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人法力高強,難移山間小廟;呂祖臨壇降誡,化解人神之爭

道人法力高強,難移山間小廟;呂祖臨壇降誡,化解人神之爭

文/解人頤

名山大川,往往有祠廟存焉,其間或許有大小新舊之分,但是靈應則是一樣的。近年來有一些宮觀神廟翻新營建,塑造新的神像金身,卻將原先舊的金身棄若敝帚,或轉送其他鄉間小廟,或安放偏殿香火冷落,令人唏噓。

討海為生(資料圖)

道人施法救遇險漁船

在印象中曾聽說過一個故事,別有一番趣味。故事發生的年代已不可考,只是口耳相傳流傳至今,那年有一位遊方道人,遊歷到了甲鎮。甲鎮是個沿海的小城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許多鎮上的居民都靠海營生。其中有一個船老大,名字叫阿大,其實本名姓黃,不過大家都習慣叫他阿大。阿大自己一個人白手起家,從一艘小破漁船開始,在海上出生入死的十多年,如今已經是擁有大小漁船幾十條的漁老闆。眼看年紀也一天天大了,再親自出海也有些力不從心,於是阿大就將這些漁船免費租給其他漁民,不過有一個條件,就是打上來的魚,要先賣給他。阿大為人仗義,收魚價格從不欺壓別人,所以大家也都願意和他做生意。

這天遊方道人來到茶館,自己叫了一壺茶,歇歇腳,正喝到一半,突然天色暗了下來,烏雲密布,像是要下大雨的樣子。這時看到有一群人急沖沖的朝一邊跑去,遊方道人一時好奇,也就放下茶杯,跟在後面一起去看個究竟。這群人跑的方向是海邊,等到了海邊,遊方道人才發現岸上的天黑沉沉的,海里竟然已經下起了大雨,狂風大作,風助水勢,浪頭一個比一個高。一個頭髮花白的老者站在一張桌子上,望著海邊,指揮著人們一會兒往東,一會兒往西。再看海面上十多隻大小不一的漁船正乘著浪朝著岸邊趕,有的順利上岸,有的船翻在了半道,人掉在水裡,岸上的人看到有人落水,都把腰繫上粗麻繩下水救人。來來往往忙了大半個小時,總算大多數船都上了岸。一清點,還差一艘船沒有到港,這艘船是一對年輕兄弟向阿大租的,據身邊其他的人說,這兄弟倆因為這兩年父母接連去世,借錢安葬了父母,也沒有什麼別的手藝,於是決定走上討海這一個行當,跟在別人後面幫忙捕魚了幾個月,最近才決定自己單幹。於是兄弟倆向阿大借了一艘船,每天捕魚買賣,聊以糊口。據其他漁船上的人說,一起回來的時候還看到他們的船,一轉眼就不見了,他們還以為兩兄弟的船速度快,衝到前面去了,沒想到竟然沒回港。

海面上風雲突變(資料圖)

阿大的性格歷來是負責到底的,這年輕兄弟沒有回港,決不能就這樣讓他們在海上自生自滅,說著就要親自上大船出海找人。但是這個時候海上依舊在層層加碼,雖然阿大的船不小,但是出去依然危險重重,於是大家攔住他,不讓他上船。人聲嘈雜,互相僵持中,遊方道人在人群聽得是清清楚楚,心裡暗暗佩服阿大,此時走上一步,對阿大說,「黃老闆,這個天不能出海,你如果相信我的話,我替你把兄弟倆救回來」。阿大聽了一愣,也不認識面前這個道人,說:「你要哪只船,怎麼救?」道人指了指岸邊最小最破的那隻船,「就用它來救!」這句話出來,岸上的人一下子都安靜了,這船平日里稍微有點風浪,都怕翻船,更何況這種天氣。阿大心裡也摸不清這個道人在搞什麼鬼,反正現在大家都攔住他不讓上船,索性就看看這道人葫蘆里賣的什麼葯。於是就對道人說:「好,人命關天,既然你說你能救,我就讓你救,要是救得上來,今天漁獲賣的錢,統統歸你;如果救不上來,你就是貽誤救人良機,那就讓你也下海陪他們兄弟倆!」道人聽了微微一笑,「一炷香的時間,如果救不上來,任憑處置。」

黃紙符(資料圖)

說完道人徑直走到小船面前,繞著小船走了三圈,又從其他船上借來一盞紅燈,從自己長袍里取出一張黃紙符,用火點亮紅燈,將紅燈掛在船頭,然後拜託大家和他一起將船推入海中。那船才剛一入海,就像有什麼東西推著似的一下子沖了出去,隨著海浪的一起一落,人們只看見紅燈在海面上閃爍。而道士此時則自己一個人走到岸邊的一塊大礁石上,盤腿坐下,雙目緊閉。人們見此情況也不敢輕易去打擾,只有阿大依舊盯著海面上看,一動不動,就像一座雕塑般屹立在風雨中。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道人額頭上的汗珠也越來越多,而燃燒著的香卻是越來越短,以阿大說一不二的作風,大家不禁為這道人捏了一把汗。就在香快要燒完之際,突然人群中有幾個眼尖的人對著海面喊道,「有船,有船!」大家循聲望去,果然看到海面上有一艘船一起一落的正向岸邊駛來,待到再靠近一些,還真是那兄弟倆的船!幾個浪頭一衝,船就上了岸。

