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辦法!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辦法!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辦法!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辦法!

寫作業確實是一件又費腦又辛苦的差事,但是,怎麼樣使孩子對寫作業這件事不那麼抵觸,是我們父母應該去思考和做的。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如何增加孩子寫作業的主動性,並解決孩子磨蹭不專心的一些方法。

01

你是怎麼提醒孩子完成作業的?


「好了,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去吧。」

「認真寫,好好寫......」

「寫不完今天就別吃飯。」

也許這時候,聽話一點的孩子可能會自覺跑到書桌上認真完成作業;不自覺的孩子也許會磨蹭一下,直到在你的嚴厲警告下,不情願地走到書桌前,邊磨蹭邊寫作業。

在你的一聲聲:「快點寫,怎麼還沒寫完?不要磨蹭……」的催促中,艱難地完成作業。

02

為什麼大多數孩子會排斥寫作業?

除了做作業真的是一件費力又費腦的苦差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你用上面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時,他大腦接收到的信息其實是:

被命令、被控制。當大腦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的時候,大腦首先輸出的信息其實是「拒絕」,而不是「行動」。

所以說,當你命令孩子寫作業時,他已經本能在抵抗了。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辦法!

當一個人發自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的時候,取得良好結果的幾率也就微乎其微。

很多老師、家長在和孩子說話時,總是習慣性地命令、要求,掛在嘴邊的總是這幾句,「你該做什麼?你不該做什麼?你在這個時候要學什麼?你該怎麼聽話......」

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你要不要做什麼?你想做什麼,接下來,你該怎麼做......"這就難怪很多孩子做起事情來特別被動,完全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與積極性。

03

參與感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大多數人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學習中,往往都不太喜歡發號施令的人,因為那意味著你處於被動的狀態。

只有當你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團隊一份子的時候,你才會真心去為你的團隊努力,這個團隊可以是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小組……對孩子來說,應該是能讓其參與學習任務的任何團體。

換句話說他們讓你有歸屬感,你對他們有參與感。

就拿做作業來說,如果你只是每天讓你的孩子去完成作業,那麼對他而言,他只是在完成老師的要求而已,事實上,這個時候,孩子往往呈現的是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

只有當他從心底認同自己是完成作業這項任務的一份子,並且是最重要的主體時,他的大腦才會輸出積極主動的信號。換句話說,只有這樣,他才會有意識去主動完成作業。

04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對作業有參與感?

  • 溝通時,盡量把祈使句換成疑問句

「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換成「我們現在吃完飯了,接下來該做什麼?」

「先去寫語文,寫完語文再寫數學。」換成:「你想先寫什麼?」

「快點寫啊,別磨蹭。」 「認真點啊。」換成「寫作業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由被動接受轉換成主動思考。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辦法!

  • 給予孩子充分思考以上問題的時間,並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答

將簡單的一句話分成三五句來講,這樣轉換說話方式,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很累,可能會認為等待孩子自己回答比你直接告訴他答案要節省時間。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經過自己思考,從嘴巴里說出來的話,要比聽到的話有用的多。

還結合自身來說,「你要努力」和「我一定要努力!」哪個更能激勵你?對孩子來說,亦是如此。

  • 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

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於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

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制定計划算是前期統籌的過程,這個過程相當於自我意識的激發和參與感的培養。

  • 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和獎懲規則

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的好處是,孩子會更有參與感,而且當他們完成任務時,他們會更有成就感。

目標的制定可以從短期目標開始,比如認真完成作業、不磨蹭、作業正確率高等等;也可以從中期目標開始,比如期中考試成績、一個月內做作業的認真度;也可以從長期目標開始,比如學期末的進步、成績等等。

不管孩子制定什麼目標,充分尊重並幫助他執行即可。自己制定獎懲規則不僅有利於孩子培養參與意識,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 做溫和、堅定的執行者

家長要根據孩子自己的獎懲規則,嚴格執行。當孩子進步時,不要吝嗇給他的鼓勵。當他沒有完成目標,需要承擔的責任也絕不能姑息。

05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孩子正在寫作業時,您在幹什麼?

如果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 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孩子就會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如果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 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孩子才能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不專心,該睡覺了,作業卻沒寫完。您會怎麼做?

要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 一些後果。)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辦法!

這樣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裡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 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 您怎麼做?

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

  • 孩子作業寫得潦草,您怎麼做?

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 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 (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孩子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 孩子考試不及格,您看到成績單後怎麼做?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裡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 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

孩子就會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裡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那麼父母又如何檢查作業呢?新學期開始,越早知道越好!


中小學生需要老師和父母把好檢查作業這關,失去有效的檢查,孩子的學習能力難以提高。

父母更要學會正確的方法,以培養孩子仔細認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一量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麼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說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

其實,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量之門很難打開。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建議做法時: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後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輕意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檢查:

1.孩子低年級時,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

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你再看看」或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一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確的地方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及時稱讚和鼓勵。

2.孩子讀高年級時,重點檢查孩子做題思路

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己確認。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二、如何培養孩子專心寫作業的習慣

有許多家長擇時,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愛拖拉,只幾道題也做半天,怎麼辦?

1.「限時鼓勵法」糾正

舉個例子: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自己估計一個完成時間,然後徵詢孩子,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學30分鐘能做完嗎?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就獎勵一個你喜歡的東西可帶你到xxx玩。」通常情況下孩子會樂意接受的。

若發現孩子寫作業時有不專心做的表現,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讓他動一動就好,畢竟家是歇息的地方,比學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為,父母可在旁邊提醒一下,如「已經做了15分鐘了,加油!」

2.「中途安撫法」糾正

舉例說明:發現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感到必須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撫摸他的頭,問「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媽媽幫你一下?」

這樣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道沒有難題,這時父母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爸爸/媽媽等著你好嗎?」這咱方法,實際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為,然後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

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3.「直接要求法」糾正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那麼換這種方法試試:事先了解孩子的作業量,然後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多,用20分鐘可以做完,數學稍多點兒,用35分鐘時間可以做完。

那麼,父母要說到做到,在執行這一規定時,情緒要平靜,不能發火。讓孩子明白:父母說話是算數的,不是鬧著玩的。這種方法是不得已而為之,帶有強迫性,事先與老師取得聯繫,請老師做好配合,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


三、如何點撥孩子做習題

有的孩子確實需要父母點撥那些「爬坡」難題,父母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撥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

1.讓孩子反覆讀題

許多題目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父母總是遷就孩子,立即告訴他如果做,甚至將版式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是,你會做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後,父母要高興地稱讚:「我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細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孩子不會做的題,父母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2.用例題作輔導

對於孩子經過思考也沒做出的題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訴他原題的解法,最好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一般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是,如果仍不會做原題,那麼要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的。這種做法雖然父母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3.只講關鍵點

對於有些難題,父母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計算。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高科技孩子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如果這樣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不容易打開。

當然,孩子逐漸長大後,許多爬坡題父母也無能為力,需要請家教輔導,那麼還是建議父母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列算式,怎麼做題,如果這樣看似難題解決了,其實孩子思路沒有打開。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辦法!


【原標題:「教育」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做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