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不知何時起,「傻大黑粗」四個字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成了「遊戲本」的代名詞。高級一點的,是「大黑紅粗」。

確實,為了增強遊戲本的散熱能力,遊戲本必須有肥厚的散熱組件,如此一來,得把機身做厚才能塞得進去,所以相對於輕薄本,遊戲本基本都是「板磚」,甚至大家也默認了這種板磚設計。

但今年早些時候,英偉達推出了專用於遊戲本的Max-Q設計方案,旨在與設計出「輕薄」(註:本文所有輕薄都是相對遊戲本而言,不是輕薄本的含義)的遊戲本,廠商也推出了不少產品,從GTX1060 Max-Q~GTX1080 Max-Q都有。

今天我們就到了一款令人耳目一新的、打破了大家固有印象的,且非常「輕薄」的GTX1080——準確的說是GTX1080 Max-Q遊戲本,來自於華碩ROG GX501VIK。它是一款只有2.26kg重的GTX1080 Max-Q遊戲本,而且,它的C面鍵盤區域後退,目的是避開高溫區——而這樣的設計也是Max-Q設計的「標準樣式」。那麼,效果如何呢?來看看該機的實際表現吧。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瞻仰一下炸天配置:

■屏幕:15.6英寸1920×1080 72%NTSC G-Sync屏

■CPU:i7 7700HQ

■顯卡:GTX1080 Max-Q 8GB

■內存:16GB DDR42400

■硬碟:1TB PCI-ESSD

■重量:2.26kg

■參考價格:27999

2.26kg/18mm/GTX1080 Max-Q,外觀真的很炫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很多人覺得Max-Q沒啥實際意義,而且採用Max-Q全局設計的機型價格還會提高不少(畢竟是新設計新模具)。但是,如果你真實地看到了只有2.26kg重、18毫米厚度的GX501VIK,卻搭載了性能非常強悍的GTX1080 Max-Q顯卡的時候,你就會十分震撼了(當然,這也和該機本身的外觀設計有密不可分的關係,Max-Q只是指導全局設計的「催化劑」)!如此「輕薄」的機身竟然有次旗艦水準的遊戲性能?這種反差巨大的畫面,讓大叔想起了一些搭載GTX1070/GTX1080的「石油管道」機型,真是淚流滿面啊!只關注「傻大黑粗」遊戲本的消費者絕對想像不到的那種情形。

再解讀一下2.26kg的遊戲本是啥概念吧:

目前在市面上,大家見得比較多的GTX1050遊戲本基本都在2.2~2.5kg範圍之中,一些厚實的GTX1060遊戲本都超過3kg了,即便是傳統設計的Max-QGTX 1060顯卡遊戲本(沒有採用標準的Max-Q設計,而是通過傳統設計省成本),也在2.5kg以上。所以,GTX1080 Max-Q遊戲本做到2.26kg重,那是非常拉風的,也是非常需要水平的。可以說,比它性能強的,絕對沒有它「輕薄」,該機是市面上非常獨特的超輕GTX1080 Max-Q遊戲本!

避開高溫區的後退式鍵盤設計,可變換的觸控板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GX501VIK作為全新Max-Q布局的筆記本,有明顯區別於傳統設計遊戲本的地方:C面的鍵盤退到了靠近用戶一側,屏幕面和C面的一半是空白區,只有一個金屬Logo——這也是高負載時的高溫區,處理器、顯卡和散熱組件都在下面(具體溫度請看後面的測試說明)。

這個設計的目的顯而易見:機身輕薄了,但是性能很強,發熱量並不小,如果發熱部分太貼近用戶的手,可就遭不住了。所以,乾脆把鍵盤區移動到非發熱區。

不過,這個設計是完美的嗎?——不!一方面,機身一大截留白,審美上值得商榷。另一方面,腕托區域沒有了,用戶的手必須佔用額外的桌面空間來當腕托,這實際上就等於佔用的桌面空間加大了(其實該機附帶掌托,可以自由安裝或者卸下)。另外,眼睛到屏幕的距離也增加了,不過這倒不是大問題——至少在大叔我的使用中,沒有存在不適應的情況(反正依然很小,哈哈哈)。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還有兩個點必須提到:這種設計下,觸控板被徹底移位了——被移到了機身右側……感覺好奇怪,手得走好遠才能操控觸控板,而操控完觸控板又得走好久才能回到鍵盤區域來……另外,數字小鍵盤區域肯定也就不在了。但作為北美市場的高價值功能,數字小鍵盤消失了可不行,所以,玄機在全新的觸控板里。該觸控板上方有一個「一鍵切換」按鈕,可以將觸控板和數字小鍵盤之間來回變換。不過這裡提出一個小問題,GX501VIK的鍵盤沒有截圖鍵Printscreen,截圖時有些不方便。

