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方突然宣布天大喜訊!成功解決中國軍隊最後一塊短版

中方突然宣布天大喜訊!成功解決中國軍隊最後一塊短版

中俄烏突然宣布天大喜訊!成功解決中國軍隊最後一塊短版最近,俄技術集團宣布正與中航工業就重型直升機合作進行積極磋商。俄方表示,今年年內中俄雙方將簽署重型直升機聯合項目總合同。這次同俄方合作設計重型直升機就是看中俄羅斯豐富的直升機設計和生產經驗。米-24、米-171、米-26,凡您能想出來的直升機類型,蘇聯人都給您造出來。

除了國家投入,蘇聯直升機的巨大採購量,就足夠撐起巨大的研究體系,各個門類的都可以研製,一個型號的上千架,如此大規模的直升機研究生產,那得攢了多少經驗和技術積累吶。我國從八十年代後期才有陸航部隊,飛機數量極端匱乏。80年代到2000年,我國直升機每年僅採購20幾架,就這還分上三四個型號。蘇聯解體已經快三十年了,但俄羅斯還保留下了蘇聯的直升機工業。可這如今俄羅斯完整的直升機體系卻也因為沒錢少訂單也玩不轉了。?

長期以來,我軍高原運輸力量的嚴重不足,重型直升機幾乎沒有。我軍裝備的米-17、直-8,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3噸,內部載荷也僅有4噸,而八十年代買美國的黑鷹早已到了退役年限,這些中型直升機已經很難滿足目前我軍作戰訓練要求了。這時一款運量大、性能可靠,可以在高海拔地區使用的重型直升機對於我軍陸航部隊就顯得尤為重要。據中俄合作信息透露,我國重型直升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將達到38噸,最大巡航速度300公里,升限5700米左右。

2008年汶川地震,我國租借的米-26吊運重型機械在搶險救災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段經歷也促使我國要下大力氣發展自己的重型直升機。但為什麼這次我們沒有走「引進+逆向」的老路子呢??

作為世界上仍服役的最重、最大的直升機,米-26存在的很多缺陷是我國放棄國產化的主要原因。首先,3.25×3.17×15米的機身設計讓米-26看起來碩大無比,可實際使用中,米-26很多地方卻得不到充分利用,這就造成了重量和阻力的巨大浪費。受制於旋翼技術限制,米-26的8片鋼管大梁/玻璃鋼槳葉旋翼氣動效率和剛度很低,但旋翼直徑卻達32米。實際使用中,如此大的旋翼直徑嚴重製約米-26起降運作。將來重型直升機,必然會上航母入海軍。目前我國海軍艦艇中無論是兩棲攻擊艦還是航母噸位、甲板尺寸都不及美軍,而美國海軍使用的CH53系列重型直升機,旋翼直徑也只有24米,就米-26尺寸過大這點我們就沒必要去仿製。還有米-26最大設計升限只有5000米,不符合中國軍方對新重型直升機上高原的需求。?

和其他飛機一樣,發動機、傳動系統也是直升機關鍵。但相比於一般飛機,旋翼才是直升機設計中難度最大最核心的。這幾年我國在直升機領域進步很大,武直10、武直19,直20,明星產品輩出。特別在先進複合材料旋翼的研發製造上已經接近歐洲水平,比俄羅斯不知道高到哪裡。我們能看上米-26的就是強勁的「心臟」,米-26的D-136發動機兩台發動機總功率17000千瓦,完全可以滿足我國新型重型直升機的高原需要。偏偏這米-26的「心臟」確實外國人造的,俄羅斯自己並不具備D-136型發動機生產能力。D-136是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的代表之作。作為中國人民又一個好朋友,烏克蘭不僅帶來了航空母艦和設計師,這次還給我們送來了D-136的升級版AI-136T發動機,更有消息說馬達西奇公司都開始和我們建航空動力產業基地。俄烏不對付,俄羅斯如果想繼續生產重型直升機,就只好找中國。您說,俄羅斯人都來了,都是朋友我們咋能袖手旁觀吶。?

中俄重型直升機項目開啟後,我們的重型直升機指日可待、俄羅斯專家教授也不用下崗失業,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個好消息。有錢有經驗有技術,造起來還不是分分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骨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世界前五大航母,中國航母排名多少,美國占多數
部署4個航母戰鬥群,500架戰機和3萬軍隊,伊拉克緊急動員100萬人
營業額2900億,研發了2款第五代戰鬥機,二戰就生產了19278架戰機

TAG:鐵骨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