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精準」出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精準」出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不久前,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派出29個調研小組,每組由一名指導教師和兩名學生組成,對湘西自治州永順縣14個鄉鎮的88個行政村進行實地調研。在15天時間裡,87名師生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資料查閱等方式,走村串戶,深入了解88個行政村精準扶貧狀況,並根據調研情況,寫出近萬字的調研報告,詳細分析了精準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貧困戶的經濟來源及致貧原因。這是近年來該院實施教育精準扶貧的一個鏡頭。

自2004年以來,該院利用自身的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溫暖工程」等扶貧項目,培訓轉移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和新農村建設村級帶頭人,探索新形勢下職教扶貧新模式,至今已累計培訓新農村建設村級帶頭人8380人、培訓轉移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8500人、培訓全國貧困地區欣欣學校骨幹教師1500餘人。2015年,該院成立精準扶貧專門機構——新農村建設學院,聚焦國家「精準扶貧」戰略,針對貧困地區人才培養、技術提升、產業發展、教師培訓等實施精準幫扶。

今年5月,該院還將學校黨委班子「搬」到扶貧第一線,在湖南省教育廳扶貧點漵浦縣北斗溪鎮坪溪村召開了一場以精準扶貧攻堅工作為主題的黨委會,學院黨委書記李三福要求精準扶貧工作要進一步精準摸實情、謀實招、出實效,通過教育精準扶貧,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培育創業致富能人

促進貧困農民脫貧增收

受湖南省扶貧辦委託,從2016年起,湖南科技職院啟動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項目,緊扣「能力培訓、孵化創業、帶動增收」三大核心環節,通過整合教學資源、搭建師資團隊,積極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培訓工作機制,培養了大批貧困村的創業致富帶頭人。

為了做好培訓工作,該院除了在政府職能部門、高校、涉農企業選聘培訓講師外,還聘請湖南省創新創業先進典型劉超等擔任創業培訓導師,形成「政府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創業導師+電商專家」等組成的培訓師資團隊,針對培訓學員特點制定完備的培訓服務管理制度,明確了培訓目標、培訓內容、跟蹤服務、信息反饋等,有效保障了培訓規範、有序地進行。

一年多來,該院開展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8期,為邵陽、懷化、郴州、常德等地貧困村培訓了一大批創業致富帶頭人。這批學員回到農村,利用培訓掌握的新政策、新思想、新知識,積極投身創業實踐,為促進貧困村產業發展、帶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晃縣學員陳錫智、江俞樺、錢懷等3人培訓結束返鄉後,開辦了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大力發展魔芋產業。2016年,公司在新晃縣推廣種植魔芋2000多畝,發展魔芋種植戶782戶,戶均增收7500元;今年,公司在新晃縣及周邊縣市推廣種植魔芋5000畝,預計年產量2萬噸,將帶動1000戶貧困農戶脫貧。

培訓工程機械能手

提高貧困人口勞務技能

目前,湖南省的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深山區、石山區、偏遠山區,這些地區的貧困群體知識、技能缺乏,無就業渠道,返貧率高,是精準扶貧與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湖南科技職院遴選適宜的培訓項目,依託中華職業教育社「溫暖工程(斗山)培訓中心」,與平江縣、新化縣等地簽訂精準扶貧技能培訓合作協議,承擔兩地精準扶貧技能培訓項目,面向貧困群體開展「挖掘機駕駛與維護」「叉車駕駛」等工程機械技能培訓。培訓班合理制訂教學計劃,幫助學員掌握一技之長、取得工程機械作業資格證書,為順利實現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該院新農村建設學院還組織專門人員,為學員聯繫實習、就業企業,了解企業崗位需求、技能要求。在培訓中實施精準培養、精準服務,為貧困地區學員「送崗位、送培訓」。

平江縣大坪鄉學員沈道平接受培訓後,回家鄉創辦了挖掘機租賃公司,承包了平江縣旅遊區石牛寨國家地質公園的部分工程項目,不僅自己脫貧致富,還帶動周圍不少貧困農戶走上富裕路,產生了良好的教育扶貧效果和積極的社會影響。

提供電商扶貧服務

創新精準扶貧開發方式

在扶貧方式創新中,湖南科技職院聯合知名農村電商企業,通過整合優勢資源,圍繞解決「土特產品進城難」的痛點,提供包裝設計、品牌營銷、人才培養、技術培訓、平台支持等服務。這樣的合作充分發揮了該院藝術設計學院、商學院、軟體學院的專業優勢,結合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民俗文化的特點,對新邵縣、新晃縣、永順縣的土特產品進行造型、包裝、品牌設計,為農產品進入電商平台銷售提供保障。

同時,該院組建農村電商創業實踐學生團隊,開展農村電商扶貧創業實踐和志願服務活動,提供技術指導、市場營銷等持續幫扶;組織學院相關專家深入慈利縣開展電商扶貧送培下鄉,並為當地開展電商扶貧提供諮詢服務,積極探索通過電商平台進行精準扶貧的新方式。

綏寧縣瓦屋塘鎮三星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0戶、貧困人口579人,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農副產品銷售難。該院在開展電商扶貧送培下鄉過程中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幫助該村貧困戶袁春林成立了綏寧縣三星生態養殖合作社,指導社員們「觸網」,通過網路電商銷售羊肉、茶葉、竹筍、腌制菜等產品。其中,幫助金竹村村主任袁再海等銷售鮮天麻100公斤、收入5000元,幫助村民肖和平銷售山羊20隻、收入2萬元,幫助殘疾老人肖洪樹等銷售腌制菜收入1200元……電商扶貧為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開展小學教師培訓

提升貧困地區教師素質

作為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和湖南省卓越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湖南科技職院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教育扶貧,自2008年至今,每年暑假都舉辦欣欣小學教師培訓班,為全國各地貧困鄉村培訓師資。

欣欣小學是由美國欣欣教育基金會捐資在我國偏遠貧困鄉村興建的小學,在湖南有60多所。對於培訓工作,該院十分重視,無論是師資配備還是後勤服務,都提供了強有力保障。今年為期15天的暑期培訓,該院培訓負責人黃志冰和湖南省僑辦相關部門負責人赴藍山縣匯源鄉光明欣欣小學、江華縣白芒營鎮李紹姒欣欣小學調研,了解學校需求和培訓效果,培訓反響良好。

據永順縣澤家鎮乃新欣欣九年制學校教師馬元晴介紹,2014年他和同事彭千華在湖南科技職院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後,利用所學知識,讓學校微機室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提高了學校的信息化水平。馬元晴今年又參加了小學電腦大賽和創客等方面的培訓,她說:「暑期培訓讓我們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穫,回學校後再對沒有參加培訓的同事進行培訓,有效促進了學校整體水平的提升。」

山東煙台福山區牟煥經欣欣小學校長於曉紅深有感觸地說,自己參加幾次培訓後進步很大,多次在區里為綜合實踐活動教師上觀摩課,參加微課比賽獲得市級一等獎。她認為,欣欣小學教師培訓達到了「一人學習、眾人受益、共同成長」的效果。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9日第1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打好中職移動學習的「組合拳」
風勁正是揚帆時
做互聯網+新時代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一所中職校的「向死而生」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