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註力,寶寶看世界的鏡頭

專註力,寶寶看世界的鏡頭

我們可以把專註力形象地比作寶寶看世界的鏡頭,它決定了寶寶通過這個鏡頭是否看到了清晰的畫面,是否從鏡頭中的畫面捕捉到更加多的信息。充滿專註力的人能夠更加敏銳地感受到周圍事物的變化,從而接受到更新鮮的事情。

文┃王興華(德國慕尼黑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碩士生導師)

什麼是專註力?

1一項實驗看出孩子的差異

我們精心布置了一個遊戲室(在屋子中間用地墊圍了一個大約3米見方的空間,周圍擺放了幾種常見的遊戲材料如小廚房、磁力片、玩具鎖箱等),並邀請了幾位30個月左右的小朋友來玩遊戲。

男孩A:

進來後先拿起玩具鎖箱看了看,打開了其中最容易的一把鎖,便扔下鎖箱抓起磁力片。媽媽想引導他搭建一個房子,他剛壘起3片便被身後小廚房那邊傳來的聲音吸引過去了;

男孩B:

拿起玩具鎖箱玩了一會兒,在爸爸的鼓勵下嘗試去打開更多的鎖,即使最後一把鎖對他來講有些挑戰也堅持把鑰匙插進鎖孔。打開鎖箱後他又去小廚房給爸爸「做果汁」。

很明顯,兩個寶寶似乎在專註力方面存在一些差異。

那麼到底什麼是專註力呢?從心理學來界定的話專註力可以解釋為注意力的品質,即主動的、穩定的注意能力。

2. 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

所謂主動注意也稱為有意注意,即寶寶有意識、有目的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物或某事上。

與之相反的就是無意注意,即寶寶不自覺地受到外界刺激(比如突然的聲響)吸引而去注意某物或某事。

新生兒會表現出注意偏好,他們更喜歡曲線、不規則、對稱或中等複雜的圖形。

6個月寶寶會出現與動作相協調的注意,他們會在自己吸吮、抓握物體時保持注意,這個時候的注意嚴格來講還不算有意注意。

1歲左右的寶寶開始出現有意注意,他們會主動去注意自己熟悉或喜歡的物體,也會隨著成人的語言去調整自己的注意,比如媽媽說「燈」,嬰兒會抬頭看向燈。

2~3歲的寶寶非常喜歡關注周圍生活中的事物,尤其媽媽做什麼他們都喜歡跟著做。這個時候注意的對象已經開始出現個體差異,有些寶寶喜歡小廚房,有些則更喜歡玩具鎖箱。

注意!寶寶在1歲左右的時候才開始出現有意注意哦!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寶寶基本上是屬於被動地被周圍的環境影響著去「注意」一些什麼。(所以1歲前的孩子很容被轉移注意)

3. 注意的穩定性

專註力的第二個特點是注意的穩定性,即注意保持在某種刺激或活動上的時間長短。實際上,注意能維持的時間是變化不定的,想想自己在做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事情時分別能堅持多久就不難理解這一點。與注意的絕對時長相比,注意是否「飄忽不定」更能說明注意穩定性。

測一測寶寶注意的穩定性:

材料:準備5張常見的圖片和一個小鼓。

規則:把其中一張確定為「目標」圖片(比如大象),讓寶寶看到這張圖片(大象)時在小鼓上敲一下,看到其他圖片時則不要敲鼓。

隨機呈現這些圖片給寶寶共20次(圖片可以重複呈現,但沒必要每一張圖片都重複4次),記錄寶寶每次反應是否正確、每次反應的時間(從看到圖片到敲鼓之間的時間)有多長。

以下兩個指標可以說明寶寶注意的穩定性:一是整個過程中寶寶是否中途走神錯過目標圖片;二是寶寶反應的時間是否時快時慢。也許你會覺得這個任務對小孩子來說有些無聊,如果是寶寶感興趣的任務他們應該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注意。

但實際上,在無聊的任務能保持穩定的注意更能說明注意的品質,畢竟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忍受有些無聊、重複的事情,不是嗎?

寶寶專註力知多少

不要小看寶寶的專註力,這可是他們大腦獲得的一項重要的高級認知功能。寶寶清醒的時候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接收各種感覺器官輸入進來的刺激,但保持專註意味著寶寶需要區分哪些刺激是無關緊要的,哪些才是重要的,並通過大腦前額葉來抑制對無關刺激的加工,從而把有限的認知資源分配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這對於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兒童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持續、穩定的注意能幫助學前兒童收集並記住關鍵信息,認識周圍的世界;能幫助學齡兒童高效地學習,不斷積累知識並能在需要的時候隨時提取。

專註還有一個好處常常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保持對他人的專註會讓個體更受歡迎。如果你曾體會過被在乎的人視而不見,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專註力在社會交往及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繫中的價值。

相比於大腦其他區域負責的諸如滿足基本生理需求、視覺聽覺加工等能力,前額葉負責的高級認知功能發展得要晚一些。寶寶維持專註的能力大概要到7歲左右才能接近發育成熟。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專註力的表現大致如下:

1-2歲

能集中關注有趣的聲音或圖像,經常與成人共享經驗例如,坐在爸爸的腿上看圖畫書。

2-3歲

保持注意的能力增強,尤其是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例如,重複堆砌積木,又把它推倒。

3-4歲

可以集中注意力較長時間,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尤其是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上例如,在玩自己喜歡的樂高時,即使成人打開電視也不受干擾。

4-5歲

集中注意的能力增強,可以忽略更多干擾例如,在幼兒園裡,即使有小朋友直接打擾也可以集中注意,「我要先完成這個作品,然後再跟你一起玩兒。」

5-6歲

可以持續在一個活動中較長時間例如,一整個上午都在和小朋友一起搭建一個很複雜的城堡,即使中間離開,也可以很快回到遊戲中。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在專註力的表現上可是大有不同,父母如果有意識地想去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前提是要了解寶寶在其相對應的年齡階段的專註力特點與狀態,以便對「症」下「葯」哦!

本周末的「遊戲時間」我們向大家推薦一些幫寶寶提升專註力的小遊戲。有興趣的爸爸媽媽記得來看喲!

文章來源:《父母必讀》雜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生下5天不會睜眼,產婦強行掰開,後面發生痛心一幕
寶寶肺炎必須要住院治療嗎?別再耽誤寶寶病情了!
萌化了!貓鼬竟然攻擊獵豹寶寶?哼,想知道我怎麼回擊嗎……
一歲半寶寶口服泡騰片死亡,還有多少錯誤的用藥方式你不知道?
剛上幼兒園的寶寶,原來他們第一天是這樣度過的,看著心疼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