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開國之初你不得不了解的12皇室大佬,很多你可能都沒用聽過

大清開國之初你不得不了解的12皇室大佬,很多你可能都沒用聽過

1、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後金開國之君,通滿語和漢語。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敗寧遠城之役, 努爾哈赤去世,葬於瀋陽清福陵。清朝建立後,尊為清太祖。

2、愛新覺羅·舒爾哈齊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1564年―161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同母弟。早年隨同兄長努爾哈赤出外謀生,後來又投奔到明朝總兵李成梁的手下當差。堅毅頑強、勇猛善戰的品格。萬曆十五年(1587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舒爾哈齊晉封貝勒,地位僅次於他的兄長,成為第二號人物。後來,謀圖分裂後金,被努爾哈赤幽禁致死。順治十年(1653年),追封他為和碩庄親王。

3、愛新覺羅·褚英

愛新覺羅·褚英(1580年—161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長子。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死後,努爾哈赤開始逐漸讓褚英帶兵並主持一部分軍政事務。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以嫡長子身份,憑藉多年戰功,一度被立為早期後金政權的汗位繼承人。遼陽大戰時,曾經貪杯貽誤軍機,解除兵權。但是努爾哈赤的「開國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以及一些兄弟們和褚英不和,於是在努爾哈赤面前告狀,努爾哈赤經過調查也發現了褚英的存在的問題,解除了他的兵權。褚英將不滿溢於言表,後被廢除太子之位,幷且被軟禁。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下令處死褚英,年僅三十六歲,葬於清東京陵。清太宗即位後,改封其為廣略貝勒。

4、愛新覺羅·代善

愛新覺羅·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又稱代善,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曾因作戰英勇賜號「古英巴圖魯」,1616年(天命元年)被封為和碩貝勒,為四大貝勒之首。

代善領滿洲兩紅旗(正紅旗、鑲紅旗),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與明朝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努爾哈赤逝世後,在代善主持下諸貝勒擁戴皇太極繼承汗位。1636年(崇德元年),代善被封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次年被太宗復斥為越分妄行,輕君蔑法,漸賦閑家居,不問朝政。1648年11月25日(順治五年十月十一日)病死於北京,終年66歲 。賜祭葬,立碑紀功。1671年7月(康熙十年六月),追謚曰烈。1754年10月(乾隆十九年九月),入祀盛京賢王祠。1778年2月(乾隆四十三年正月),配享太廟。

5、愛新覺羅·皇太極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又譯黃台吉、洪太主,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並且迫使李氏朝鮮臣服於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中生俘洪承疇,自此明朝關外精銳喪失殆盡,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清軍入關已成必然之勢。。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死於清軍。皇太極前後在位17年,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葬於瀋陽昭陵。死後其第九子福臨即位。

6、愛新覺羅·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爾袞被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

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崇德元年(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次年正月,皇太極令多爾袞追擊朝鮮國王家屬。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順治元年(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為「清成宗」,。兩個月後,於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7、愛新覺羅·多鐸

愛新覺羅·多鐸(1614.04.02—1649.04.29),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滿洲鑲白旗旗主,時人通稱十王,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襲罔替。

後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為和碩額真,旋封貝勒,統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為封豫親王。崇德六年(1641年),參與松錦大戰,獲大捷。順治元年(1644年),以定國大將軍從多爾袞入關,擊敗李自成軍。旋揮師破揚州,殺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晉和碩德豫親王。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鐸染天花死亡,年僅三十六歲,謚號「通」。乾隆年間詔配享太廟。一生戰功彪炳,乾隆帝稱其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

8、愛新覺羅·阿濟格

愛新覺羅·阿濟格(1605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多爾袞之胞兄,母為大妃阿巴亥。皇太極時期參加過攻打明朝邊境以及朝鮮的作戰;清軍入關時作為清軍前鋒隨多爾袞入關,順治元年(1644年)封和碩英親王。地位僅次於四大貝勒。又以靖遠大將軍自邊外入陝西、四川,屢敗李自成,殺死劉宗敏,俘獲宋獻策。順治五年(1648年)又以平西大將軍督師征討姜鑲在大同的叛亂。順治五年(1648年),要求封叔王,被攝政王多爾袞拒絕。多爾袞死後,企圖攝政,被削爵幽禁賜死。阿濟格能征善戰,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將領。

