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的今天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

歷史上的今天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

1931年9月18日,日軍佔領瀋陽,「九一八」事變爆發。

「九一八」事變大家都很了解了,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了這恥辱的一天。我們今天只討論其中的一個問題,就是當時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到底是怎麼回事。

1930年9月18日,也就是「九一八」事變前一年,是張學良最輝煌的日子。這一天張學良發出了一封代碼為「巧」的電報,被稱為「巧電」,正是這電報平息了當時最大規模的軍閥混戰。1930年,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東、安徽一代開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軍閥混戰。現在我們稱為中原大戰。當時雙方勢均力敵,跟劉邦和項羽爭韓信差不多,當時雙方都想把張學良的東北軍拉到自己的陣營。可以說張學良當時支持誰,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張學良坐山觀虎鬥,不表態。在靜觀其變半年後,張學良決定站在蔣介石的一邊,發表出兵華北的通電。在南北夾擊下反蔣陣營土崩瓦解,中關大戰結束。這時候張學良就成為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最受歡迎的將領,蔣介石拉著他去中山陵祭拜。火車到達浦口後要換船過江,張學良經過江面時所有的船和軍艦都鳴笛致敬,到達南京火車站,全體中央委員到場迎接。當時張學良只有29歲,年紀輕輕,意氣風發,唉,差距啊。這是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刻。

張學良武裝調停中原大戰是有條件的,蔣介石答應的條件是把黃河以北地區全交給張學良管理。張學良一時權勢熏天,不光是東北,整個華北也歸他管了,於是大量東北軍入關,東北只留了為數不多的局對,這才導致日本關東軍有機會能夠趁虛而入攻佔瀋陽和東北。另外,1929年的中東路事件,東北軍與蘇聯發生了衝突,打了一架被干翻了。東北軍原來覺得自己很牛逼,有飛機坦克大炮,是中國最精銳的部隊,而且整個東北在軍閥混戰期間一直比較穩定和富足,所以東北軍一直自信滿滿,但是中東路事件後,東北軍有了畏懼感,覺得自己的部隊實力跟人家比還是差很多的。

張學良在日軍進犯東北時,其實是指望著英美等國家進行調停的。因為在一戰後,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條約》規定日本要把從德國手裡搶來的中國膠濟鐵路等權益還給中國,日本最後迫於英美等的壓力把膠濟鐵路還給了中國。1925年濟南的「五卅慘案」,日本殘酷對待我們外交人員,後來又是迫於英美壓力,將押扣的外交人員還給了中國。所以當時張學良就覺得,日軍一時的進攻沒關係,最後還會迫於英美的壓力,還是會撤出瀋陽的,所以就下了不抵抗的命令。關於這件事,張學良晚年接受採訪,非常明確地說「當時蔣介石沒有下令讓我不抵抗,而是我自己下令不抵抗的」。也是在1931年9月18日後,張學良一生中直到去世都沒有能夠再回到過故鄉。

所以,當時國人叫張學良「不抵抗將軍」,其實沒有冤枉他,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說法就說是蔣介石下達的命令,張學良沒辦法,所以這種說法也是冤枉老蔣了。從邏輯上分析,蔣介石也不可能下達這個不抵抗命令。蔣介石一向喜歡借刀殺人,中原大戰後東北軍最為強大,所以對於蔣介石來說,張學良抵抗了最好,抵抗了就會被日本消滅,消除他的隱患,對他來說正中下懷可以說。所以關於東北軍不抵抗的命令,確實是張學良自己下達的,不是蔣介石命令的。

短評:

可能是因為看過的電視或者很多書,文章的影響,總覺得張學良是一個悲情的人物,所以不自覺的會認為張學良離開故鄉放棄東北是迫不得已,沒辦法只能執行蔣介石的命令,相當於給他找了不抵抗的借口。但是實際上確實在主觀上和客觀上是張學良自己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主動放棄了東北。可能是由於張學良在西安事變的立場以及同情GCD的原因,也是因為新政權想將蔣介石的形象放在一個消極抗戰、愛打內戰、可惡軍閥等位置,新中國對張學良的宣傳一直是比較同情和積極的,所以對張學良不抵抗的遮遮掩掩就顯得能夠理解了。總之,在這件事上,張學良確實是下達不抵抗命令的人,這個鍋蔣介石可以不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刀郎最好聽的一首情歌,愛上後百聽不厭!
請開始你的表演
關於建築,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秘密Girl s Talk開始啦,帶你認識最真實的八木和玉城
戶部造大清銅幣鄂字版由不得你不信,一枚百萬!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