教雖分三,道乃歸一」(張伯端:《悟真篇淺解》自序第2頁,北京:中華書局,1990),其後五祖白玉蟾也說:「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會萬化而歸一道。」(白玉蟾:《謝張紫陽書》,《白玉蟾真人全集》上冊第210頁,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年版)。玉蟾又吸收儒家理學思想,受周敦頤、程顥、陸九淵影響較大,又對朱熹甚為崇拜,塑朱熹遺像並為其作贊。

而南宗的特色除了在思想理論上融會三教外,更是在具體的修鍊法門上吸收各家所長。比如四祖陳楠,除精於內丹修行之外,還兼行雷法(主要是神霄派),後為白玉蟾所繼承並融入內丹學。而當時的道教主要流派有三:內丹、經籙和雷法,只有經籙道教無須出家修行,白玉蟾到過龍虎山,或是受其影響,其所開創的金丹派南宗是不倡導出家的。玉蟾之後,與北宗相比,由於南宗沒有得到社會上層的支持,再加上其教團組織的鬆散,逐漸趨於弱勢。白玉蟾的再傳弟子李道純,融合南北二宗丹道理論;陳致虛時,本是南宗身份的他,卻極力標榜自己為北宗嫡傳,積極推動南北二宗的合流,此後,南宗勢弱卻也終未斷絕。

祈福法會(圖源:海南玉蟾宮)

南宗宗師們的內丹學理論對後世道教、醫學、人體科學以及儒釋道三教的合流影響深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我們仍然可以從道教南宗宗壇——玉蟾宮的兩個方面體會到南宗文化的包容與匯通:

(一)

一方面,單從玉蟾宮崇祀的對象來看,「三教合流」在其觀音殿內體現的淋漓盡致,提到觀音,不用懷疑這是道觀,畢竟,中國的觀音信仰在儒釋道三教均有體現。此殿供奉有三尊漢白玉雕像,左邊手持凈瓶,是為佛教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右邊手持如意,代表儒家影響之下的民間觀音信仰;居中手持拂塵,是為道教的慈航真人。觀音的原型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吠陀經》中的一位「雙馬童神」,後來大乘佛教受此影響塑造了觀音菩薩這一形象。

原始觀音形象與我們現在為公眾所熟知的差別很大,比如印度的觀音造像以及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觀音皆作男兒身,有著魁梧的身軀和漂亮的鬍子,藏傳佛教區域的觀音造像至今依然保留著原始觀音形象的諸多特徵。而漢傳佛教在傳入中國後,不可避免的同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發生交融,先與玄學、後又與儒家、道教,在不斷地交融與匯通之中微妙的改變著自己。

道教科儀(資料圖)

由於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儒學,觀音也逐漸被視為儒家的聖人並被民間化了,圖中那尊手持如意的觀音造像便可視為民間化(或儒教化)的觀音形象。道教結合本身的歷史傳統將觀音與元始天尊聯繫起來,按照道經的說法,慈航道人也就是慈航真人觀音大士圓通自在天尊,是元始天尊的九弟子,也是其唯一一位女弟子,是「十二金仙」之一,武王伐紂時還曾降服一隻金毛獅子並收為坐騎。

還有一種說法是基於民間傳說,說觀音的身世是中朝末期秒庄王的三公主秒善,佛教基於此說她修行成佛,道教則基於此說她修道成仙。然不論如何,原屬佛教的觀音信仰在通過儒道改造之後反過來又影響了佛教並在民間廣為流傳。那麼,玉蟾宮將代表儒(民間)釋道三教的觀音形象放在一起崇祀,也正是體現著道士們對既成事實的認同,也表現出道教南宗「包容與匯通」的文化特色。

道教科儀(資料圖)

(二)

另一方面,從玉蟾宮道士的修行來看,他們不僅重視內丹修鍊,還重齋醮、符籙等,比如蟾宮內的各大殿,除了每尊崇祀對象兩側高懸著相對應的神號外,還懸掛著各種靈符讖語,香案上也擺放有一些法籙牒文。再如丙申年季春,玉蟾宮舉辦了奉祭三清道祖的大典,道士們恭設齋壇,道長們身著法衣、腳行禹步、讚頌著經文祭詞,焚香、念咒、化符,齋醮的場面莊嚴而盛大。而且,據玉蟾宮的道士講,他們可以通婚,修行也不會被限制或固定化,修鍊的法門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整個修道過程全靠自覺,整個山上的修道氣氛也非常輕鬆。

而且,他們的修道生活並沒有與世隔絕,經常與各行各業的知識分子們保持著互動,比如丁酉年孟秋,他們主辦了「一道一緣百博百文」的活動,邀請全球多所高等院校的百名博士生感悟道教文化進而體驗國學之美。不到一周的時間裡,博士們與道士們暢談人生與社會,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據體「道」歸來的博士們講,短短几天的因緣與經歷已然畢生難忘!蟾宮的主人絕無希冀客人皈依道教,他們不問信仰、不問文化旨趣,只要來了,就是客人,就能友好交流。其心之誠懇、其心之坦坦,實在令人感念!

(編輯:玄朴)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身上這五處痣,非富即貴,打死都不要點!
道人法力高強,難移山間小廟;呂祖臨壇降誡,化解人神之爭
老君台,日軍曾向老君台連發13炮炮彈均未爆炸
食在道中:道教南宗養生觀下的玉蟾宮美食
百思不得其解的「人體丹田發電機」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