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今臻藏光緒元寶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古今臻藏光緒元寶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系指清代光緒二十三年到三十一年(1897-1905年)由南京造幣廠鑄造的機制「光緒元寶」系列銀幣,系清代正式鑄行的法定流通銀幣。但鑄造江南省造銀幣的清末,已無江南省建制。江南省設於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於江寧(今南京)。清代的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隸江南省,範圍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設江蘇和安徽兩個省。南京造幣廠將其鑄造的銀幣標明「江南省造」,

銀幣

是因為當時蘇州已經有一個專鑄機制銅元的造幣廠,並且其鑄造的銅元均標明「江蘇省造」。為避免混淆,南京造幣廠將其鑄造的銀幣標明為「江南省造」。江南省造銀幣系我國貨幣史上唯一有名無實的省份銀幣。

銀幣

江南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南京造幣廠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鑄造,銀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圈外上端鐫「江南省造」,下端鐫幣重「庫平七錢二分」,銀幣背面中央鐫一個新版龍圖,上端鐫英文「江南省」,下端鐫英文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鐫一個六點花星。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開鑄「江南省造」三種無紀年版別銀元(俗稱老江南)。1898年~1905年(光緒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江南造幣廠在八年時間裡所生產的銀幣,增加了干支紀年(俗稱新江南),這是我國在銀幣鑄造上鐫干支紀年系列最早的省份。

銀幣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天津造幣總廠鑄造。八國聯軍於1900年入侵天津,北洋機器局所屬的生產機制錢幣的「寶津局」被焚毀,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接任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上任伊始即命候補道周學熙赴日考察「工商幣制」,並在回國後成功創辦北洋銀圓局,對於當時天津地區的經濟復甦和充實北洋政府財政起到了積極作用。

文中這枚「造幣總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錢幣包漿老道、品相完整,歷史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見,其無論文字和紋飾,皆十分精到,凸凹鮮明,文字筆劃和紋飾線條圓滾,顯示模具衝壓著力深打,致其品相精美無比,其工藝水準也是至今之偽所不能矣。

銀幣

隸書「民」流行將「民」字最後一划拉長,其解釋為推翻滿清,象徵民主勝利(人民出頭),也宣示乃大眾的政府。

梅花左右五瓣梅花各一支,五權憲法意者也。後即以此為國花(五權指: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彈劾權和考試權)。

豆、麥穗民國元年三月二日,孫中山頒布臨時大總統令,對新造貨幣式樣作了規定《擬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其餘通用新幣,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五穀指:稻、黍(即黃米)、稷(即穀子)、麥、菽(即豆)】。

三葉背,中間壹圓二字,而輔以嘉禾各一支,每支一穗三葉,三民主義意也(三民主義主要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六角星中國晚清至民國,金銀幣及銅幣上所鐫花星有梅花星,菊花星,米字星,十字星,長花星,六瓣星,五角星,六角星及圓點星等多種類別。通常鐫於鑄幣正面中央及背面,背面側面兩側,是區分鑄幣不同版別的重要依據。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楚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古今臻藏簽字版袁大頭和美品銀幣

TAG:九楚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