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鳩摩羅什傳:慧解過人、摧伏外道的龜茲沙彌

鳩摩羅什傳:慧解過人、摧伏外道的龜茲沙彌

鳩摩羅什傳,龔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

龔斌,曾用筆名河邊拙,上海崇明人。197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81年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陶淵明研究學會(籌)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及中國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尤其在中古文學及中古社會文化領域用力最勤。已出版專著《陶淵明集校箋》、《陶淵明傳論》、《世說新語校釋》、《世說新語索解》、《慧遠法師傳》、《鳩摩羅什傳》、《鬼神奇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鬼神世界》、《宮廷文化》、《中國人的休閑》、《青樓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回望前塵》等十餘種。與他人合著《中國古代文學事典》、《中國古代散文三百篇》、《中國古代詩詞曲詞典》、《秦淮文學志》等。

編者按:鳩摩羅什大師是開中原大乘先河,張漢地般若法眼的偉大高僧與翻譯家,是漢傳佛教的一座豐碑。魏晉時期,般若法統的清凈傳承自鳩摩羅什大師入關後,真正在漢地紮根下來。僧肇大師讚歎曰:「自公形應秦川,若燭龍之曜神光;恢廓大宗,若羲和之出扶桑。」

「心山育明德,流薰萬由延。哀鸞孤桐上,清音徹九天。」大師一生心存高遠,以「大化流傳」為己任,以「身當爐鑊,利彼忘軀」之弘誓,忍辱負重,捨身弘法,更以寂後「舌不燋爛」之瑞跡,再度給予眾生大乘佛法之確信。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龔斌教授感懷於大師之偉業與高格,於2013年出版了專著《鳩摩羅什傳》,以優雅暢達、文史兼美的文字敘述了羅什大師卓越的一生。經龔教授授權,禪林網特別編選連載《鳩摩羅什傳》,以饗大眾。

深願信仰三寶、敬慕佛教的廣大讀者在龔教授的娓娓道來中,能夠深入了解鳩摩羅什大師一生的大悲行願,永遠銘記大師,緬懷大師。更願以大師為楷模,以大師求法弘教之堅毅、捨身忘死之勇猛勉勵道業,奮志求法,不忘初心,精進不懈!

羅什從達多受學《雜藏》、中、長二《阿含》凡四百萬言。《雜藏》也是佛滅後的經典結集,(《雜藏》:《分別功德論》卷一:「雜藏者,非一人說。或佛所說,或弟子說,或諸天頌,或說宿緣三阿僧祗菩薩所生。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名雜藏。」)內容較《三藏》更為龐大。中、長二《阿含》指《中阿含經》、《長阿含經》。阿含是小乘佛經之總名,又譯曰「法歸」,意為萬法歸趣於此而無漏之義。又譯曰「無比法」,為無類之妙法。《中阿含經》六十卷,共收二百二十二部經,因每部經文篇幅適中,故名。《長阿含經》二十二卷,共收三十部經,因每部經文篇幅較長,故名。

羅什在龜茲時從佛圖舌彌學《毗曇》,毗曇之雖為大小乘之通名,而常指小乘薩婆多部之論藏,(薩婆多部:小乘二十部之一,即說一切有部,簡稱有部。佛滅後三百年從上座部分裂出來的重要派別。依據的經是長、中、雜《阿含》,律為《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論為《阿毘曇》。)如《發智》、《六足》、《婆沙》、《俱舍》諸論而名毗曇。至罽賓後,槃頭達多授以《雜藏》、中、長二《阿含》,這些都是小乘經典。所以,羅什最早修習的是小乘。小乘經典包含了佛說最原始的理論,如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皆空、業成輪迴等,是佛學研究的根基。羅什研讀這些原始經典,為日後轉變為大乘作了紮實的知識儲備,奠定了心理基礎。

達多精進不懈,從早晨至中午手寫千偈,從中午至晚上誦讀千偈。羅什非常佩服師父,學問已至淵深之境,仍然勤勉不惰,令許多年輕的沙門自嘆不如。羅什在龜茲日誦千偈,時人嘆其為神童,但與達多相比,僅及其半。他學師父的樣子,上午寫偈,下午誦偈。三個月後,也能上午手寫千偈,下午誦讀千偈。夜裡,再將手寫的千偈背誦一過。

一天夜裡,達多來到羅什的僧房,見酥油燈如豆,羅什面壁,念念有詞。達多心中歡喜,問:「羅什,夜裡誦偈幾何?」

羅什轉過身,「師父,上月每夜四百偈,此月每夜五百偈。」

「羅什,你修習精進,已勝過我了。」

「不,不,弟子不過死記硬背,不解之處甚多。」

達多說:「多寫,多諷誦,必能悟解。我試說幾偈,看你記功如何?」

「好的。」羅什端然而坐,神態自若。

「『唯梵世諸天,知我梵童子。其餘人謂我,祀祠於大神。』此偈出於何經?」

「《長阿含經》第五卷第一分《典尊經》第三。」

「『生滅以不樂,及三種分別。貪著等觀察,是名優陀那。』此偈出於何經?」

「《雜阿含經》第三卷。」

「我師今當來,光明非如此。長者一心念,莫懷余異想。」

「《須摩提女經》。」

……

達多連試十偈,羅什不假思索,應口而答。達多暗自稱讚,歡喜無量。後生可畏。羅什的驚人記憶力,超出了達多的想像,簡直像佛的弟子阿難。佛經中的頌偈,羅什能倒背如流,即或是整部經典,也能背誦無漏無謬。佛滅後最初數百年間,佛說為口口相傳,後來才有數次結集,寫為定本。僧徒暗誦佛經的功夫,即是佛滅後佛說口口相傳的遺風。

