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也許,這世界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也許,這世界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也許,這世界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在我小的時候,還是在文革時期,可以看的書很少。那時候我父親是一個磚瓦廠的圖書管理員。他憑著這一點點僅有的權利,儘可能地訂購了一些科學方面的書籍和雜誌。其中有一本叫《國外科學動態》,我特別喜歡翻看,雖然大部分一點都看不懂。有一次,我看到裡面講,有一種東西叫電子,可以同時從兩個門進出。

也許,這世界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這真是太奇妙了啊。我當時就跑到門口,使勁地想像自己同時從兩個門出入的情景,可是想破了頭也想不出應該怎麼辦。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終於夢見自己成功地從兩個門中穿越。

長大以後,看了一些有關量子物理學的介紹,迷惑一點也沒有比小時候減少。印象最深的是看劉慈欣的《球狀閃電》,主人公的父母被球狀閃電擊中,瞬間在他的眼前化為灰燼,從此他開始了追尋球狀閃電奧秘的生涯。逐漸地他進入了一個令人瘋狂的世界。如果球狀閃電是一個電子,它將呈現量子效應,那麼,他父母並沒有真正消失:「是的,還有人,所有死於球狀閃電的人,都處於量子態,嚴格地說他們並沒有真正死去,他們都是薛定諤的貓,在不確定中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

也許,這世界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這聽上去非常科幻,但是量子物理學的世界差不多同樣科幻,同樣瘋狂。在中學裡,形式邏輯就告訴我們:一個東西,不可能既是A,又是非A。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物體是有確定位置的(我要麼在這裡,要麼在那裡,但不可能同時在兩個地方),是不可疊加的(我不可能同時既乘巴士又乘小轎車),是非二象性的(我的身體是固態的,不可能同時又是一種能量波)……然而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一個粒子在沒有被測定的情況下,可能同時處於兩個位置(所謂「非定域性」),而且可以同時處於若干種狀態中。比如,粒子既是物體也是波(所謂「波粒二象性」),它甚至能與相距數光年的另一個粒子發生聯繫,就好像彼此正比肩並排一樣。

於是,量子物理學便構成了對理性思維的挑戰。它為我們描述了一個令人難以琢磨的、粒子的世界,一個與我們身處的世界迥異的世界……儘管我們的世界就是由這些粒子構成。可是,理智又告訴我們,世界只有一個。這真是令人抓狂,細思恐極。

也許,這世界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也許,這世界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也許對文學家來說,這一切並不是那麼不可思議。尤其是現代主義文學,描寫的也是一個時空錯亂,邏輯顛倒的世界。在卡夫卡的《鄉村醫生》中,相互否定矛盾的感覺與經驗套疊在一起。病人「病得很重」,「是健康的,最好把他從床上趕下來」,「也許是病了」,「已不可救藥」。同樣,我們在王蒙的《來勁》中看到主人公「他也就是她它得了頸椎病也就是脊椎病、齲齒病、拉痢疾、白癲瘋、乳腺癌也就是身體健康延年益壽什麼病也沒有。」

寫到這裡,李淼老師肯定要提意見了。他有一篇文章曾經專門談到量子與文學的關係。他說由於量子論的難以理解,量子不僅會被一般人誤用,更會被一些人文學者特別是後現代人文學者所誤用。我認同李淼老師的批評,但是也想補充一句:文學未必量子,但是量子相當文學。

也許,這世界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也許,這世界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