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熱愛每一株幼苗的「教育農夫」

熱愛每一株幼苗的「教育農夫」

·走近全國教書育人楷模⑥

——沈茂德

記者見到沈茂德時,江蘇省無錫市天一中學臨近開學,他正在辦公室里整理自己的工作材料,T恤衫、牛仔褲,蹲在地上一絲不苟地分類、歸類,然後整齊地碼在身後的大書柜上。書柜上貼了幾十個分類標籤:「學校行政會議」「教職工會議講話」「彙報材料」……學校老師告訴記者,這些材料的整理,沈茂德都是親力親為,他可以迅速在幾百個文檔中找到自己需要的。

沈茂德常說:「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這座山,是他對教育無限美好的夢想。

校園夢——

讓「超越規範」成為學校管理的內在訴求

天一中學的校園美景,常讓初入校園的人讚嘆不已。碧波蕩漾的映天湖,在湖中悠閒遊著的天鵝、野鴨,以及教職工們種植的包括好多中草藥在內的300餘種植物……這一切,源於學校2003年異地新建時,沈茂德提出將學校建設成「生態公園」的願景。他希望能為孩子提供寬鬆和諧的校園氛圍,讓孩子們處於一種親近自然的、有四季變化的環境中。

「生態公園」同樣也是「溫馨家園」「文化聖園」和「數字校園」。硬體的精心設計賦予學校華麗的外表,而校園文化的創建則使其擁有了可貴的靈魂。在沈茂德看來,學校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建設優秀的學校文化,當一所學校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超越規範」就成了一種管理的內在訴求。這並不是說不要規範,而是建立在較穩定的規範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文化管理。其中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便是教師文化建設。

每有空隙,尤其是寒暑假,沈茂德都會約談一些老師,每人至少一到兩個小時。對工作實績優異的,他積極給予鼓勵;對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他動用自己的社會資源予以解決;還有教學出現問題的,他會與老師一起研討原因,商量解決方法。這些年,沈茂德感受最深的有兩點:「一是教師偉大,他們默默奉獻,是平凡生活中真正的英雄;二是學校管理工作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與老師們交流時,他們的很多『金句名言』總讓我深受感動與啟發。」

如今,「敬業奉獻、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天一精神」成為天一教師的共同行為特徵,並積澱成為學校文化。

學生夢——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

在沈茂德看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無限潛能」。教師應該滿懷期盼,給予孩子們熱騰騰的情感和個性化的幫助,學校應當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適時」「適性」的教育,讓他們的個性和才華能得到最大發展。

長期以來,沈茂德和他的團隊積極建設以豐富閱讀、豐富活動、豐富經歷為特徵的課程體系。如今在天一中學,高一和高二的學生每周擁有100分鐘的固定時間可自由穿梭於幾十個不同方向的選修課中,自主學習;「天一科學院」「天一人文社」「天一藝術團」「天一運動隊」四大社團板塊,共衍生出了近百個社團,讓孩子們原本單調的高中生活變得極為豐富。當然,還有與名校、高新企業合作辦學創立出的16個創新實驗室;與國內外數十所重點大學建立的項目研究和交流機制……

天一中學還有一個傳統:校長們會輪流批改學生的周記。沈茂德認為這是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所思所想的重要方式,也是尊重與愛護他們的有效途徑。他要求學校財務處定期關注學生校園卡的消費情況,特別留心那些月消費低的孩子。他還為此尋求社會資助,設立了專門的資助獎學金,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至今已有3000餘名孩子因此受益。

這些年來,從天一中學走出不少優秀學生,細看他們的經歷,往往是個性十足的多面手,而非單純的「學霸」。這在一定程度上驗證著沈茂德的「金礦」名言——以多元的視角去看待孩子個性上的差異,用敏銳的教育智慧去發現每一個孩子的優勢潛能,並針對他們的優勢潛能制定特殊的教育方案。

教育夢——

「培養教育人要像種花草樹木一樣」

沈茂德就像上足了發條的鐘錶一樣,一刻不停地運轉。他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沒有休息日,沒有寒暑假。

然而,沈茂德對教育的理解卻是「慢」的。他深信陶行知所說的「培養教育人像種花草樹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予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才叫『因材施教』」。所以,他熱衷於生態校園的建設,遵循「走小步、不停步」的課程建設原則;他痴迷於「天一書院」「文化聖院」的建設……他將自己定義為教育的「農夫」,熱愛校園,熱愛土地上的每一株幼苗。

天一育人模式的探索已形成巨大影響。2017年高考,天一中學的成績堪稱「驚艷」,無論是高分群體在省內遙遙領先,還是普通本科上線率的高位穩定,都讓人們再一次領略了這所重點中學的學術實力。然而升學率並不是沈茂德的終極追求,他更希望孩子們能受到學校文化的熏陶,養成誠實、嚴謹、紮實的做事風格,陽光、善良、熱情、堅毅,有夢想、有擔當、有創新。

做校長21年,如今的沈茂德有了一個新的夢想,那就是期盼天一中學能成為一所一流學術型高中。他的學術高中夢是:有鮮明的學校教育哲學和獨立精神;有豐富的課程體系和教育資源;有豐碩的教學成果和可推廣的實驗性項目;有一批研究型的學者型教師……為此,他將繼續努力。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9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啟動教師讀書的動力系統
顏景衛:熱心公益的好教師
學生參加暑期環保實踐活動
如山的父愛,如夢的童年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