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聚焦航空產業鏈 提前謀劃新專業

聚焦航空產業鏈 提前謀劃新專業

「中國製造2025」將航空航天裝備列入十大重點領域之中,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技術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通用航空領域,隨著通用機場的大規模建設,航空醫療和航空遊覽等市場的興起,無人機的迅猛發展,複合材料在飛機上的普遍應用,航空業務領域不斷拓展,對技能人才產生大量的新需求。

受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委託,民航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日前組織專家編製了《通用航空行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分析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報告》。同時,一些航空企業和航空類職業院校也組織力量,撰寫了《航空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兩份報告均顯示,航空新興業務領域缺乏必要的技能人才支撐,建議相關職業院校及時把握行業動態和需求,從全產業鏈的角度,考慮新設專業的必要性,為航空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人才儲備。

通航大發展吸引職校向航空領域拓展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航空製造業主要服務於國家空軍、海軍裝備建設,主機廠分布在成都、西安、瀋陽和南昌等地。報告顯示,這種產業布局很大影響了企業對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主機廠所在城市的職業院校,傳統的軍機和民機生產工藝、維修流程和教學體系已相對成熟,飛機製造技術、飛機電子設備維修和飛機機電設備維修等專業的匹配度較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專業對口率也較高。

隨著我國軍用飛機和民用飛機的數量增多,型號更新速度加快,對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很多職業院校嘗試向航空領域拓展,切入點多為飛機製造技術。而傳統航空職業院校則對培養方案進一步細化,針對未來維修的機種進行針對性培養,效果良好。國內通用航空市場的發展,使得通用航空飛機和無人機的製造、操作、維修、檢測對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大,有些院校已將通用航空飛機維修單獨列出。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新建500個通用航空機場,專家預測,按照每個機場配備10名機務人員計算,將會增加5000名機務維修人員。而建設中的航空醫療救援網路,若實現覆蓋全國80%以上國土面積、響應時間在30分鐘以內、固定翼和直升機相配合的目標,需要大約1000架專業航空器,估計需要5000名飛行員和8000名機務維修人員。報告顯示,通用航空的業務範圍十分廣泛,涉及航空器銷售、改裝、航空醫療、航空遊覽、航空巡查等眾多領域。而目前通用航空人才培養的專業設置還集中在傳統業務領域,不能滿足通用航空發展多樣化的要求,也沒能體現通用航空的特色。

無人機製造應用需要形成產學研聯盟

無人機最近幾年發展迅猛,在農林植保、電力巡線、地質勘察、攝影航拍等眾多領域應用。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雖然剛剛成立,但因為順應了通航產業和智能製造大發展的趨勢,行業人才需求潛力非常大。專家預測,到2020年,僅植保無人機我國就需要10萬架,對應的無人機駕駛員數量將達到30萬人左右,按平均每人維護10架無人機計算,由此產生的機務維修人員需求也接近3萬人。

由於無人機製造和應用不如傳統有人駕駛飛機普及,形成成熟的產業和維修體系需要一定時間。專家們表示,無人機的大小從翼展40米的全球鷹到消費級的直徑不到30厘米的大疆精靈4,類型眾多,職業院校學生想在3年時間內完成所有類型無人機的理論和實踐學習非常困難,因此職業院校必須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建議職業院校與企業、科研單位聯合,形成產學研聯盟,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適當擴大招生規模,以適應未來軍用、民用和消費級無人機產品及複合材料飛行器市場的快速發展。

此外,專家們也提醒,無人機應用安全意識的培養有待加強。無人機進入公共空域後必然帶來無人機對地面公眾的安全威脅和對其他航空器的安全威脅。當前的無人機操作手培養片面關注操作技能,對安全意識的培養缺乏足夠重視。

英語水平與航空企業期望相差甚遠

民航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在調查時,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向專家提到,希望畢業生能夠有較高的英語水平。這也是對職業院校畢業生質量詬病最多的一點。

項目組發現,通用航空目前使用的機型幾乎都是從歐美國家進口的,相關手冊的漢化相對落後,這就要求通用航空駕駛人員和機務維修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資料閱讀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自主查閱技術文獻,自主解決飛行和維修過程中遇到的部分問題。而目前職業院校的學生,英語4級平均通過率不到15%,這樣的英語水平和能力與企業的期望有著較大差距。

專家們還了解到,由於複合材料廣泛應用,企業對機務維修人員複合材料維護和修理技術需求越來越迫切,而職業院校通用航空器維修專業對此重視不夠。現行通用航空器維修專業是在原有的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專業基礎上改造而來,人才培養中缺少專門的複合材料維修技能專業課及對應的實踐教學環節。

此外,企業對多技能複合型人才需求強烈。通用航空企業一般規模較小,通用飛機也相對較小,分工不像運輸航空那樣細,因此希望員工是能勝任多崗位工作任務的複合型人才。

根據行業發展需要創新性設立新專業

考慮到區域布局對專業設置的影響,專家們建議,陝西、四川等航空製造企業較集中的省份,所在地院校可以向製造類專業的招生多傾斜;江蘇、湖北等省份,航空製造類企業較少,而區域經濟發展較好,所在地院校可以多設置維修與服務類專業。

在專業設置方面,由於航空裝備類的11個專業多是新增專業,很多專業還沒有詳細的專業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給院校專業設置和企業人才招聘造成較大困擾。因此專家建議,儘快制定和完善航空專業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讓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和航空企業的人才選用有章可依。

專家還建議,要大力支持航空專業的創新發展。如目前航空職業院校的專業課程中沒有考慮到電動飛機、太陽能飛機、生物燃料動力飛機等的製造和維修特點,職業院校應從全產業鏈的角度,考慮新設專業的必要性。未來,私人飛機、航空醫療、航空遊覽等業務的發展也需要相應的人才培養支持,教育主管部門要大力倡導職業院校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創新性地設立新專業,對相關院校提供專業建設經費支持。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9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以「大思政」格局 培育工匠意識
中職法治教育應加快轉型升級
第31期中央普通話進修班開班
行傳統拜師禮 揚尊師重道之風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