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輕銀兒,你要拼拼拼拼拚命干啊!

年輕銀兒,你要拼拼拼拼拚命干啊!

新媒體管家

「啊,明天又要上班!」每個周日,我都會聽到這句「哀鳴」,即使是很多人羨慕的,朝九晚六、每年固定漲薪的工作,對有些人而言似乎也是一種負擔。

我常常在想,為何有這麼多人痛恨自己的工作,甚至不惜逃避工作呢?

擺脫工作可能不會讓你更好

奇葩說第四季有一期的辯題是:生活被工作填滿,該辭職嗎?每位辯手都有理有據:

文末點擊【原文】,即可觀看本期視頻

如晶和漸彪是工作把生活的填滿的人,如晶醉心於辯論,漸彪是嚴格的老闆,他們享受工作的滿,快樂與幸福來源於此。

陳銘和肖驍也很努力工作,但他們重感情,要趣味,所以強調多元生活無比重要,當生活只剩工作,難免會感到壓抑和平淡。

但「在座」的各位,我相信你們更能接受陳銘和肖驍的觀點:

如果生活被工作填滿,需要做出改變。

問題是,做出的改變,只能是辭職嗎?

擺脫讓你覺得的不開心的工作後,生活就能變好嗎?

我的一位師兄,曾經也是生活被工作填滿的人。他在某業內壟斷公司工作了6年,薪水豐厚,福利極佳。但每周要工作70小時以上,且強度超高(大概1個人干4個人的活),無任何私人生活,隨時加班出差。

後來因不想調到其他地區的分公司主動辭職,想休整一段時間。當時他未婚,且積蓄比較多,父母也感慨他過去的工作太累,贊同他辭職,所以師兄便毫無壓力地開始放飛自我。

GIF/388K

第一個月,倍感滿足愉快;

第二個月,覺得時間過得奇快,什麼都沒幹就過去了;

四個月後,沉默寡言,易怒敏感,半年後,整個人渾渾噩噩,生理時間完全打亂,外部形象邋遢,開始越發的不愛出門,不再注意健康,經常一睡一天。

大概一年後,他對大部分事失去了情感,莫名疲勞、煩躁、生氣,多次因瑣事和其他人產生口角、打架......

GIF/450K

所幸有天重新振作起來,他打理好自己,然後去圖書館看書,準備各類資格考試,逐漸忙碌了起來。

後來被獵頭挖到了另一家規模相對小一些的公司,每天正常工作,而且公司年輕人多,氣氛活躍,在一年多後基本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

工作不是魔鬼,失去生活動力最可怕,無所事事最無聊。人被潮水推著走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自己推著自己走。

so 如果你不自律還窮,請把自己按回工作的環境里。

換工作是為了走好下一步

而不是逃避走錯的上一步

蓋洛普公司曾主導了一次針對全球十幾萬人的調查研究。

其中包括了:從原始部落到現代文明等各種不同的社會形態。

結果表明,不管在地球的哪個角落,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可以顯著地預測幸福感。

也就是說,假如你總是對工作感到不滿意,你很可能也會對生活感到失望。

但是轉念想想,倘若生活已經被工作填滿,哪還有時間抱怨呢?整天為工作奔波的人,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創造更大的效益。

一張王健林的作息表曾在朋友圈廣流傳,從印尼的雅加達,到中國海口,再到北京。

一天24小時,兩個國家,三個城市。這只是,他最普通的一天。他在飛機上都沒閑著,還在開會討論工作。要我說,大多數人努力的程度,還沒達到生活被工作填滿的階段。

總是不滿薪水的上班族 ,你該想想,是你的工資成長得太慢,還是你也成長得太慢?

嫌棄工作低級無聊的朋友,你該想想 ,是不是因為公司沒有比你更適合做這些工作的人?

天天吐槽上司、同事、客戶的奇葩的人,你該想想,是他們真的奇葩,還是你沒有擁有足以handle複雜人際關係的社交能力?

離職是為了解決問題(至少是一個現東家無法幫你實現的重要問題),還是為了逃避問題。

那麼,換了工作後,你的煩惱會不會消失?

身邊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名校畢業的阿瑩,第一份工作是海外銷售,一年後做了英語老師。然後辭職開淘寶店,再到互聯網公司做市場專員,現在在一家在線教育公司做課程顧問。

平均每份工作差不多剛好一年,五年換了五份工作。剛換的這份工作,薪酬待遇和剛畢業的學生差不多,但又無可奈何。

對自身認知模糊,又缺乏長期的規劃,這一份工作不滿意,下一份工作也不會滿意。兜兜轉轉大半生,沒活成想要的模樣。

比起「奮不顧身」地辭職

我更希望你「溫柔」地堅持

你應該知道「騎驢找馬」策略:在找到白龍馬之前,耐心地騎在自己的小毛驢身上,拚命積攢自己的實力,然後等待機會的真正降臨。

等到自己的實力強大到足夠去駕馭那批白龍馬的時候,一旦機會到來,便毫不猶豫的轉換工作,穩穩的拿到真正想要的東西。

如果你希望下一份工作更讓自己滿意,應當有足夠的緊迫感,著眼於當下,布局於未來:

1. 清晰的自我認知

不管走到什麼位置,拿多少薪水,都別忘了審視自己,捫心自問:我是誰?我處在什麼階段?我將要去到哪裡?

解決這三大難題之後,再慢慢往下思考分支:目前供職的公司有沒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上升空間有多大?這個公司及所處的行業有沒有發生變化?……

深度思考後,及時落地:

明確想要達到的遠期目標

藉助冰山模型分析自己的現狀,以及與目標的差距

提升達成目標所需的知識、技能、能力

制定行動方案

2. 可遷移能力

「在其位,謀其職」,你從這一份工作里收穫的知識、技能、經驗、資源等,會伴隨你不斷往前走。當你離開這份工作,這個平台,你能帶走的「裝備」,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學到了什麼——知識、技能。

知識,你懂什麼;技能,你會什麼。專業性越強的工作,知識技能越重要。所以,在自己所在的領域,挖地三尺,也要成為一個專家;

做過了什麼——刷經驗值。

進入一家公司,力求在自己的領域裡,多經歷一些,後面才有故事可以講;

掌握了什麼——客戶、渠道等其他資源。

這些屬於一家公司的重要資產,遷移性很強,能實現快速轉移和變現,核心是人脈;

貢獻了什麼——結果導向。你有什麼里程碑式的成就事件或業績。

3. 一筆相對充裕的過渡資金

GIF/428K

對於沒什麼經濟基礎的職場新人來說,丟了工作,就等於丟了飯碗,你得保證你的應急儲備金在找到下一個滿意的東家之前,還租得起房,吃得上飯。

此時還好年輕,豁得出去掙得回來。

我們把時間線拉長,假如你已經到了在辦公室拿保溫杯喝枸杞茶的年紀,且工作是你唯一的收入來源,上有老下有小,每個月還得還房貸。

你能想像,如果丟掉飯碗,下場會有多慘么?

如果你還想了解其他職場資訊,歡迎文末或者後台留言呦。祝大家都能財源廣進!!!

今日互動

年輕應該拚命嗎

歡迎關注求職者

一個暖心的求職平台

只為你能成功拿到心儀的offer

我們將為你提供最新職場資訊,各類筆面求職技巧,海量簡歷模板,最全招聘及實習信息,職場測試等內容。

下方查看歷史精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Qzzclub 的精彩文章:

北大女碩士求職悲歡,真的只是食物鏈頂端的矯情?
你是不是一個「冷門」的人?
職場狼人殺,來一局不?

TAG:Qzz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