9、愛新覺羅·阿敏

愛新覺羅·阿敏(1586—1640),清太祖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的次子。後金四大貝勒之一。努爾哈赤年間,曾參與薩爾滸、滅葉赫、克瀋陽、遼陽等戰役;皇太極時期,統兵攻打朝鮮,迫使朝鮮國王李倧求和,戰功赫赫。天聰四年,因阿敏棄城投降,皇太極大怒,召諸貝勒共議阿敏之罪。罪狀除了此次棄四城之外,還有心懷異志、當年在朝鮮謀求自立等等。廷議阿敏死罪,皇太極改為幽禁,僅留庄六所、園二所、奴僕二十,其餘財產歸濟爾哈朗。

10、愛新覺羅·莽古爾泰

愛新覺羅·莽古爾泰(1587年-1632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五子,努爾哈赤的第二位福晉富察氏所生。領正藍旗。少時跟隨努爾哈赤征伐烏拉部,英勇善戰,連克六城。天命元年(1616年)四月,受封為和碩貝勒。天命四年(1619年),參加了薩爾滸大戰,先隨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全殲明總兵杜松所率的六萬之軍,又南下殲滅劉綎部四萬餘眾。天命五年(1620年)受命追襲明軍,直至渾河。天命十一年(1626年)攻擊喀爾喀巴林部,獨自率兵渡河,斬俘甚眾。太宗即位後,數次進攻明軍,屢立戰功。天聰六年(1632年)莽古爾泰逝世。死後被揭發有謀上之罪,被追奪其封爵。曾和代善、阿敏、皇太極並稱四大貝勒。

11、愛新覺羅·濟爾哈朗

愛新覺羅·濟爾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和碩庄親王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第六子;己亥年十月初二日(11月19日)丑時生, 努爾哈赤之侄。濟爾哈朗自小就生活在努爾哈赤的宮中,由努爾哈赤加以撫養,所以他與努爾哈赤的兒子們關係很好,尤其是與皇太極的關係更是非同一般,這樣他才會在父兄反叛後依舊受到信任和重用。濟爾哈朗從青年時代起就追隨努爾哈赤南征北討,因軍功受封為和碩貝勒。是努爾哈赤時期共柄國政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也是皇太極時代四大親王之一。成為清朝歷史上除多爾袞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號的人。後入享太廟。

12、愛新覺羅·豪格

愛新覺羅·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極之長子,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滿洲正藍旗人。豪格初封為貝勒,天聰六年(1632年)七月,晉封為和碩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晉封為和碩肅親王,同年六月,掌管戶部的事務,十二月跟隨皇太極親征朝鮮王朝。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爾袞進攻明朝,翌年四月班師。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為郡王。

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為軍功重新晉封為親王。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因為中傷多爾袞被削爵,之後跟隨清軍入關,清定都北京後,仍封肅親王。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被授為靖遠大將軍出征四川,同年十二月滅張獻忠政權。順治五年(1648年)二月,凱旋迴京,三月,被多爾袞構陷削爵,事後被幽禁,同年四月死於獄中,時年四十歲。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順治帝親政之後為豪格昭雪,恢復其封爵。順治十三年(1656年)九月,追謚為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配享太廟。特詔改現襲爵位之顯親王,復始封王號曰肅,世襲罔替。八月,入祀盛京賢王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順治 的精彩文章:

清朝四大迷案——我們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
在順治的陵墓前,康熙刻下了11個字,300年來嚇退了無數盜賊
董鄂妃去世後:順治皇帝竟出家是真的嗎?
歷史:她是順治嬪妃,卻22歲就去世,據說:被孝庄逼的殉情而死
清朝第一位漢妃,順治唯一的漢妃,受盡恩寵,卻終身未育!

TAG:順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