小漁船(資料圖)

據小兄弟說,他們當時被一個浪打得暈頭轉向,接著就陷入了幾個漩渦的縫隙中。本來轉來轉去也轉不出那片海,後來突然有一艘船沖了進來,就在他們面前開出一條水路,那條船上有一盞紅燈,跟著紅燈,一路就像有人在推一般,順利突圍,才能平安回到岸上。而此時點著的香正好燒完,道人從礁石上起身,滿頭大漢,阿大這個時候領著兄弟倆來到道人的面前,讓小兄弟噗通跪在道人的面前,磕頭跪謝道人的救命之恩。道人連忙攙扶起小兄弟倆,讓他們快回去休息,阿大也並不食言,派人拿來一整盤銀子要送給道人,道人卻只是擺擺手,對大家說,「我雲遊天下,是想選一塊好地建道觀煉養,我前幾日來到這裡發現此地山中有一處地方,那風水上佳,如果大家真想幫忙,就替我滿了這個願吧。另外大家明天也要祭海謝神,如此才可以保佑以後的平安。」人們見識到了這個道人有如此神力,而且附近的荒山又不值錢,認為愛建哪裡就建哪裡吧。阿大也宣布就把這一盤銀子作為建廟之用,希望道人以後能長久在此助人弘道。

道人設壇拆廟,呂祖臨壇訓誡

第二天道人帶著阿大和幾個村民,一起去他看中的土地。這塊地四方平整,後有靠,前開闊,確實是個建廟的好地方,不過可惜的是,有人捷足先登了——在這塊土地上已經有了一間廟了,不過這間廟供的並不是什麼神道,而是當年在此地打仗陣亡的一批軍士。戰爭完後,也沒人收屍,於是當地村民就將他們統一葬在了山後的一個洞里,在洞口就建了這座小廟。一來是封住洞口,二來是供奉香火,不過時間久了,燒香的人越來越少,這廟也變得破敗冷清。阿大看到已經有廟,心裡有點猶豫,那道人卻看了一看說,「我奉的乃是太上正法,此種淫祀何足懼哉!於此建立宮觀,正當伐除此等小廟!」說完,就讓大家分頭回去準備工具,擇日就來拆了小廟,建自己的大廟。

兵將鬥法(資料圖)

到了擇定的日子,道人建壇於廟前,香煙繚繞,令牌三擊,號令廟中諸靈速速迴避,不然天雷誅滅。等香燒完,就讓大家動手拆廟,自己為做表率,首先燒了一道符丟到廟裡,這道符不丟尚可,一丟可就出了大事——符才剛燒完,四周陡然起了一陣旋風,把法壇上的蠟燭都吹滅了,似乎四周的樹林里也都是人影幢幢。道人拿起法劍望著東北方,掐訣念咒,隨著咒聲,風倒漸漸小了下來,可是風沒了,只聽到邊上「嘎啦」一聲,一顆大樹竟然倒了下來,不但正中法壇,還把幾個村民給壓傷了。這下其他村民哪裡還敢再動手,都撇下工具,四散逃走,只留下道人一個人站在廟門口。

道人並不氣餒,回到鎮上,找人做了幾十個紙紮的人偶,依法祭煉,十多天後,祭煉已成,道人就在廟口準備要燒化這些紙人。紙人剛一燒完,空中就響起了陣陣鎧甲之聲,自此每當午後,山間就有白色霧氣飄出,將整個山頭罩住,愁雲漠漠,飛砂走石,有時還會發出萬馬嘶吼與兵器交鳴的聲音。一連三天,直到第三天晚上,道人因為有當地百姓孩子生病,乞求道人施藥,所以道人以扶鸞的方式,請呂祖降筆施藥。經過一系列的儀式,呂祖臨壇,可是臨壇的呂祖並沒有馬上施藥,而是在沙盤上寫下了幾句詩「妄持大道自尊大,豈知忠義秉千秋,保安一方自當敬,自驕修行第一病」,接著又連著寫了「糊塗糊塗糊塗」。道人看到這些字,嚇得趕快跪下叩首,連連認錯,說自己不敢自高自大,看不起這些鄉間小廟,必定遵守祖師教諭,妥善安排。如此,祖師再將所需藥方開出,即行退駕。

呂祖臨壇(資料圖)

經過了呂祖臨壇點化,道人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第二天立刻備下了酒水錢紙前去賠罪,並且答應將來不動原廟,在邊上建造宮觀,並且規定以後來大廟進香,必來小廟敬獻,「共享」香火。果然這樣之後,破土動工一切順利,直至建成。

祖師隨方設教,對保境安民有功之神,一概禮敬。功大者,尚保舉天庭,加以冊封,如施道淵真人,保舉上方山五聖為東嶽侍卿之舉,皆是此例。修道之人,最忌自尊自大,覺得自己修習大道,輕視甚至鄙夷這些民間之神,還有人要將之趕出道教。殊不知,修道須仗道緣,道緣從廣結善緣中來。廣結善緣,不僅對人而言,神緣亦是善緣之一,豈可輕忽!呂祖「自驕修行第一病」之語,更是值得我們深思!

(編輯:玄朴)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身上這五處痣,非富即貴,打死都不要點!
食在道中:道教南宗養生觀下的玉蟾宮美食
百思不得其解的「人體丹田發電機」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