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臨死前有人聽錯遺詔惹下大禍,這才是雍正不能說的秘密!

康熙臨死前有人聽錯遺詔惹下大禍,這才是雍正不能說的秘密!

康熙皇帝的遺詔很早就寫好了,但就是在繼位人的交代上沒有作出安排。康熙皇帝病死後,遺詔頒行天下,目前在網上可以看到的康熙遺詔,是雍正皇帝即位後擬就的,並不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所以在最末尾那段大家都很熟悉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並不具有說服力,能夠證明雍正繼位是康熙的原意。

還有一個很巧合的疑點:遺詔是非常重要的正式公文,需要由滿文和漢文同時書寫同一內容。但是,目前存世的遺詔中,滿文部分均缺失對繼位人的安排部分。怎麼會這樣?

另外,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康熙死後不久,鴻臚寺官正式宣讀遺詔的時候,只念了滿文,沒有讀漢文部分。御史楊保對這一事情進行了參奏和指責,但雍正皇帝並沒有解釋為什麼只念滿文,不念漢文。這不是太離譜了嗎?

肯定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鴻臚寺官員只能讀滿文而不能讀漢文,而這個不能讀漢文的原因雍正無法說出來。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能說。

這個原因是什麼呢?雍正皇帝要掩蓋什麼呢?終於,有一件有意思的史料被學者發現了。

這就是朝鮮人朴趾源寫的《熱河日記》裡面的一段記載。朴趾源是朝鮮文學家,1780年,為了祝賀乾隆皇帝七十大壽,他跟隨朝鮮國王派出的使節團來到中國。他把從鴨綠江經遼寧到北京再到熱河的行程記錄下來,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最後編成《熱河日記》發表,以朝鮮使節的視角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各個層面的風貌。

在日記中,朴趾源記下了自己聽到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康熙快死的時候,在場的大學士王掞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他居然在康熙皇帝宣布繼承人的時候把第四誤認為十四,禛字誤認為禎字。於是,王掞以為,康熙皇帝要把皇位傳給十四阿哥胤禎。

好在,當時在場的還有另外三個人:領侍衛內大臣、總理鑾儀衛事、嗣三等公馬爾賽;提督九門巡捕三營統領兼理藩院尚書隆科多;武英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馬齊。這三個人及時糾正了王掞的錯誤,說康熙皇帝最後說的是第四子胤禛,而不是十四子胤禎。在場的這四個人,只有王掞一個是漢人,所以遺詔漢文部分被王掞弄錯搞成了十四子胤禎,而滿文部分則是皇四子胤禛。王掞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公布遺詔的時候,就只念了滿文的,沒有念漢文的。這個錯出的太烏龍,雍正皇帝很無奈,沒法對外解釋,他總不能說有人聽錯了康熙的遺詔,把繼位人弄成了老十四。在當時,他和老十四作為繼位人的地位可以說是不相伯仲,很多人可能還更傾向於老十四,在嚴峻和敏感的歷史背景下,這個錯誤也就成了不能說的秘密。

雍正很鬱悶,他是個恩怨分明的人,在掌握大權後,立下大功的馬爾賽、馬齊和隆科多馬上得到了重用。而同受顧命的王掞就被冷處理了。

王掞知道自己犯了大錯,不敢以顧命大臣自居,提出退休,雍正答應了,但不準回故里,就在北京頤養天年。後來,有人提出要賞王掞兒子一個廕生的出身,雍正說不必了,同時還將王掞次子王奕鴻發往君前效力。就這樣,王掞的兩個兒子都被發往軍前,直到乾隆元年才被召還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蘇麻喇姑非暗戀姐姐,實和康熙情同母子
千古一帝康熙臨走的時候到底說了什麼,你聽了也會被感動!
他五次借錢承辦康熙南巡接駕大典,他死後子孫就遭殃了
康熙英明一世,到底他看中了雍正的什麼才能讓他來繼承帝位呢?
這九個字寫錯了還留名千古,你知道幾個?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