設計新奇,翻開屏幕自動托起機身,機身與D面出現空隙泛紅光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在外觀方面,GX501VIK也有很多看點值得說一說。A面不是那種非常誇張的設計,而是凌厲的斜切風格,配合金屬材質和拉絲紋理設計,質感非常好,視覺效果清爽又大氣,另外還有可發光的ROG Logo彰顯遊戲本的身份。C面整體情況上面詳細說了,這裡再補充下,四角採用的是金屬切割工藝,做工非常細緻。整體結構上,機身很紮實。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除了用料做工方面很優秀之外,該機還有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打開屏幕之後,會自動托起機身(該機的屏幕轉軸和主機下部的一個機械結構是連通的,無需外力即可托起主機),這時機身和D面中間會出現一道空隙,能增強空氣流量——相當於加強散熱。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而拉風的是,該機的縫隙內靠近主機側各有一個紅色LED燈,在縫隙打開後就會自動發光(插電源),特別亮騷!有人擔心這個設計會不會導致機器進灰?其實不比擔心,內部元件並沒有裸露在底蓋處,裡面還有一層防護(間接說明,該機拆機不簡單)。

解答疑問:輕型身板,能HoldGX1080 Max-Q嗎?

史上最「輕薄」的高顏值GTX1080遊戲本上手快測

解讀完了各種新奇和亮騷,讓我們回到一個關鍵問題上。

既然你說Max-Q設計可以讓高性能本設計得異常輕薄,那麼,散熱是不是HOLD住呢?老規矩,極限雙考機伺候。室溫26℃,用使用Aida64和FurMark對GX501VIK進行雙考機。結果如下:

CPU頻率運行在2.8GHz左右(通常在2.78~2.89Ghz之間波動),算是維持在標準核心頻率上,溫度可達95℃(穩定)。

GPUGPU頻率在923MHz左右(標準頻率應該是1227Mhz),溫度88℃。

C面溫度:前面說了C面溫度最高的其實是機身上半部分的空白區域,中間Logo處溫度最高,達到了60℃左右,摸上去確實燙手;空白區域左側57.1℃;僅電源按鍵附近溫度較低,42.9℃。鍵盤區域,熱源分布均勻, WASD鍵46.6℃,有一定熱感,但不燙手。機身右側觸控板區域溫度較低,41.6℃。

噪音:考機的時候會有較為明顯的風扇聲。

綜合評價:作為一款2.26kg中的GTX1080 Max-Q遊戲本,我們認為考機時有這樣的成績算是不錯了。CPU雖然溫度較高,但頻率還不錯。GPU考機降頻正常現象,不過溫度略高了點兒。至於C面溫度,上半部分空白區域確實「燙手」,但既然專門留白出來,就是讓大家沒事兒別摸嘛。冬天可以取暖,也是有作用地!下半部分鍵盤區域,體驗方面沒有問題。

快測小結:設計牛叉有新意,稍後帶來使用體驗及性能測試!

今天我們詳細介紹了GX501VIK的一些重要看點,以及回答了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僅重2.26kg的遊戲本,可以Hold住GTX1080 Max-Q!對於該機,相信大家應該有了一些初步印象了。我們認為,該機是一款走在前列的牛叉選手,是遊戲本輕薄化的初代機型和給力嘗試。在下一期的推送中,我們會該大家帶來更加詳細的性能測試以及實際使用體驗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腦報APP新聞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Windows10下執行乾淨啟動的妙招
蘋果:APFS不支持用Fusion Drives產品
加州普通群眾咋看iPhoneX:太貴 iPhone 6已足夠好
一個插座解決所有事,新國標多功能插座推薦

TAG:電腦報APP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