當羅什背誦整部經典一字不謬後,達多又問羅什讀《阿含經》最主要的心得是什麼。羅什以一字回答:「空。」並解釋道:「《雜阿含經》第八十卷,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我得空,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世尊所說甚為明白:色、因、緣,皆無常無相。故佛法歸結為一『空』字。得『空』義,即能清凈,證得涅槃。」

達多頷首稱是,以為羅什所說,確實怯除迷惑,探驪得珠,稱讚羅什是善思者。

由達多的稱揚,罽賓王始知國中有個龜茲來的小沙彌,天才傑出。一日,罽賓王召羅什進宮,在法堂里與幾個外道辯論。(外道:指於佛教外立道者。《資持記》上之一說:「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台凈名疏》一說:「法外妄解,斯稱外道。」外道種類很多,《維摩詰涅槃經》等有六師,《唯識論》有十三外道,《瑜伽論》有十六外論師,等等。總而言之,外道有內外二種:內指佛教內部妄解佛法的流派,外指佛教之外的異教徒。)十歲的羅什,神情秀穎,充滿自信。達多看著小徒弟,也頗為自得。幾個外道則一付不屑的樣子,以為這黃口小兒,不堪一擊。

當時西域「四執」盛行。所謂「四執」指因果關係上的四種執著:一名邪因邪果,謂大自在天能生萬物,萬物若滅,還歸本天。自在天若嗔,四生皆苦;自在天若喜,六道咸樂。二名無因有果,謂推究萬物,無所因藉,故稱無因。但看種種實相,當知有果。三名有因無果,謂唯有現在,更無後世。四名無因無果,謂既無後世受果,亦無現在之因。

四外道各執一詞,振振有詞。

羅什問:「即或如論師所說有大自在天,則自在天何以嗔?何以喜?四生之苦與六道之樂,此果乃各自業力所致。善有善報,惡有惡果,與大自在天何干?」

外道論師反駁:「佛說有因必有果。然萬物之生,本為無因。如為人,牛為牛,馬為馬,皆無因而生。」

羅什:「人、牛、馬皆為果。人由何而生,牛為何為牛,馬何以為馬?皆有前因。此因為過去之業力。業力不滅,善者為善道,得以為人。惡者墮惡道,為牛馬。」

外道論師:「比如草盡一期,由盛轉滅,何來後果?」

羅什:「不。籽為草之果,籽得土、水、光之因緣和合,來年又為草。可知草之為籽,籽之為草,皆是因緣和合,有因有果。不明因緣,則不懂因果。外道不明因緣,故有因果『四執』,而致不悟十二因緣。不悟十二因緣,則執著實相,不解諸法刻刻變異。過去之因,是現在之果;現在之果,乃未來之因。生生不息,又息息滅絕。此所謂諸法無常也……」

羅什至此滔滔不絕,闡述佛教的基本原理,破外道的「四執」。辯論移時,外道張口結舌,無地自容。罽賓王先前只是聽達多稱羅什神俊,今日見小沙彌摧伏外道,異常歡喜,對身旁的達多說:「真是了得,小沙彌果然神俊!」又稱讚羅什:「從前,龍樹菩薩與外道沙門辯論,深解佛理,辯才無礙,外道披靡,若假以時日,說不定是龍樹菩薩再世呢!」又吩咐達多:「好生護持此聰明小沙彌!」

罽賓王敬異羅什折伏外道,命令手下每天供養羅什兩隻臘鵝、粳米、麵各三升、酥六升。這是當時給予外國僧人最高的生活待遇。另外,吩咐羅什所在的護瑟迦羅寺派五個比丘、十個沙彌,如弟子一般,洒掃僧房,提供上佳服務。

在佛國罽賓,羅什得以遍觀聖跡,又受小乘大師槃頭達多的悉心指導,生活禮遇優渥,這一切,使羅什的佛學造詣日益精深。中、長二《阿含經》之外,又誦讀《雜阿含經》、《增壹阿含經》、小乘九部經,(小乘九部經:一修多羅,二祇夜,三和伽羅那,四伽陀,五優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達磨。)成為罽賓外國僧人中著名的小乘師,聲名開始遠播他國。

轉瞬三年已滿,耆婆決定帶羅什返回龜茲。

達多十分歡喜這位年輕的高足弟子,多次挽留。罽賓王也捨不得羅什離開,以為如此卓絕的少年天才難遇,走了是罽賓的一大損失。若能留住羅什,必定會讓罽賓的佛教更加輝煌。但耆婆、羅什還是要走。耆婆考慮:達多獨步當時,羅什以之為師,已得其學問的精髓,應該轉益多師,在西域其餘諸國尋訪高僧和經典。再者,羅什學成之後必須回到龜茲,在祖國弘揚佛教。

臨別之際,達多送耆婆母子至城外。羅什不免依戀達多、依戀罽賓。達多說:「聚而有離,不是證明諸法無常嗎?」羅什回答:「是啊,師父。愛別離苦為人生苦諦之一,依戀師父,說明我還未徹悟苦諦。」

「羅什,回龜茲代為向佛圖舌彌致意。」

「是。盼師父他年能聚首龜茲。」

「一定,一定。」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林網 的精彩文章:

鳩摩羅什傳(8):歷史上的佛國罽賓

TAG:禪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