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一,老子《道德經》,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六一,老子《道德經》,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譯文]

大國要像居於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匯在這裡,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靜守定而勝過雄強,這是因為它居於柔下的緣故。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和依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忍讓,就可以見容於大國。所以,或者大國對小國謙讓而取得大國的信任,或者小國對大國謙讓而見容於大國。大國不要過分想統治小國,小國不要過分想順從大國,兩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國特別應該謙下忍讓。

[注釋]

1、邦:一本作國。

2、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一本作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交,會集、會總。

3、或下而取:下,謙下;取,借為聚。

4、兼畜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養護。

[引語]

本章是老子針對當時兼并戰爭帶來的痛苦,講到如何處理好大國與小國之間的關係,表達了老子治國和國與國關係的政治主張。在老子看來,國與國之間能否和平相處,關鍵在於大國,所以一再提出大國要謙下,不可以強大而凌辱、欺壓、侵略小國。這章中仍有社會政治的辯證法思想。大國應該像江海,謙居下流,天下才能交歸。大國還應像嫻靜的雌性,以靜自處下位,而勝雄性。這裡的國,是指大大小小的諸侯國。本章文字淺顯,易於讀懂。

[評析]

春秋末期,諸侯國到處林立,大國爭霸,小國自保,戰爭接連不斷地發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災難。任繼愈說:「這裡老子講的大國領導小國,小國奉承大國,是希望小國大國維持春秋時期的情況,不要改變。他希望社會永遠停留在分散割據狀態。這是和歷史發展的方向背道而弛的。」(《老子新譯》)任繼愈先生這樣分析,自然有其道理。因為老子學說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小國寡民。國與國之間相安無事,和平相處。然而,深入一步研究這個問題,我們感到老子還有另外一種考慮。古今中外,人類社會能否得到安寧與和平,往往由大國、強國的國策所決定。大國、強國的慾望不過是要兼并和畜養小國、弱國;而小國、弱國的願望,則是為了與大國修好和共處。在這兩者的關係中,最主要的一方便是大國、強國。本章在開頭和結語一再強調大國應該謙下包容,不可自恃強大而凌越弱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愛逍遙 的精彩文章:

六十二,老子《道德經》,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六十三,老子《道德經》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六十四,老子《道德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古一帝秦始皇曾想廢除家天下的皇位世襲制,指定賢德之人為大秦帝國接班人
五十七,老子《道德經》原文和譯文,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TAG:醉愛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