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徽人的抗戰記憶!

安徽人的抗戰記憶!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6周年!

1931年9月18日

日軍栽贓中國軍隊炸毀瀋陽鐵路

炮擊瀋陽北大營

東三省淪陷,祖國山河破碎

當此危難之時

四萬萬華夏兒女憤然而起

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

長達十四年的不屈鬥爭

如今這盛世的每一片土地上

都灑上了革命先烈的鮮血

炮火已經遠去

但歷史不應該被遺忘

日本侵佔東三省之後,扶持清廢帝溥儀建立偽滿洲國,以此為基地,逐步侵犯中國其他地區,地處華東腹地的安徽更是成為中國軍隊與日軍戰鬥的主要戰場之一。

安徽抗日第一戰

廣德保衛戰

1937年11月,長達三個月的淞滬會戰結束,中國主力部隊內撤。隨後,日軍海軍陸戰隊、板垣師團、第十八師團、第六師團等部進攻安徽省東南部的廣德,欲從此地對南京形成三面合圍之勢,切斷我軍後撤路線。

陸軍第二十三集團軍劉湘所部的五師二旅約六萬餘人奉命駐守廣德、泗安一帶,抵擋日軍進攻。相較於日軍的飛機大炮,我軍裝備十分低劣,每師僅有迫擊炮數門,輕重機槍也不過十餘挺,更何況當時已值寒冬,我軍士兵還穿著夏季的單衣草鞋。但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軍人依然沒有退縮,帶著視死如歸的決心,與強敵悍寇奮戰了近一周。

這一周的激戰,中國軍隊犧牲過半,以數萬人的鮮血延遲了日軍對南京的進攻,使中國順利完成對南京會戰的部署,同時也為中國主力部隊和傷殘將士的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奠定了持久抗戰的基礎。

軍民一心、以少勝多

鹿吐石鋪大捷

1938年9月,日本侵略者急欲打開安徽湖北之間的通道,由霍山西進武漢,於是派遣聯隊長南浦湘吉率1500人大舉西犯。26日,日軍在姚家畈兵分兩路,一路南向進攻舞旗河,試圖截斷我方軍隊之間聯繫,但剛到草場河,就被安徽省保安團和游擊隊狙擊。

另外一路向西進攻古橋畈,又在此地分為數股四處騷擾,西至鹿吐石鋪的日軍在省保安四團第一、三營的夾擊下,潰敗逃回姜家大院,於龍頭岩高山炮擊我方陣地。省保安四團某排戰士在密集的炮火下強攻龍頭岩,不幸全部犧牲,但我方軍隊也奪回了卡防嶺。

27日夜,日軍由六安調兵增援,依照之前的進攻路線捲土重來,但是我方兵力早已增強,日軍強攻受阻,只得撤軍。事後清點戰場,於各處發現日軍屍體共計一千三百多具,而我軍犧牲僅一百餘人。

鹿吐石鋪大捷是安徽戰場上殲敵最多的一次戰爭,也是一個以少勝多的奇蹟,這離不開我方軍人的浴血奮戰,也離不開安徽人民的後勤保障。

在這三日的戰役中,駐守軍隊全部出動,凡是能夠拿槍的都在前方與敵軍交戰,於是霍山百姓主動承擔起軍隊的飯食,使軍人能夠在前方安心殺敵。

到了9月26日的夜間,援軍未到,一〇二二團又彈藥告罄,形勢急迫,團長吳良弼只得徵召50名民工前往90里外的黃栗杪取運子彈,沒想到號令一出,便有200餘人爭先恐後應召,於深夜疾行,僅花了13個小時便完成了預計非一日半不可往返的路程,將彈藥運到前線,確保了戰鬥的進行。

軍民一心,共抗強敵,這在整個抗日戰爭中經常發生,正是由於中國人民能夠團結起來,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才有了戰爭的最終勝利。

如今,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他國再不敢肆意進犯,但身處和平時代的我們,不應該忘記幾十年前日軍鐵蹄下的破碎山河,更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謹記國恥,警鐘長鳴!如此,我們才能砥礪前行,守護好這段來之不易的和平歲月,在復興強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快樂的事情,需要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華徽州 的精彩文章:

徽州古井藏了多少歷史往事?

TAG:物華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