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很幸運躲過一劫 蘋果A11沒選英特爾代工

很幸運躲過一劫 蘋果A11沒選英特爾代工

英特爾開放ARM晶元代工,並吹噓最厲害,可10nm無法量產打臉了,A11躲過一劫!

很幸運躲過一劫 蘋果A11沒選英特爾代工

自從 2013 年 Brian Krzanich 上任英特爾 CEO 的時候,就已經在各種場合清楚表明,英特爾對「開放晶元代工製造的合同業務」非常感興趣。當時他對外表示,英特爾的目標是「開放式的晶圓代工廠」,力求行業內每一家公司都能夠充分使用英特爾製造的世界領先的晶元。

到 2016 年 8 月 Brian Krzanich 的理想邁出了第一步,多年來不互相往來的英特爾與 ARM,不僅化敵為友,而且還達成了一份新的巨大影響的授權協議。根據協議,未來英特爾將開放自家晶圓廠為第三方定製 ARM 架構的移動晶元代工。具體來說,英特爾即將上線的 10 納米 FinFET 製程工藝,將可通過獲得 ARM 的 Artisan Physical IP 授權,生產出業界領先的智能手機 64 位晶元。

在英特爾拋出這枚半導體行業的重磅炸 彈之後,不久便有消息稱,蘋果已經與英特爾就合作事宜展開商討,兩者達成合作協議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開始有很多分析認為,蘋果 A 系列處理器在這兩年將有部分產品交給英特爾負責,因為蘋果不太可能再找三星生產晶元,畢竟 A9 的「晶元門」已備受打擊。

可事實上,蘋果在最近兩代 A 系列產品中,負責生產的不僅沒有三星,而且英特爾也沒有拿到任何訂單,無論是去年 A10 Fusion 還是今年最新的 A11 仿生晶元,均交給台灣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負責代工生產。這是好事嗎?必須是!三星就不提了,但對於英特爾,蘋果相當於幸運地躲過了這枚zi dan ,以至於不會負傷。為什麼這麼說呢?

簡單地說,押注英特爾的 10 納米工藝製程將意味著災難!

如果蘋果將 A11 仿生晶元押注於英特爾 10nm 技術,那麼現在的產品就是空氣,痛苦不堪,因為至今依然沒有看到英特爾正式宣布 10 納米工藝製程的量產計劃。從 2013 年底開始,英特爾就不斷對外宣稱,自家 10 納米工藝可以在 2015 年底前投入生產。然而,在經歷了多次延遲之後,現在英特爾希望 2017 年下半年的某個時候,才能實現這項技術的量產。而晶元成品的正式出貨日期,則要等到 2018 年上半年,起碼英特爾自家的 Cannon Lake 今年基本難有出頭之日。

相比之下,台積電的 10 納米工藝製程雖然比原計劃的 2016 年年底稍微推遲了些,但今年春季還是順利量產了。而且台積電的 10 納米工藝除了蘋果 A 系列晶元的大客戶訂單之外,現在還負責聯發科 X30 和麒麟 970 晶元的批量生產。關鍵是,台積電 10 納米量產的 A11 晶元早早就交付蘋果了,千萬級備貨量的 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 得以順利展開。

很幸運躲過一劫 蘋果A11沒選英特爾代工

現在問題就很明顯了,英特爾不斷吹噓自家 10 納米技術在這一代將領先競爭對手,然而一直以「慢工出細活」為理由推了好幾年。如果蘋果的 A11 仿生晶元選擇英特爾代工,即便是一部分代工,那麼蘋果的新一代 iPhone 將不得不推出發貨,即便發貨也只有台積電的版本,或許會面臨供不應求,嚴重破壞蘋果 iPhone 業務的原計劃。

當然了,英特爾現在的 14 納米很成熟,確切的說是 14nm++ 了,更加完善,完全不存在量產難度,更何況英特爾一直吹噓自家的 14 納米工藝有出色的密度優勢,尤其是晶體管柵極與柵極之間的間距指標,英特爾遙遙領先。晶體管鱗片間距做得最為緊密,而且鱗片更高、更薄,更易於提高晶體管的驅動電流和性能,完全不輸給對手的 10 納米,輕鬆駕馭大雨 4GHz 的頻率不會存在任何技術障礙。

換句話說,蘋果其實也可以選擇英特爾的 14 納米工藝來生產 A11 仿生晶元。然而,現實情況是,14 納米工藝再怎麼出色,也還是不如 10 納米工藝的密度。工藝上的差異,並不是通過「優化」就能夠彌補的。這就意味著,如果蘋果混用台積電 10 納米和英特爾 14 納米的情況下,相同的功能英特爾代工的晶元尺寸要大得多,而越大的尺寸意味著成本更高,這是蘋果所不願接受的事實,更不用說在能效上。

總之,現在還不是蘋果 A 系列晶元選擇英特爾代工的最佳時機。

針對工藝製程,英特爾每一年都製作非常漂亮的線路圖 PPT,告訴大家與競爭對手相比究竟自己是有多大的優勢。然而,蘋果非常注重 iPhone 的更新換代周期,而不像英特爾在吹噓完之後量產計劃仍一拖再拖。

相反,在晶元製造業,各大代工廠尤其是三星和台積電的進步非常之大,正在加快步伐縮減與英特爾的技術差距,而且對外承諾的新工藝量產時間表則要靠譜得多。因此,即便英特爾的工藝再有優勢,難以保證量產在搶單方面就已經不具備競爭力。

話說回來,即便台積電和三星明年更快踏入 7 納米工藝制,同樣也於明年順利量產英特爾 10 納米工藝,其晶元指標若行業內數二則沒人敢數一, 理論上達到與台積電 7 納米相似的性能不是太大問題,包括晶元的面積密度和功耗水平等。而此時的問題是,能否保證足夠的產量,已經是否足夠成熟。

換句話說,不喜歡冒險的蘋果,接下來一兩年時間裡,英特爾可能還只能排在蘋果 A 晶元代工廠商第三選擇,繼續選擇觀望。

歡迎關注威鋒網官方微信:威鋒網(weiphone_2007) 匯聚最新Apple動態,精選最熱科技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鋒網2017 的精彩文章:

蘋果W2晶元提升手錶速度 保持電池壽命
Apple Pay Cash功能暫時不會加入iOS 11
華為廣告嘲諷Face ID 但這次好像玩脫了

TAG:威鋒網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