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星再深耕模塊化手機,會成為手機行業新途徑嗎?

三星再深耕模塊化手機,會成為手機行業新途徑嗎?

說起模塊化手機,在其出現之初備受矚目,不過後來成為了失敗的代名詞。但是三星最近卻傳出明年要發布新機S9的消息,而S9極有可能是模塊化手機。所謂「模塊化手機」,即能夠由用戶自己進行DIY組裝的手機。它能夠讓智能手機的升級變得更加容易,實現智能手機定製化,並減少電子垃圾。

模塊化手機的出現至少超過了10年。大約在2004年,中國的一家一線設備製造商就嘗試著製作模塊化手機,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也算是打開了手機行業的一條新的道路。2008年,以色列某公司製造了MODU手機。體積小到進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但功能極為完整, 可插入其他外殼賦予其新的功能。

2012年初,CamilleIsrael研發了一款神奇的模塊化概念手機Mobikoma。由很多大小相同的小工具及可互相替代的小方模塊組成。每個模塊有獨立電源與計算機處理器,可實現獨立運作。

2013年6月,索尼公司的設計師FrancoisRybarczyk設計了XTRUD,該手機支持用戶拆解,內部零件可進行定製或升級。同年,摩托羅拉和3DSystems宣布建立合作關係,生產自定義模塊化智能手機和系統。

此後,中興、小米、谷歌、聯想等企業紛紛試水模塊化手機,一時間,這一領域熱鬧非常,也為人所看好。但在繁榮的背後,問題也逐漸顯現。

與PC端不同的是,手機的結構設計極為緊湊,甚至可用「寸土寸金」加以形容。廠家盡量減少手機的體積,將各個零件緊密結合,導致用戶幾乎沒有安裝的空間。

另外,如果手機要做模塊化,那麼每一個零件都需要配備外殼與介面,如此一來,做出的手機不僅大而且厚,非常難看。而手機的正常趨勢則是輕薄,所以市場前景也不會太好。

在價格方面,低價是智能手機的趨勢,而且配件會有升級,模塊化手機的效益也在逐步下降。

所以,如谷歌這樣的企業也逐漸放棄了模塊化。不過,三星在新機中又打算重拾模塊化思路。

自過去幾年間蘋果創新能力下滑之後,三星就成為了創新的引領者。不論是OLED曲面屏還是窄邊框大屏設計,都引發了眾多廠商的效仿。

此次蘋果新機iPhone X的影響力有目共睹。三星也希望藉助明年的旗艦機S9的推出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關注和機會,而模塊化是一個選擇。

今年,三星曾想推出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但無法實現,只好將這一模塊轉到機身後側,而明年模塊化的S9是否能夠推出屏下指紋功能,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因為之前高通已經成功推出了屏下指紋識別方案,被認為會是2018年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而蘋果也在「預謀」在明年的iPhone新機中運用此技術。

雖然模塊化手機有和現實脫節的成分。但隨著智能手機成本與價格的不斷下降,用戶除了選擇每隔一兩年換手機之外,模塊化手機也能夠實現用戶「玩機」的樂趣,就像在個人電腦時代,換機頻率間隔若干年,而其中的部件經常被更換一樣。

不過,組裝手機的工藝正在變得愈加複雜,這讓手機模塊化的組裝和加固都更加困難。一旦手機發生墜落現象,極可能摔得比一般手機更慘。

除了三星之外,不少企業也都在探索模塊化項目。比如聯想的Moto Z,LG的G5等等。不過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其實,模塊化手機想要成功,標準化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如手機大的規則需確定,尺寸需嚴格限制,各個介面需遵照一定標準。

此外,模塊化手機須要具備足夠的基礎銷量。如此一來,才會有用戶因需要某一模塊而進行選購,相應的利潤也才會產生。一旦數量得以保證,採購成本才能降低,整個標準化外模塊設計的價格也才會有所下降。

所以,模塊化手機並非單純的標新立異的產品,只有保證良性循環,模塊化手機的道路才能行得通。對於千篇一律現象嚴重的手機市場而言,模塊化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差異賣點,或許還能夠成為手機行業發展的新途徑,但前提是需要時間逐步走向成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極客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或被黑客操控傷人,技術「黑暗面」到底多可怕?
AI商業化進程加速,但真正進入消費級市場仍存瓶頸
外表克制,內心豐富,天貓精靈X1非終極評測

TAG:最極客 |